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领先的创新 NAND 闪存解决方案提供商Solidigm推出全新QLC固态硬盘(SSD)Solidigm D5-P5430,以进一步扩展其D5产品系列。至顶网等媒体走进Solidigm上海办公室,参观了包括研发和测试机房在内的整个办公环境。Solidigm专家团队也对新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满足多元工作负载需求的产品组合
数字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解决方案正逐渐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已然成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性能、容量和成本是考量SSD可用性的重要指标。但是随着企业业务上云和应用场景多样化,由此带来的海量数据和多元工作负载,需要更丰富的存储系统来有力支撑。对于SSD而言,既需要性能最好、耐用性最强的产品,也需要满足广大主流工作负载高性能比的SSD产品。
当前越来越多的数据应用场景包括电子邮件/统一通信、决策支持系统、对象存储和虚拟桌面基础设施等主流应用场景以及内容分发网络、数据湖/管道、视频点播等应用以数据读取为主的应用场景。
针对数据中心市场需求,Solidigm在推出性能最高、耐用性最强的SolidigmD7-P5620、SolidigmD7-P5520产品之后,基于价值驱动,推出了此款可替代TLC承担主流工作负载的第四代QLC SSD Solidigm D5-P5430产品。
Solidigm D5-P5430不仅采用了QLC NAND颗粒提供更高的存储密度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同时还通过技术优化实现读取性能亦与被广泛采用的TLC SSD相当,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以最低成本满足读取和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需求。
Solidigm D5-P5430:为主流工作负载打造的QLC
SSD核心组件是NAND闪存颗粒。在闪存颗粒方面,D5-P5430采用的是192层的第四代QLC NAND技术。 “目前Solidigm整个大连工厂40%以上的产品都是QLC SSD。在企业级层面,包括京东、阿里等诸多互联网公司以及戴尔、联想等绝大部分的OEM厂商,都已经规模使用QLC SSD。”Solidigm亚太区销售总监倪锦峰介绍了目前成熟的QLC已经服务于广大企业级客户。
D5-P5430可广泛应用于一系列 1U和2U服务器及存储配置之中,并提供多种容量选择,支持多个传统的和最新的EDSFF外形规格。提供从3.84 TB – 30.72 TB的容量需求。
“D5-P5430对主流工作负载做了很好的准备,可以为主流和读取密集型工作负载提供大容量和卓越性能,同在扩展外形规格和容量范围以升级当前配置或部署新配置,用户不需要做软件方面的一些调优,直接就可以使用。其中3.84TB-15.36TB已经量产了,30.72TB、E3.S和E1.S也是到下半年会陆续量产。能够帮助我们降低TCO,并增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 倪锦峰分享到。
基于成熟制程和技术优化,D5-P5430已经实现了在读取性能和耐用性方面也是媲美TLC产品。
作为可以直接替代基于TLC NAND的PCIe SSD的产品,D5-P5430能够帮助典型对象存储解决方案实现总体拥有成本能够降低高达27%,存储密度提高1.5倍,能耗降低18%。此外,与领先的TLC SSD相比,Solidigm的新产品可以带来高达14%的写入寿命提升。
Solidigm亚太区应用工程部总监翁昀表示D5-P5430拥有始终如一的高速性能。
作为QLC NAND的SSD D5-P5430其4K随机读,顺序读/写实现了TLC NAND所提供的性能。4K随机读接近971K,与Solidigm 的P5510和P5520处在同一水准,随机写慢一些,是120K IOPS。顺序读可以达到7000 MB/s,顺序写可以达到3000 MB/s。在寿命层面,4K随机写达到0.58DWPD。而2D NAND MLC SSD的产品也只有0.3-0.5DWPD,而这个QLC产品基本上可以达到之前2D MLC的水准。如果在工作负载上做一定的优化,D5-P5430可以实现高达1.83DWPD。4K随机读/写延迟QD1也是相当不错,读是108µs,写是13µs。在IOPS一致性方面,可以达到90%。所以这个产品是非常接近甚至是等同于当前主流的TLC的性能。
所以凭借更高性能和容量密度比,D5-P5430能够助力数据中心应对包括功耗、边缘计算和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等在内的诸多挑战。相比其他解决方案,D5-P5430可以降低电力消耗和冷却成本,并将所需的驱动器数量降低高达2倍。
D5-P543还增强的服务能力。包括支持热插拔,支撑驱动器管理以及数据记录服务能力以及系统数据恢复和主机数据恢复能力等保护机制。“ 比如数据记录服务提供的遥测技术,实现了远程互联网分析SSD的能力,这样客户不需要把SSD寄给我们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更好的服务能力。” 翁昀谈到。
京东云作为Solidigm D5-P5430的第一批使用者,替代了之前的TLC 产品,京东云总监陈国峰表示:“京东云与Solidigm合作由来已久。基于Solidigm QLC 产品和技术,京东云为诸多行业客户的多样化存储需求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我们也非常乐见此次Solidigm 推出全新QLC产品 – Solidigm D5-P5430,并对该产品助力京东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充满信心!”
面向未来,SSD的创新离不开软件方面的创新。倪锦峰表示软件创新主要依赖于市场需求和反馈。我们的伙伴互联网公司和OEM伙伴都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和应用,对于存储演进趋势有深刻认识。但由于需要汇集各方的多种需求,有时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硬件升级或更新上。其次,希望与行业伙伴共同关注具体应用方面的创新,如大型模型。Solidigm也将在自己的实验室构建类似的模型,或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模型,并进行调优。未来,也希望能分享更多的成功落地的案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 Spyre加速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推出,为z17大型机、LinuxONE 5和Power11系统等企业级硬件的AI能力提供显著提升。该加速器基于定制芯片的PCIe卡,配备32个独立加速器核心,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需求而设计。系统最多可配置48张Spyre卡,支持多模型AI处理,包括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主要应用于金融交易欺诈检测等关键业务场景。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意大利初创公司Ganiga开发了AI驱动的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Hoooly,能自动识别并分类垃圾和可回收物。该公司产品包括机器人垃圾桶、智能盖子和废物追踪软件,旨在解决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的问题。2024年公司收入50万美元,已向谷歌和多个机场销售超120台设备,计划融资300万美元并拓展美国市场。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