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了持续深入阶段。如果说此前很多企业是把数字化转型的侧重点放到IT基础架构的升级和重构上,那么此时重点已经转向如何在新的IT基础架构之上搭建各种平台和运营高效的IT系统。
“很明显,数字化转型已经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今天,我们能看到很多客户已经切切实实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从理念或者观点变成了已经在实践的一个项目。不少企业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Commvault大中华区总经理王波表示。
王波所说的这些进展首先就体现在IT基础架构方面,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企业的下一个关注点自然地转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应用上,作为后台支撑的数据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数字化转型是依赖数据的,如果数据管理系统还部署在相对比较滞后的架构上,是没办法满足现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数据需求的快速转变的。”Commvault大中华区技术总监蔡报永说。
蔡报永进一步解释说,数字化转型需要数据能够快速敏捷地提供给生产系统来用,如果还是采用落后的方式来提交数据,比如需要靠人工去创建数据恢复平台、恢复数据,那根本满足不了数字化转型对敏捷的需求。
“我们认为,要想做好数字化转型,我们应该把数据管理平台从传统数据恢复为主转化成数据服务,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地提供给前端应用,满足其需求,这是数字化转型中数据管理需要做出的改变。”蔡报永说。
相比较而言,过往的数据管理更偏向于容灾和恢复,因此在很多企业看来,这是一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少企业即使投入也并不太情愿。而当今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数据的强力支持。作为一个数据管理平台,就应该让数据的价值尽可能发挥出来,这样企业才能认识到这个投资的价值,不再会认为仅仅是为了容灾在投入,而是还能为其生产提供很大的支持。
实际上,这也正是Commvault当下的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据悉,Commvault目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着重发力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保护,另一个是数据的使用。2018年,Commvault将产品整合为四个:Commvault Complete Backup & Recovery、Commvault HyperScale、Commvault Orchestrate、Commvault Activate。其中Commvault Complete Backup&Recovery是Commvault传统的数据保护和备份产品;Commvault HyperScale是针对当下流行的超融合架构部署的数据保护和备份版本。这两款产品都是为了方便企业管好数据的,企业无论是生产数据还是历史数据,这两套系统都可以管起来。
后面两款产品Commvault Orchestrate和Commvault Activate是增值产品,也是基于前面两款产品之上的产品。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用好数据。比如,借助Commvault Orchestrate™企业能实现协同编排、自动运行,如灾难恢复测试,开发/测试操作和工作负载迁移等等。Commvault Activate更进一步,它把企业数据开放出来给其他的应用,Commvault Activate提供了开放型的API,能提供给第三方,让其开发出更多适用于业务的应用,把数据利用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多云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普遍的IT环境。这就决定数据管理要适应这样的IT环境。这里的适应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数据管理的平台要能部署在多云环境中,而且能方便地对各种云环境进行统一的管理。这里,Commvault特别强调一个观点就是,数据管理要以数据为核心,把确保数据在各个平台上的自由流动作为主要目标。
第二个调整则是商业模式和合作伙伴战略方面的。随着云的普及,特别是公有云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公有云厂商的合作也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据记者了解,如今,Commvault已经先后与AWS、阿里云达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它们的公有云上可以部署Commvault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另外,在合作伙伴战略方面,为了适应新的形势,Commvault还在致力于帮助提升传统合作伙伴的能力,助力它们实现传统分销渠道向增值服务商的转型。
“除了分销之外,我们希望它们还可以基于Commvault去做数据迁移,提供其他服务,帮助它们在新的环境下找到数据价值。我们希望,在任何的形态下Commvault都能够给合作伙伴带来增值,因为只有让它们增值,它们才能愿意和Commvault合作,我们也才算成功。”王波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