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VeeamON 2019 的现场演示环节,我与产品战略团队的成员一起多次演示了当前和未来的产品与特性。前半部分主要回顾了 2019 以来发布的产品,后半部分展望了即将发布的产品。其中的一个亮点是备受期待的复制模式特性,该特性将加入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v10 的 Cloud Tier 中。
与现有 9.5 Update 4 功能一样,已复制到 Capacity Tier 中的备份数据仍支持所有恢复操作。在技术主舞台主题演讲中,我演示了通过 SOBR 对机器实施的 Instant VM Recovery®(即时虚拟机恢复),并模拟了灾难造成所有性能层项目丢失的场景。您可以在下面的演示中看到,恢复直接通过 Capacity Tier 实施 — 在本案例中由 Amazon S3 支持。
复制模式是另一个您可针对扩展式备份存储库 (Scale-Out Backup Repository™) (SOBR) Capacity Tier 范围设置的策略,由对象存储库支持。选择之后,为任何标准备份或备份复制任务创建的任何备份文件将复制到 Capacity Tier。这完全符合 3-2-1 备份原则,该原则要求在异地存储一个完整数据副本。
该特性完善了今年早些时候在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9.5 Update 4 中发布的现有迁移功能,几乎可以立即将备份数据复制到对象存储库中。这里深入剖析了我们在主舞台上介绍的技术(和最佳实践):
完整演示介绍了 v10 即将推出的部分全新复制模式功能。
有关 Update 4 当前可能特性的概述,请点击此链接,查看自发布以来创建的所有 Cloud Tier 内容。
复制模式将成为 v10 中 Cloud Tier 的重磅增强特性。在我看来,该特性对于内部 Veeam 客户和 Veeam 云和服务提供商合作伙伴大有用处,他们可利用该特性提供全新服务,以提升 IaaS 和 Cloud Connect Backup 数据弹性。
V10 的发布日期日益临近,敬请关注有关 Cloud Tier 复制模式的更多信息!
Anthony Spiteri 拥有多个头衔,包括全球高级技术专家、vExpert、VCIX-NV 和 VCAP-DCV,目前任职于 Veeam 的产品战略团队。他目前主要负责 Veeam 服务提供商产品与合作伙伴方面的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