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中我们探讨了分布式存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三副本分布式存储的潜在隐患:
为了解决三副本分布式存储面临的性能问题、稳定性及可靠性等缺陷,道熵的铁力士分布式存储采用双重RAID保护机制,除了继承网络RAID(节点间副本、跨节点纠删码)和一致性哈希随机分布数据的特点,铁力士将磁盘阵列特有的节点内RAID技术和存储虚拟化(池化)管理技术, 即Storage Virtualization Manager (SVM),与分布式技术相结合,如图2所示。
图 2 OneStack分布式存储双重Raid机制
网络Raid技术
在铁力士分布式存储中,每个数据块按照一致性哈希算法,随机选择两个不同存储节点来保存数据的两个副本,保证当任何一个节点宕机时,仍有一个数据副本保证读写操作,确保业务高可用和数据安全。
节点内Raid技术
在铁力士分布式存储的每个节点内,通过SVM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节点内的RAID数据保护,RAID级别选择可以是镜像,也可以是存储效率更高的RAID5或6。节点内RAID保护可抵御单个或多个硬盘损坏,故障修复限制在节点内部,无需触发网络数据重建,有效地避免了网络重建风暴。
节点内RAID结合网络Raid(跨节点的副本/EC码)技术,铁力士实现了双重RAID数据保护。在三副本架构中,一旦同时出现三块磁盘故障或受损,数据就可能丢失;而在双重RAID架构中,即使每个节点同时出现一块磁盘故障,数据仍然无忧,业务仍然持续。考虑到分布式存储可能包含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存储节点,双重RAID的数据可靠性明显超过三副本架构。
存储虚拟化技术
铁力士在每个存储节点运行在存储虚拟化管理软件(SVM)上,把该节点的存储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管理的存储池,为分布式系统提供vOSD资源。SVM采用宽条带机制(见图3),将每个vOSD的工作负载均匀分布在节点的每个磁盘上,大幅提高了单个vOSD的IOPS能力,可有效抵御三副本分布式存储中的IO分布不均匀现象。
图 3 节点内Raid条带机制
SVM存储池由节点内多个RAID小组构成,通过虚拟卷为上层分布式系统提供vOSD存储服务。每个vOSD对应于三副本中由物理HDD承载的OSD。由分布式一致性哈希算法分配来的数据块,将写入SVM存储池中、由虚拟卷支撑的vOSD,而非直接写入物理硬盘。SVM 利用宽条带技术,将vOSD的工作负载均匀分布在各个物理磁盘上:每个大小为4MB的vOSD 对象数据块,被分割为32KB的数据块,依次被安排在RAID组的逻辑地址空间中;SVM 对各个RAID小组的逻辑地址空间采取顺序写优化策略:首次写按各个小组的逻辑地址分配地址空间,按顺序写入数据;后续重写,则优先填满空闲地址空间,尽可能实现硬盘顺序寻址,最大限度降低机械硬盘较慢的寻址操作次数,利用机械硬盘顺序写较快的特点来提升IO性能。
二级DRAM+Flash 缓存加速
磁盘阵列中常见的性能加速手段是共享缓存加速,中高端磁盘阵列与低端磁盘阵列的在性能方面的一个重大区别,除了控制器个数,就是缓存加速的能力。典型的中高端磁盘阵列能支持的共享缓存加速在512GB到1TB上下。铁力士借鉴了磁盘阵列的设计,通过SVM虚拟化实现DRAM与Flash相结合的二级缓存加速:通过自适应算法,自动识别动态或静态热数据(高频率读写或最近读写数据),将最热的数据保存在延迟最小的DRAM中,而将次热的数据保存在更大容量、基于Flash的固态硬盘上;并由于分布式技术的加持,形成一个容量巨大的分布式二级缓存系统。与中高端磁盘阵列相比较,铁力士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持数10TB、甚至100TB以上的分布式缓存,相当于其10倍、甚至100倍的缓存容量。
数据完整性校验与数据自修复
SVM存储虚拟化管理借鉴了WAFL(NetApp) 、Btrfs(SuSE)、ZFS(Oracle)、Storage Spaces(微软)等文件系统的先进经验,对底层存储的每个数据块增加一个256比特的校验码,并单独保存在一对固态硬盘镜像中,用于快速实现在线数据完整性校验。一旦校验码检查到数据受损,通过节点内RAID功能实现数据自修复。该功能可快速定位硬件故障,并实现硬件故障自动隔离。
关于双重RAID更多信息,请关注分布式存储的技术趋势(三):双重Raid与三副本对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RRAM芯片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系统,通过将低精度模拟运算与迭代优化结合,突破了模拟计算的精度瓶颈。该系统在大规模MIMO通信测试中仅需2-3次迭代就达到数字处理器性能,吞吐量和能效分别提升10倍和3-5倍,为后摩尔时代计算架构提供了新方向。
普拉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BPMN助手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通过创新的JSON中间表示方法,实现了自然语言到标准BPMN流程图的自动转换。该系统不仅在生成速度上比传统XML方法快一倍,在流程编辑成功率上也有显著提升,为降低业务流程建模的技术门槛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谷歌宣布已将约3万个生产软件包移植到Arm架构,计划全面转换以便在自研Axion芯片和x86处理器上运行工作负载。YouTube、Gmail和BigQuery等服务已在x86和Axion Arm CPU上运行。谷歌开发了名为CogniPort的AI工具协助迁移,成功率约30%。公司声称Axion服务器相比x86实例具有65%的性价比优势和60%的能效提升。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发布开源统一视频模型UniVid,首次实现AI同时理解和生成视频。该模型采用创新的温度模态对齐技术和金字塔反思机制,在权威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系统,视频生成质量提升2.2%,问答准确率分别提升1.0%和3.3%。这项突破为视频AI应用开辟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