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第30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3)开幕当天,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并举行颁奖典礼,智行者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智能汽车环境感知关键及应用技术”项目荣获一等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原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汽车产业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设立三十余年,为激励汽车科技人才成长,推动汽车产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具影响力的权威科技奖项。
本次获奖是智行者自动驾驶环境感知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体现。基于此成果,智行者实现国内首家基于国产芯片的量产应用,并研发了包括城市领航、高速领航等20余项智能驾驶系统。通过自研多任务BEV网络、模型算子开发、多源算力协同优化等方式,降低50%以上的算力需求,实现了性能和成本的极致平衡。
2021年,智行者深度参与的“面向中国场景的汽车智能化系统测试评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曾荣获该奖项一等奖。时隔两年后,智行者的再次上榜也彰显出了智行者在技术创新研发上的坚定与执着。
智行者CEO张德兆作为项目主要人员深度参与了本次项目的创新研发。其表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追赶到超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经曲折与坎坷。未来的结构性改革也将长路漫漫。在这个长坡厚雪的产业之中,作为智能汽车时代的一员,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更要有坚持的定力。唯有此,才能铸就汽车强国梦。”
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同行者与参与者,智行者紧抓技术这一核心要素,从“多场景赋能”的战略谋划为支点,聚焦“无人驾驶大脑”这一产业核心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并深入感知、决策、规划等模块进行创新性探究。经过多年积淀,智行者俨然已走在了自动驾驶行业创新的前沿。
锚定战略目标不动摇,智行者无人驾驶大脑已成功赋能智能出行、智慧生活、特种应用等场景。智能出行领域,本年度内接连拿下厦门金龙和东风猛士两大量产项目定点;智慧生活领域,蜗小白持续发力,初步建立起了全球化销售网络;特种应用领域,全国产化智驾方案赢得客户赞许。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变革道阻且长,智行者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持续完善商业闭环,以技术赋能产业,以创新改变生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