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个季度的增长终于让表现不致令人尴尬。
公司CEO罗睿兰面上浮现微笑
着眼于IBM公司第四季度与全年业绩结果来看,其存储增长已经成功持续一整年。但戴尔-EMC正积极推出“Refuse to Lose”渠道,希望借此最终重新帮助自身提升销售势头。
在系统业务方面,IBM公司同比增幅为32%,目前达到33亿美元——旗下大型机、Power以及存储三大系列各品牌全面实际营收提升。IBM公司并没有发布行业营收信息,但给出了年度营收增长百分比:
三者当中,存储以8%的增幅荣膺最低增长率“殊荣”,这主要是由于其硬件没有进行提升。
不过考虑到连续多年营收下滑,存储业务得以四个季度迎来增长,这一结果已经足以让IBM公司的员工们欢欣鼓舞。存储业务CMO Eric Herzog也是如此:
IBM存储业务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长,2017年第四季度存储业务营收增长8%。2017年第四季度的强劲表现亦让我们在2017年全年实现连续提升: 2017年第三季度为4%,2017年第二季度为8%,2017年第一季度为7%。— Eric Herzog (@zoginstor)
在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前任CFO、现任全球市场高级副总裁Martin Schroeter表示:“纵观第四季度的部分收入态势,我们的系统业绩在IBM Z、Power以及存储领域皆表现出色。”
“存储硬件营收增长8%,这是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长,很明显我们的实力帮助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获得了份额,且利润率仍然保持稳定。”
“我们的高端硬件产品本季度迎来两位数增长,这反映出市场对于闪存以及大型机相关资源容量需求的持续提升。我们的全闪存阵列产品再次实现强劲的两位数增幅,且这一速度甚至高于高速增长当中的全闪存市场本身。”
“另外,我们的存储软件,其包含在Cognitive Solutions报告当中并成为我们存储业务的主要贡献力量,同样凭借云对象存储产品而获得了良好的营收水平。”
IBM公司CFO James Kavanaugh将这一增长归结于存储团队“重新定位自身产品组合,对闪存产品的利用与份额提振,同时亦归功于软件定义以及更重要的、更适应未来需求的对象存储方案,这一切都将在接下来继续推动业绩提升。”
Schroeter亦对上述观点表示支持,称:“存储资源在转移至云端之后,必然需要对象存储作为依托。我们的对象存储产品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我们对于IBM公司公布的存储业务数字进行了计算,包括根据前几个季度IBM的实际数据计算季度增长率。由此来看,第四季度其系统业务存储营收达到7.751亿美元,2017年全年营收达到23亿美元。以下图表即体现出相关趋势:
IBM公司系统业务存储营收,截至2017自然年第四季度
IBM公司系统业务存储营收,截至2017自然年
虽然上述数据较为粗糙且基本属于IBM的“一面之词”,但我们仍然得出了Herzog相一致的观点,即今年IBM公司的系统业务存储营收确实发生了持续的转好势头。
结果确实不错,但其能否持续下去?在合并之后,戴尔-EMC的竞争压力略有下降,但其却在凭借“Refuse to Lose”渠道努力回归。
大型机与Power更新周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应该还会持续两到三个季度,此外云对象存储(简称COS)业务增长也应该能够得到保持。不过在这方面可能出现一些内部冲突现象,即内部IBM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逐步转向COS。
如果增长势头能够继续保持,那么IBM存储营收将在2018年达到全年8.5亿美元高度。当然,这一结果需要假设戴尔-EMC存储产品及新的产品渠道未能帮助其成功提振业务,反而阻止了其进一步发展。
我们看不到IBM公司旗下拥有任何强大的扩展存储器产品,也不像Cohesity、Rubrik乃至其它厂商那样着手提供现代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因此如果要想在新的一年中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蓝色巨人可能需要考虑通过收购加强其现有存储方案组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通过改进模型工作方式来释放新功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SVDquant"的4位量化系统,可以使扩散模型运行速度提高3倍,同时提升图像质量和兼容性。这种技术通过压缩参数和激活值来大幅降低内存和处理需求,为资源受限的系统带来新的可能性。
Meta公司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SEAMLESSM4T,能够实现36种语言之间的近即时语音翻译。该模型采用创新方法,利用互联网音频片段避免了繁琐的数据标注。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简化多语言交流,但仍需解决噪音环境、口音等挑战,并关注技术可能带来的偏见问题。
生物制药行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大型企业投入巨资,小型公司谨慎布局。行业面临人才、数据和工作流程等挑战,但预计到2025年将在AI就绪度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AI有望加速药物研发,提高效率,最终造福患者,重塑医疗保健的未来。
随着 AI 需求激增,数据中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能源消耗激增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新项目遭遇公众反对。电力供应和分配方式亟需改革,行业或将迎来动荡的 202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