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49年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以3.35万亿人民币的资产规模连续16年入围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作为中国保险行业的领导者,中国人寿之前已经形成业界领先的基于多活数据中心的“大后台,小前端”和“全网互联”的IT整体布局,并按照“网上国寿”、“智慧国寿”、“数字国寿”的三步走策略,积极践行科技国寿战略,为中国人寿企业转型和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中国人寿深刻洞察未来海量数据发展趋势,认为在海量存储容量和越来越高的性能体验需求下,SSD(固态硬盘)介质将必然成为数据存储的发展方向。自2014年开始,中国人寿就步业界之先,在全闪存领域进行创新探索,逐步从研究、测试、试用到最后商用,SSD介质比例逐步提升,至2017年,经过3年技术储备和生产实践检验,中国人寿数据中心实现了存储从机械介质到全闪存介质的转变。
全闪存的使用使中国人寿数据中心极大地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显著改善了客户体验,有效满足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容量、高并发的业务需要,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
加速技术创新,成就先进生产力
自2015年开始,华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全闪存存储在中国人寿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华为高端全闪存存储的高可用解决方案以“6个9”的高稳定性,为中国人寿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分析、管理平台。以每秒300万IOPS能力帮助中国人寿轻松应对业务高峰。在200%提升现有存储性能的同时,900G和1.8T SSD盘的使用,使之前通过300G 15k盘堆积性能带来的大量空间和电力消耗减少了约60%-80%,原本5个标准机柜的高端存储全部简化为1个标准机柜。
在全闪存解决方案中,华为HyperMetro技术为中国人寿提供了包括SAN和NAS在内的一体化双活解决方案,并成功部署了承保、理赔、ERP、精算、办公等核心业务系统。在中国人寿全闪存转型过程中,华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的五大融合理念,尤其是HDD和SSD的融合、SAN和NAS的融合,为客户分批次、渐进式、可持续的闪存演进提供了具体支撑。
虽然中国人寿多活数据中心对于存储技术要求非常苛刻,但是华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以其安全、高效、可靠的技术能力,有效满足了中国人寿跨地域远程异地多活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能高效、安全、可靠地满足中国人寿全集团业务生产需要。
创新性技术还要以时间和实践为检验,自2015年起,华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的全闪存技术经历了中国人寿海量业务压力的考验,在3年的时间内表现出了高性能、高质量、高稳定的能力。在3年历程中,华为通过与中国人寿的全方位合作和联合创新,通过打通设备、系统、开发、运维等多个环节部门,实现更贴近客户实际情况的、整体端到端的方案设计,为未来的技术架构制定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先进路线,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实际落地,华为以最快的速度将新技术转变为生产力,铺就中国人寿以技术引导业务的创新之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宠物慈善机构PDSA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宠物主担心无法承担兽医费用。科技公司正通过AI和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一市场需求。在伦敦兽医展上,多家初创公司展示了创新技术:AI for Pet利用视觉AI分析宠物眼部、皮肤等图像提供健康洞察;Sylvester.ai开发AI模型识别猫咪疼痛表情;VEA整合患者数据自动化诊断。此外,智能项圈等物联网设备可追踪宠物健康症状。这些技术有助于宠物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兽医费用。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北欧国家启动统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旨在通过合作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获得微软和谷歌支持。10月成立的新北欧AI中心获得350万英镑初始预算,但谷歌和微软是唯一提供资金支持的科技公司,具体金额保密。该中心将开发生成式AI系统并建设应用AI服务的系统。北欧教育部长承诺追加资金开发大型北欧语言生成AI模型。尽管资金有限,但北欧国家希望通过联合力量在AI竞赛中提升地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