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双碳”目标,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将有力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
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呼唤科技行业新使命。
那么,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别意义?科技行业作为从业者,如何从我做起节能减排?作为赋能者,又如何助力各行业实现绿色发展?
在新一期的对话数字中国—《领导力Talks》节目,至顶传媒总经理兼总编辑高飞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先生;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战略运营及产品营销总经理吴彬先生;以及英特尔行业解决方案集团首席技术官吴闻新先生一起基于《新IT赋能数字经济,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展开探讨。
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相辅相成
数字经济和“双碳”目标,已经为全社会耳熟能详的热词,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
“双碳”目标更不用说了,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针对数字经济和“双碳”目标,嘉宾们分享了精彩的观点。”数字经济是整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技术革新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基于网络空间的,使人类社会变成了一个零距离社会,在通过赋能新能源技术使我们能够更好在新的技术革命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双碳”目标。”刘刚谈到。
英特尔行业解决方案集团首席技术官吴闻新先生认为数字经济可以推动低碳经济。在数字经济中,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网络,能够更方便的分享和传输这些数据,也形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的生产关系。利用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从而最优化的配置资源和也将极大的提高生产力,提高整体社会的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2020年通过各项节能方案的实施,英特尔节省大约1.61 亿千瓦时的能源。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战略运营及产品营销总经理吴彬认为“双碳目标”作为国家战略必然要由众多企业来承接,这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机会。科技企业首先应该是利用技术创新完成企业自身的低碳发展战略,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上如何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绿色供应链,共建上下游生态,三是利用自身的经验赋能更多其他的行业和其他的领域,共同实现低碳发展。2020年3月份,联想集团登上全球知名的榜单Carbon Clean 200,成为内地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最多的公司;同时,在国内也入选工信部的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科技行业技术赋能自身碳减排
吴彬谈到,“很多的科技企业也是围绕数字经济在构建自己未来的企业中长期战略,这个过程中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其运营成本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预计到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的总用电量会接近2.5个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
英特尔作为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也在不断提升产品的能力,并且和合作伙伴(联想)一起推进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在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提升服务器性能,优化应用负载配置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从技术角度联想围绕数据中心PUE能效比推进温水水冷的技术,“联想独创的温水水冷技术利用纯水或去离子水作为冷媒(安全、环保、维护成本低),采用间接冷板式液冷方式对服务器进行冷却。通过减少对空调和系统风扇的需求,对比数据中心平均PUE1.9的普通风冷系统,联想能将算力平台PUE值降至1.1以内,节约42%的能耗。”吴彬分享到。此外,可利用散热温升后至60°的回水,进行有效余热再利用。使得能源有效再利用效率(ERE)和节能减排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大幅度降低计算所产生的能耗成本,以打造覆盖全行业的绿色低碳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我们和我们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英特尔,基于联想的新一代海神温水水冷技术,利用英特尔最新一代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共同打造了联想的ThinkSystem SD650 V2的新一代的水冷产品。可以做到在传统的1U、2U系统里面,通过水冷技术支持270W的CPU,可以密度做到更高,支持更高性能的计算,单个机架可以在不适用加速算法情况下,实现浮点运算每秒50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
英特尔历来重视能耗问题,每一代推出来至强处理器都会在能耗管理,性能,主频方面做出一个很好的平衡,提升整体的系统性能。以新一代的至强为例,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针对云的这样一个应用或者说企业的应用,或者说高性能计算、网络安全等等方面的工作负载,都会提供不同的SKU来去满足这些负载要求,这样其实就可以达到一个最好的性能和能耗比。与上一代处理器相比,新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在性能、吞吐量和 CPU 频率方面都有所提升,逐代性能提升高达 1.46 倍。
吴彬强调,“除了技术和产品,联想也有能力从数据中心最早期的规划、设计到建造,以及后期运营运维,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这样的一体化方案我们在华东、华北、华南都有落地的项目,包括我们在气象领域、制造领域,教育科研领域里都有实际应用落地案例。”
新IT赋能行业碳减排
IT行业基于自身是技术提供者这样的先天优势,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以及降低了双碳的目标,但是对很多处于制造、能源等传统行业,可能对技术的利用处于早期,或者它们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这时候它们怎么去发展数字经济,怎么去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英特尔以及联想等既是高科技公司,又是先进的实业公司,除了自身“双碳”目标实现,也在服务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的时候,积极助力行业的双碳目标实现。
联想提出了“新IT”战略,助力更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积极帮助。 “新IT”就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联想在全要素背景下推出内生外化的策略,吴彬强调,“联想的‘内生’就是把联想的技术首先应用于联想自身,在低碳发展的自身实践领域,联想重点把握六大关键点,包括打造绿色产品、推进绿色技术、推动绿色循环的服务业务和经济转型、推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打造绿色的供应链体系。在内生层面,联想把以上六大关键点打磨得非常成熟后,然后带动更多上下游的产业链里的其他企业,以及赋能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这就是‘外化’的过程。”
联想也把温水水冷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比如气象行业、教育行业,以及我们的一些关键科研领域里面。在气象领域,联想帮助北京气象局打造的这一套温水水冷系统,同样它是由800台搭载了新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ThinkSystem SD650的水冷服务器计算节点组成,实现PUE 1.2以内,一年换算过来节省近200万度电,节省电耗30%左右,联想也希望这样一个技术能在更多的行业里面去推广。
英特尔在行业当中也全面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包括为大量能源科技企业和能源服务企业提供信息化架构的打造。宁德时代选择的新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并搭配有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的至强®可扩展平台,为智能制造建设了强大信息化系统MES系统。英特尔新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为内存数据库提供更相匹配的、强劲的并行计算能力,它还支持多达6个高速内存通道,可与包括DRAM和傲腾™持久内存在内的内存子系统实现高效通信,从而可帮助基于内存数据库的MES在性能上获得突破性的提升。
常规能源发电相比,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在发电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风速、风向、日照、气温、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随机性、波动性与不可控性比较大。金风慧能联合英特尔,基于新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集成英特尔AI解决方案,结合风机级气象预报、风轨迹模拟等气象预报数据。新方案在预测准确率上超越了原有方案的 59%,达到了 79.41%。大幅提升风能预测准备率。
“如何能把行业的头部企业的成熟技术,快速赋能给中小企业,不断解决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这个对整个国家节能减排更重要。”刘刚所长也分享了对于科技行业头部企业的期望。
展望未来,携手共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访谈最后,刘刚所长希望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真正能做到双碳目标,而且使我们的整个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更加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也给科技创新提出使命和目标,就是能够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为世界和全球做出更大贡献,也为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研究表明,现有的公开 AI 模型在描述大屠杀历史时过于简单化,无法呈现其复杂性和细微之处。研究人员呼吁各相关机构数字化资料和专业知识,以改善 AI 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表述。他们强调需要在 AI 系统中加入更多高质量的数据,同时在审查和信息获取之间寻求平衡。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