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创新的城市!
上海国际汽车城座落在创新之城的嘉定区,是国内第一个具备研发、制造、贸易、金融、教育、文化博览、赛事旅游等全产业链功能的汽车产业基地。
戴尔是一家创新的企业!
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的研发中心之一也坐落在这座创新之城,上海研发中心具备软件、硬件、设计、开发、测试、技术支持的全方位能力,是整个COE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中心。
跨界创新才是真创新,当上海国际汽车城与戴尔科技结合会创新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2021戴尔科技峰会”(Dell Technologies Forum 2021)暨未来企业领导力论坛召开。大会期间,戴尔科技集团联合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际汽车城”)倡议成立“智能+”交通创新产学研联盟,邀请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顶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汽车行业龙头企业等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以推动数字化创新、培养新时代数字化人才、助力产业链协同合作为目标,共同建设完整生态圈,树立产学研联盟标杆。
“智能+”交通创新产学研联盟启动
期间,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晓红、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核心客户和全球客户事业部总经理吴冬梅以及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春曦接受了媒体的线上采访,介绍了双方跨界创新如何加速网联车路协同的发展。
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是产业方向
从2001年开始开发建设至今,上海国际汽车城已经成为了国内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综合发展指数领先的汽车城。围绕着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目标,积极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的发展机遇,率先做了很多的谋划和布局。具体在智能交通方面, 上海国际汽车城持续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的生态。
随着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整个生态发展,实际上狭义上的汽车产业链生态上力量已经不能很好的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要逐渐拓展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城市数字化等等这些方面。
目前上海汽车城成功搭建了一场、一路、一库、一中心、一平台的五大创新服务平台,这里面也包括全国第一条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智慧道路,第一个智能驾驶的全息场景库,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数据分析和监管中心,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仿真测试平台等。
标准化方面,上海国际汽车城首批加入5GAA,共同推动基于C-V2X的通信环境的建设,开展了大规模的应用。希望能够实现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对接。实践过程中,上海国际汽车城还不断助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技术路线的互融共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共同的标准和方向靠拢。
对上海国际汽车城而言,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和行业之间的融合,如何让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更好地协同,包括培养更多先进的复合型人才等,日益成为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沿焦点。
以开放创新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
上海国际汽车城在持续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的生态过程当中,一直以开放的态度,不断打造创新平台。 “智能+”交通创新产学研联盟的成立,也是上海国际汽车城不断扩展行业深度合作的重要的举措。基于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领域,联合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去打造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圈。
“上海国际汽车城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一定要有前沿的技术、要有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要有非常完整的生态链来支撑从研发到应用到产业的整体生态链。戴尔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跟戴尔能够一拍即合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潘晓红谈到。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晓红
“双方将共建联合实验室,主要围绕5G、边缘计算、数据孪生、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技术领域。通过将联合实验室平台开放给平台的成员单位,赋能科研项目与实际应用场景无缝对接,同时还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双方也都跟复旦大学、上汽一起打造创新型的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体系。”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核心客户和全球客户事业部总经理吴冬梅谈到。
“智能+”戴尔全方位助力智能网络汽车产业发展
双方基于上海国际汽车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定位,依托戴尔在基础架构和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帮助汽车城一起打造一个很好的平台。推动数字化与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发挥戴尔科技集团在存储、客户端、安全、服务器、虚拟化和云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共同探讨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领域咨询及解决方案,帮助产业上下游企业强化应用场景研发的底层IT支撑能力,从数据、算法到算力各个维度,从边缘到核心到云,加速企业研发创新进程。
除此之外,依托于戴尔在中国和全球的一些研发实力,能够和汽车城开展更加多的合作,包括这个平台上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还包括智能交通、车联网,其实是一个全栈的推动,才可能真正的把自动驾驶能够落地。
“智能+”交通创新产学研联盟将赋能产业链创新,借助戴尔领先的端到端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AI和高性能计算、AI/ADAS生态链与工具等,推动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型企业加速创新。“戴尔拥有有全球化的视野,在自动驾驶领域,全球超过80%的自动驾驶一级的开发商都已经采用了戴尔的自动驾驶或者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助力他们这方面的研发的工作。戴尔也希望给更多中国的客户打造这样的平台,把全球化的一些经验和我们了解到的一些最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带给市场。” 陈春曦谈到。
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春曦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应用示范和教育赋能平台,分享行业前沿技术与应用,融合优秀教师师资和教学经验,提供实际应用场景课程、丰富实习实践机会,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同时,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产业集聚平台,汇聚车企最新行业经验,行业龙头车企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动驾驶行业最前沿的创新实践分享;此外,创新挑战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拓展学术创新的空间。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戴尔与车企参访、实习与实践机会,完善人才出口搭建。在教育赋能方面,以顶尖高校扎实理论与优秀教师师资为基石,联合戴尔ADAS实践课,并以戴尔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保驾护航,进一步优化拓展人工智能小车联合课程,组织车企内训,推动研发与行业联动,赋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共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平台、智能+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平台,一定能够为我们整个联盟的成立奠定未来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 潘晓红最后谈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