对于数据保护服务商来说,如今的数据丢失与勒索攻击恢复业务无疑成了一份天降大礼。
相较于一年之前,如今客户需要保护的数据更多,针对数据实施的威胁行为也更频繁,这一切都为供应商们创造了积极的市场条件。2023年数据保护领域的主导领域就是建立网络弹性,将备份范围扩展到SaaS应用,同时寻求新的归档技术来修复传统磁带的固有局限。
现如今,几乎每家备份供应商都开始提供安全功能,用以防止勒索软件和其他针对数据的恶意软件攻击。而网络弹性则是备份业务的重中之重,甚至弹性这个字眼本身呈现出被过度滥用的嫌疑。例如:
· Veeam在宣传中将弹性称为最高追求。
· Cohesity表示“保护只是一环,而弹性就是一切。”
· Commvault声称“将为您提供非对称优势,确保在当下及未来的混合场景时,拥有从容应对勒索软件和其他高级威胁的强大恢复能力。”
· Druva强调自己是“业界领先的数据弹性SaaS平台,也是唯一一家能够在各类常见数据风险之下提供数据保护和千万美元担保的供应商。”
· Rubrik在官方网站上承诺“Rubrik安全云提供完整的网络弹性。”
· Veritas也在网站上写道,“我们在大规模可靠性方面享有盛誉,能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抵御勒索软件等网络威胁所必需的弹性。”
为了维持受保护数据的良好弹性,供应商现在大多提供不可变备份与备份运行状况检查,例如保证客户能够随时获取已知安全的文件。业务重点也开始从勒索软件预防扩展到勒索软件攻击恢复,且高度强调此类恢复的可靠性。
但纵观整个2023年,还没有哪家供应商推出能够反制恶意软件攻击的神奇“银弹”——这也正常,毕竟这样的技术“银弹”在逻辑上压根不可能存在。
以HYCU为首的SaaS应用保护服务商也在技术方面进一步加紧投入。他们意识到不少SaaS应用中存储的客户数据无法享受供应商自身、或者专注于保护顶层应用(例如Salesforce及Microsoft 365)的数据保护厂商的关照。HYCU的老板Simon Taylor甚至专门写书来论证这个问题。
为此,HYCU决定向SaaS开发者们提供其API,以帮助用户将自己的应用接入HYCU备份。之后,SaaS客户可以使用连接器让HYCU保护自己的数据。HYCU还启动一项计划,宣称在2023年底交付100个连接器选项。截至去年11月,已经有50个连接器准备就绪,而目前的连接器数量已经如约达到100个。
其他数据保护供应商同样将目光投向SaaS领域。Asigra就推出了自己的SaaS应用开发者SDK,Rubrik和初创公司Alcion同样不甘落后。
Veeam为此专门投资了Alcion,还购买了澳大利亚供应商CT4推出的Cirrus备份即服务软件来保护Microsoft 365和Azure云。
2023年内数据保护领域可谓好消息不断。备份目标设备供应商ExaGrid连续四个季度迎来收入与客户双重增长,季度收入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备份与云存储服务商Backblaze突破了1000万美元的年收入大关,同时与HYCU合作开发出低成本备份数据仓库。Veeam也继续稳步发展、保持增长。
但这一年中没有数据保护厂商上市的新闻。Cohesity、Rubrik、Veeam以及Druva都是潜在的上市种子选手。其中Veeam由Insight Partners持有,该公司于2020年1月以50亿美元将Veeam收入囊中。而且自1994年以来,Insight Partners投资组合中的厂商已经成功进行过55次IPO,所以Veeam从概率上来讲未来可期。
Rubrik在这一年中筹集了5.52亿美元资金,Druva筹集到4.75亿美元,Cohesity则筹集到6.6亿美元。这些都属于风险投资,支持者当然希望各厂商最终能够成功公开上市。
Rubrik于2023年收购了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Laminar及其安全态势管理软件。该公司还推出一款名为Ruby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竞争对手Druva方面则有Dru聊天机器人,Commvault有Arlie,Cohesity则是Turing AI/机器学习网关。Cohesity还选择与OpenAI合作。这些更加智能的聊天机器人有助于简化数据保护管理,并发现客户数据保护体系中的缺陷和软肋。
大多数数据保护技术都集中在归档领域,其中几种极端持久技术受到市场青睐,包括玻璃存储(Cerabyte和微软的Silica项目)、Arch Mission Foundation的镍纳米胶片、IBM的50 TB磁带存储以及Disk Archive Corp的spun-down停转磁盘方案。前两家的玻璃板存储技术尚未推出实际产品,推测距离商业化还有至少一年时间。但其出现至少代表着磁带存储的潜在替代技术已经存在。镍纳米胶片同样没有跨出商业化的一步,但其支持者对此充满信心,认为该技术足以实现“永久存储人类数据”的宏伟梦想。未来相应的归档设备将可存放在太阳系外围,也能将暂时用不到的业务数据记录安全存放20到30年。
尾注
IBM的50 TB磁带间接证明近期LTO技术路线图的有效性。这份路线图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推出LTO-10格式,其初始容量为36 TB,压缩后存储容量可达90 TB。下一版本的LTO-11磁带将拥有72 TB的初始容量和180 TB的压缩后容量,不过IBM还未最终攻克所有技术难题。顺带一提,LTO-9支持18 TB初始容量和45 TB的压缩后存储容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