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第30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3)开幕当天,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并举行颁奖典礼,智行者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智能汽车环境感知关键及应用技术”项目荣获一等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原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汽车产业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设立三十余年,为激励汽车科技人才成长,推动汽车产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具影响力的权威科技奖项。
本次获奖是智行者自动驾驶环境感知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体现。基于此成果,智行者实现国内首家基于国产芯片的量产应用,并研发了包括城市领航、高速领航等20余项智能驾驶系统。通过自研多任务BEV网络、模型算子开发、多源算力协同优化等方式,降低50%以上的算力需求,实现了性能和成本的极致平衡。
2021年,智行者深度参与的“面向中国场景的汽车智能化系统测试评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曾荣获该奖项一等奖。时隔两年后,智行者的再次上榜也彰显出了智行者在技术创新研发上的坚定与执着。
智行者CEO张德兆作为项目主要人员深度参与了本次项目的创新研发。其表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追赶到超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经曲折与坎坷。未来的结构性改革也将长路漫漫。在这个长坡厚雪的产业之中,作为智能汽车时代的一员,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更要有坚持的定力。唯有此,才能铸就汽车强国梦。”
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同行者与参与者,智行者紧抓技术这一核心要素,从“多场景赋能”的战略谋划为支点,聚焦“无人驾驶大脑”这一产业核心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并深入感知、决策、规划等模块进行创新性探究。经过多年积淀,智行者俨然已走在了自动驾驶行业创新的前沿。
锚定战略目标不动摇,智行者无人驾驶大脑已成功赋能智能出行、智慧生活、特种应用等场景。智能出行领域,本年度内接连拿下厦门金龙和东风猛士两大量产项目定点;智慧生活领域,蜗小白持续发力,初步建立起了全球化销售网络;特种应用领域,全国产化智驾方案赢得客户赞许。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变革道阻且长,智行者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持续完善商业闭环,以技术赋能产业,以创新改变生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构建了Video-MMMU基准,通过300个专业教学视频和900道问题,评估AI模型从视频中学习知识的能力。研究发现人类专家知识增益达33.1%,而最先进的AI模型仅达15.6%,特别在知识适应新场景方面表现不佳。该研究揭示了当前AI在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为未来AI教育应用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清华大学等机构开发的SimpleVLA-RL框架突破了传统机器人依赖大量人类演示数据的局限,让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自主试错掌握技能。该方法在数据稀缺情况下将成功率从17.3%提升至91.7%,并在真实世界中验证有效,机器人还自主发现了"推切"等创新操作方式,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