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2016年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毫无悬念地击败人类,我们在短短七十年里,跨越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亲身见证了计算如何彻底重塑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世界。
在当下,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一系列创新日益成熟和普及,人机协同、远程办公等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承载着智能应用的计算也面对着新的压力和需求:一方面,指数级增长的数据洪流要求算力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AI、云、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等工作负载的出现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计算架构。
如何加速计算创新,应对智能变革?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着数字时代的创新边界。在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推出的《领航者说》第九期中,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陈振宽,英特尔首席工程师、中国云创新中心技术总监程从超和E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广彬三位嘉宾,就智能时代下的计算创新分享了自己的洞察和见解,带你感受智慧计算的蓬勃朝气,走进计算驱动之下的“新基建”。
解构“新基建”
2020年,“新基建”的出现成为了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能,开拓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的有效路径。同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化提上了变革和重塑的议程。陈振宽指出,中国整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市场已达3000亿左右,服务器占比超过一半,并为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虽然GDP总体下降了约1.6%,但服务器需求却逆势增长19%。这些现象进一步凸显了计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程从超看来,新基建不止是基础设施,更整合了上层生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例如,作为一种典型的大数据应用,健康码实现了广泛的数据归集、处理和分析,其中数据流动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支持,数字基础架构仍旧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因此,新基建的最大价值就是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超前性,为企业的未来变革提前铺设道路,降低企业自身对传统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与业务系统的相互融合,让数据从业务中产生,再反馈到业务中去。
在今年,新华三集团从两个方面重新定义了智慧计算,一方面通过底层器件高效协同,充分释放算力的潜能,另一方面,自主感应工作负载,自动化匹配最佳算力,从而提升底层硬件效率,敏捷响应上层应用。陈振宽表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和新基建的不断推进中,智慧计算插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能够感受应用的需求,为不同应用给予合适的算力支持,同时,智慧计算也可以提供通用计算、高性能计算、异构计算等全栈计算架构,让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让智慧计算走进行业
尽管新基建能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普惠的算力平台,但不同行业之间仍然存在固有的差异化需求。程从超指出,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内,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性能实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升,硬件革命催生了整个软件生态的重构,但在这一过程中,各个行业采纳和实施创新的进度其实存在差异。
依据多年来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陈振宽将目前的行业客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互联网和云平台的头部客户为代表,另外一类是传统行业。云服务商和互联网企业对自身的业务架构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自身庞大的体量也支持对服务器等数字基础架构进行定制化研发和设计,从而实现整体计算效率的提升,灵活匹配业务的需求;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和云服务商情况相反,由于其缺少专业的技术和团队,因而更需要的成熟、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面对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新华三集团在长期的服务和实践中,积累了对不同行业业务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并由此打造了全面创新的“端边云网智”全系列智能化创新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慧计算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三位嘉宾也探讨了边缘计算的创新和发展。陈振宽表示,边缘计算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每一个行业未来都可能产生更加广泛的应用。程从超则强调,边缘计算是IP端的智能化,数据越早处理就越有价值,就越能减少网络的负载。未来的边缘计算将成为计算横向扩展的重要一环,将在未来释放更大的价值。
以算力释放数据价值
如果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而计算则是智能时代炼油的必要基础设施。在程从超看来,当下的大数据产业已经趋近成熟,成为了承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而新兴的人工智能也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新方式。程从超指出,从数据仓库,到数据湖,再到人工智能,上层应用发生了改变,但底层数据处理层的模式没变。所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没有本质区别,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个彼此共生,互相支撑。
然而,尽管本质相似,但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不同场景仍然对算力有不同需求。张广彬指出,各行各业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场景产生的数据不一样,应用的需求也不一样,从而对算力的要求也不一样。从实际的应用角度上看,用户可能更关注的是怎么用智慧计算来解决数据问题。
“在算力不足的情况下面,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上提升计算效率。”陈振宽提到。作为智慧计算的创新者和引领者,新华三集团致力于为百行百业的客户创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计算平台,探索让CPU、GPU、FPGA等等计算组件更好地协同配合的方式,使不同的计算类型能够在不同的计算场景中发挥最大价值。此外,在多年来的计算创新中,新华三也始终致力于同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配合,实现新兴计算技术与原有数字基础架构更好的融合,进一步地屏蔽底层的复杂架构,将困难的工作留给自己,将更加简单的计算交付给客户。
而作为计算产业的主导者,英特尔在过去几年内也在与新华三一道,进行着相似目标的工作,通过统一的软件体验打造跨架构解决方案。程从超介绍,英特尔推出的oneAPI平台将使得底层异构计算平台实现有效的整合,为用户提供统一的API接口,加速“XPU”愿景的实施,同时英特尔也在加快推进生态和开源相关的工作,帮助用户优化软件的使用,让技术革命尽快转化成业务的效益和价值。
合创生态,共建未来
在2020年,新华三集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目标:成为中国IT领域综合实力最强品牌。在这次的《领航者说》中,陈振宽也对这一目标做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综合实力最强是为了赢得用户的认可,而不是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增长。因此,新华三正在通过打造生态聚合力、行业影响力、技术推动力、市场领导力四大能力,成就自身的品牌目标,将新华三打造成中国计算产业中真正的领航者。
在程从超看来,未来的上层业务系统将愈加灵活,而底层的基础架构则将更加融合。面向未来飞速增长的算力需求,新华三集团将致力于让有限的算力释放无限的价值,一方面是更快地挖掘社会所需要的金矿,另外一个是挖掘含金量更高的金矿,这是智慧计算要做的事情,唯有如此,才能让智慧计算的能力真正走进百行百业的转型与重构之中,引领企业走向智能化重构的新阶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