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西安·进而有为 华为西安城市峰会2020”成功举行。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玉苏甫江·麦麦提、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及各企业伙伴、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以5G、云、AI等技术赋予西安全新的发展动能,打造全场景智慧西安,共创硬科技之都。
会上,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华为公司举行了联合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进一步推动测绘行业信息化建设;西安旅游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与华为公司举行了深化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加速旅游行业智能升级;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5G、智慧园区、智慧停车、AI等方向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艾润物联在智慧园区、智慧停车领域的业务发展。
打造全场景智慧西安,共创硬科技之都
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玉苏甫江·麦麦提发表致辞,他表示: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西安将全面抢抓国家机遇,加速布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项目,新建9000个5G基站,努力为科技开发搭好新平台,全面布局各行各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与广大行业携手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新型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推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名城智慧城市典范。
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当前我国产业链升级的大背景下,发展硬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硬科技的发展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用智能化为硬科技加速,从数字化迈向智慧化。要实现全场景智慧的硬科技西安,需要以人为本,坚持上云这个路径,并做好四个发展:加强基础创新投入,发展产业生态、加强成果转化,发展人工智能这个关键技术并使之普惠,必须重视多种创新技术融合发展带来的聚裂效应。华为将一如既往地与西安一起,共同踏上科技化、智慧化之路,助力西安发展成为全球硬科技灯塔。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委员王占宏分享了基于华为云人工智能开展的行业智慧化实践。2019年1月,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华为公司在西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在“农地非农化”、“建筑违法建设”的遥感智能化监测、“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华为云WeLink网上协同办公等领域开展了合作。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在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业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遥感影像智能化解译方面的合作,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智慧化”助力西安传统产业再升级
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冯其友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客户面临着更敏捷、更创新、更安全、更协同的需求。基于华为在ICT领域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及持续服务政企客户的经验,华为云全栈创新,可快速构建云边端全场景、智能升级、数据驱动、生态协作四大关键能力,加速政企客户智能升级。为助力西安的创新和产业发展,华为发布“云泽计划”陕西行动,通过AI+行业使能计划、工业互联网升级计划、车联网/物联网加速计划、产业生态发展计划、应用人才培养计划等五大计划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抓住产业机遇,携手打造西安硬科技之都。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喆峰分享了基于华为云开展的智慧化实践。面对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不智能、“老龄化”严重的现状,精英数智携手华为云和煤科院联合打造了面向煤炭行业“煤矿大脑”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云、边、端一体化的方式,打造矿山安全态势感知与信息共享体系化协同的中心,让矿区员工既安全又轻松地开展工作,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并形成了产业生态。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志军分享了华为+和利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实践。和利时成立于1993年,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历史深厚的践行者。迎接工业互联网大潮,为进一步促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和利时工业平台与华为云网络服务展开合作,将其积淀深厚的自动化与华为飞速发展的ICT技术深度结合,打造面向各领域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双方已在水务、地铁、矿山等领域分别落地了智慧水务、智慧车站、智慧矿山应用,帮助北控水务集团等客户实现了智能升级。
技术创新提升西安城市发展能级
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明古城、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将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在城市的发展中。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能级,助力教育、气象等有关部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西北大学(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安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专家组组长袁新瑞分享了他对智慧教育变革与区域发展的思考。他表示,整区协同的区域智慧教育正开启新一轮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是驱动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现实要求、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必然、是同步信息社会发展进程的时代必然,具有课程体系创新、学习空间再造、治理体系重构、学习方式多元的实践特征,有助于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推动教育普惠。
西安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乔娟分享了基于华为云+AI在气象领域开展的智慧化实践。她表示,气象科技创新不是选择,而是必然。西安市气象局将海量的气象大数据、实际应用场景与华为强大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全栈应用解决方案相结合,在雷达降水估测、雾霾面积监测、天气现象识别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构筑气象先知蓝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体验,为西安的智能升级贡献气象力量。
“测绘数据是冰冷的,测绘工作却是有温度的。”大会现场,国测一大队办公室主任任秀波分享了测绘队不惧艰险、勇攀高峰,精确测绘珠峰高度8844.43的故事,这一新时代的“珠峰精神”与华为进而有为的精神不谋而合。任秀波表示,2020年,国测一大队再次登顶,不同于以前使用国外仪器开展测绘工作,现在的仪器都是国产自主研发,充分体现了中国硬科技的实力,让世界见证中国力量。
除主论坛外,此次峰会还设立了五大分论坛,即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鲲鹏生态高峰论坛、SaaS生态伙伴CXO圆桌会议、教育行业高峰论坛及全闪存高峰论坛。
本次大会还专设展厅,全方位展示华为云xAIx5Gx鲲鹏等技术,与西安硬科技建设的深度融合,以及在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产业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创全场景智慧西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