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全球数据库产品与服务创新引领者瀚高宣布,正式推出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是面向企业客户,精心打造的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面向核心交易型业务处理的企业级关系型数据库,可为政府、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各核心业务应用带来业界领先的性能。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全面扩展了企业级核心业务数据库功能特性,高可用性、安全性及易用性等也得到显著增强。
近些年,国内数据库发展势头稳健,逐步在各行业应用中崭露头角。《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28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26.1%。“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国内数据库应用范围正从非核心的次级、边缘系统扩展延伸至核心业务系统,从重点行业向全行业应用铺开。与此同时,多样化的产品技术、碎片化的应用生态客观上也对用户选型、方案实施和系统运维带来诸多挑战。”瀚高股份创始人、总裁苗健表示,“瀚高一直走在数据库创新应用实践的前沿,持续倾听用户、集成商和ISV一线心声。基于PostgreSQL开源生态,瀚高坚持内核级创新,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更在Oracle兼容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幅降低运维门槛,优化、扩充应用生态,推动数据库从‘能用’迈向‘好用’、‘易用’。”目前,在“集中式事务型数据库性能专项”类别,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已通过中国信通院2023下半年“可信数据库”测试认证。
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具备“一库多用”、“一专多能”及“一强多优”三大核心优势。
具体看,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全面兼容原生PostgreSQL功能及生态,并提供丰富的自研Oracle兼容特性,内置数据类型、函数、存储过程、匿名块、包、全局临时表等。系统基于插件式体系架构设计,支持参数化实例方式,采用多语法解析器架构,满足用户“一库多用”需求,通过多端口访问机制,支持一套瀚高数据库同时接入Oracle、MySQL和SQL Server,方便用户统一选型,统一运维。
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具备丰富的企业级功能特性,产品综合性能及可用性、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均明显增强。平台支持双节点、多节点集群架构,以及全量、增量、差异等备份方式,包括物理块级备份,可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高可用、高可靠需求。安全性方面,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拥有多层安全防护机制,能够从角色增强、角色认证、安全审计、透明加密等多个维度,最大程度保障数据库的访问安全及数据的存储安全。
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性能优异,通过查询优化策略、高效数据缓冲、增强索引维护、并行计算增强、连接高并发优化和管道查询模式等机制,大幅提升数据库整体性能。据了解,新版本已可支持金融类总账系统Oracle EBS为代表的复杂数据类型和业务逻辑,并在性能和稳定性上实现突破,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针对数据库应用现状,瀚高提供包括数据库开发工具、评估工具、迁移工具、实施运维一体化平台等在内的一站式企业级工具包,并支持可视化安装部署,扎实改善用户体验。

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新杰博士表示:“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的推出,为国内数据库创新应用树立了新的里程碑。相比较简单的功能特性堆叠,瀚高更注重‘去粗取精’。新版本采用进一步‘收敛’的技术路线,这意味着用户可依托一套瀚高数据库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最小化系统适配与改造工作量,优化应用生态,降低运维成本。”
某央企是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国际化大型企业。在该集团信息化改造项目中,瀚高数据库管理系统V9.0以主备架构实现业务系统高可用,根据应用系统需求,量体裁衣,提供物理机、虚拟机、容器化等多种最佳部署方案,灵活支撑业务负载。同时,系统全面兼容Oracle、MySQL、PostgreSQL,有效提升基于不同数据库路线的业务系统适配效率。并且,平台无缝衔接“飞腾+麒麟”系统环境,全栈整体性能大幅优于原有产品组合,为业界带来极具参考价值的最佳实践。
ISV是国内数据库应用生态创新的重要一环,平替和改造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大量应用程序代码修改和重新适配的工作,上层应用高度依赖底层平台。通过内核级的Oracle兼容特性、最小化的数据库对象和应用程序修改,以及丰富、便利的周边工具,瀚高产品和生态“两手抓”,为帮助ISV化解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项目实操中,瀚高新一代迁移工具表现抢眼,通过“表内数据分片并行同步”、“源数据库与目的数据库间直接对拷”等关键技术,可大幅加速数据库迁移进程,提高迁移质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5G流量快速增长和新用例不断涌现,网络运营商需要在最小化环境影响的同时管理密集网络使用。Orange法国与爱立信合作开展创新试验,测试FDD大规模MIMO天线集成无线电,优化高流量区域频谱使用。双方还探索Cloud RAN和Open RAN架构,通过虚拟化RAN功能实现灵活的软件中心网络。合作重点关注利用AI驱动的自动化和意图驱动技术提升能源效率,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动态调整网络资源以降低能耗。
谷歌DeepMind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揭示,当前12种主流AI安全防护系统在面对专业自适应攻击时几乎全部失效,成功率超过90%。研究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搜索算法和人类红队攻击等多种方法,系统性地突破了包括提示工程、对抗训练、输入过滤和秘密检测在内的各类防护技术,暴露了AI安全评估的根本缺陷。
微软正在将Windows 11改造为"智能代理操作系统",在任务栏中集成AI代理功能。新功能允许AI代理在后台执行任务,用户可通过任务栏图标查看进度状态。微软还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集成Copilot,提供文档摘要、文件问答等功能。此外,Click to Do功能得到改进,可将网页表格转换为Excel文档。这些AI功能采用本地AI和云端AI混合模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操作体验。
西蒙弗雷泽大学和Adobe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ultiCOIN技术,能够将两张静态图片转换为高质量的过渡视频。该技术支持轨迹、深度、文本和区域四种控制方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采用双分支架构和分阶段训练策略,在运动控制精度上比现有技术提升53%以上,为视频制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