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正在讨论向中国清华紫光集团出售3D NAND晶圆——大家可能还记得,2015年美国政府曾明确禁止英特尔及其闪存合作伙伴美光公司与紫光方面建立业务往来。
英特尔与美光双方拥有共同的闪存芯片制造合作伙伴IMTF公司,今年1月双方已经宣布正式将两家的闪存业务进行分离。
两家公司目前正在着手开发64层3D NAND产品,并进一步打造96层闪存技术。双方打算在96层技术开发完成后,即停止后续合作。
英特尔公司将专注于其在中国大连建立的闪存工厂——这里正在生产3D NAND产品。而美光公司则在其美国代工厂当中制造闪存芯片。
根据DRAMeXchange与Nikkei Asian发布的报道,英特尔与清华紫光集团正就供应闪存晶圆一事进行谈判。清华紫光集团旗下的存储器技术子公司将从英特尔的大连工厂处购买3D NAND晶圆,并利用其测试、封闭并销售NAND产品。
而另一家清华紫光子公司扬子存储器技术公司(简称YMTC)则已经打造出自己的32层3D NAND芯片,但尚未实现64层技术。英特尔大连工厂因此提供了产品供应协议。从这个角度来看,接下来由英特尔向紫光方面供应96层产品也将成为顺理成章的结果。
由这批晶圆生产出的芯片可能会以各种形式被添加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及服务器当中。
此外,英特尔公司也可能为其提供其它产品——例如CPU。
通过使用清华紫光集团的销售渠道,这笔交易将能够帮助英特尔公司进一步增加其在中国的闪存产品销量。英特尔公司目前的闪存营收在NAND市场上排名第六,占整体市场份额的5.5%——很明显,芯片巨头需要外部助力才能实现进一步增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