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没有更好的算法,我们只不过是拥有更多的数据。”——Google研究总监Peter Norvig。
今天,几乎所有企业都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但是,今天创建的数据和被存储的数据仍然存在巨大鸿沟。IDC调研显示,2025年创建的175ZB的数据中,被保存的仅有17ZB,而真正被分析和变现的数据更是少之又少。
在数据存储方面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昂和管理复杂,企业被迫在数据经济的成本与价值中间做出妥协。要存储更多数据,就需要基础设施成本、运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等。
目前希捷等硬盘厂商推出了18TB、20TB的企业级硬盘。但是长期以来除了互联网企业、谷歌、微软等巨头能够第一时间使用最新的大容量硬盘之外,包括运营商、传统企业等绝大多数企业目前采用的硬盘还都是4TB、8TB。一个重要原因是硬盘的容量越大,就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精力来进行优化,以实现大容量硬盘的性能和容量最优。
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
最近,希捷推出了100%开源对象存储软件CORTX,能够针对目前的18TB、20TB以及未来更大容量硬盘进行优化,助力更多企业可以第一时间以更低成本享受到大容量硬盘的容量和性能。
近日,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接受至顶网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希捷CORTX开源对象存储软件对企业客户的重要意义。
“更大容量硬盘能够大幅度降低存储架构的TCO,比如按照PB级的存储量来看,采用18TB大容量硬盘的TCO相对于8TB大容量硬盘的TCO降低32%。“孙丹分享到。
希捷推出CORTX的核心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大容量硬盘的优势。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想要高效地利用大容量硬盘,需要在系统上面做很多调优工作,而目前只有互联网等行业领先客户可以做到。
“一个互联网公司,从12TB转到16TB,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软件才能顺利部署。大家想想,互联网企业有自己的能力,但是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容量和性能调到最优。如果用我们的CORTX,所有客户都可以很方便地把双磁臂技术以及大容量硬盘全都用上,而且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调优。”孙丹形象生动的分享了CORTX的价值。
希捷科技中国区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李蓁从技术应用角度分享了CORTX的优势。
首先,针对新型应用,CORTX更容易实现数据的标注和检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是未来数据领域更主流的应用,用户可以直接基于CORTX开源软件对硬盘上的数据进行标注,实现高效检索,加速算法训练和迭代。” 李蓁谈到。
第二、实现软硬件的垂直整合,大幅度降低TCO。“行业里面在使用大容量盘的时候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作为大容量硬盘的开发者,希捷非常了解硬件产品,所以我们设计的对象存储软件非常方便,用户可以直接享受到使用大容量硬盘所带来的TCO降低。”
第三、极大地降低使用纠删码时所需要配置的内存。“目前的开源存储软件要达到比较理想的纠删码呈现效率,每TB的硬盘容量大概需要对应1GB内存容量,所以这个对用户来说造成了额外的成本支出。通过CORTX,用户可以实现部署的轻量化,而且交付也会更简单。”
可以看到,CORTX是独立于硬件的开源对象存储软件,为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提供针对大容量优化的数据存储架构,能够支撑希捷基于HAMR和MACH.2技术的大容量硬盘,大幅度释放性能和容量,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超大规模存储架构的应用和普及,又能实现有效、快速且经济地部署对象存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