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起、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组织起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百度、美团、腾讯、京东、华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撰写的《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在“2021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
“联接 + 算力”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引擎。数据通过多场景联接汇聚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应用,产生的信息支持业务决策,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承载数据存储、分析、计算的唯一载体,数据中心贯穿了数据从生产要素到商业价值转换的全流程,数据中心量纲也从原有的资源规模向算力规模转变。网络作为数据中心IT层三大资源之一,对于提升算力能效比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空间。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分析了当前数据中心网络以太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正在向超融合架构演进,具备全无损以太网络,全生命周期自动管理,全场景服务化能力三大特征。全无损以太架构可实现流量承载融合,打破通用计算、存储、高性能计算三套网络架构的限制;全生命周期自动管理实现网络管控析融合,打破多工具多平台管理数据割裂的限制;全场景服务化能力实现多业务场景融合,打破跨区域跨场景算力割裂的限制。三层融合可最大化实现数据的无障碍流动,有效提升算力能效比,显著降低建网与运营成本,带来积极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数据中心正在成为网络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实现高算效低能耗,除了合理规划资源布局,网络技术创新也是关键的一环。”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说。
近几年,无损以太网络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2019年ODCC成立智能无损网络领域项目组,百度、腾讯、美团、京东、快手、移动、电信、华为、思科、迈络思、博通等20余家公司积极参与。本次《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的发布,是在业界无损以太网技术积累上的深化和增强,丰富了全无损以太网基础上的配套网络自动化管理能力设计、以及丰富行业场景下的开放服务能力。相信在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轮驱动下,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将与垂直行业快速结合并广泛商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与升级。
下载《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https://www.dctech.org.cn/dctech/achievement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