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增长迅猛、设备种类繁多,日常管理面临困难,安全隐患越来越突出,传统的数据架构在现阶段正变得捉襟见肘。
“Run on Just One”正是Hitachi Vantara所一直倡导的。Hitachi Vantara中国区技术销售总监谢勇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数据管理和存储空间的提供者,打破设备间的物理边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并简化用户操作界面。
其实在与日立IT平台产品管理部战略整合之后,Hitachi Vantara的标志性动作就是发布了新一代单一混合云数据平台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One(VSP One),包括VSP One SDS云存储、VSP One文件存储、VSP One SDS块存储。
VSP One不仅实现了设备和数据的统一管理,还极大提升了数据安全性和业务效率,为统一混合云存储提供了数据基础。谢勇说,VSP One对于Hitachi Vantara未来十年都是一个重大举措,代表了我们对未来存储市场的理解和预测。
Hitachi Vantara中国区技术销售总监谢勇
VSP One重塑未来存储架构
从机械磁盘到全闪盘的转变是近年来存储领域最大的突破。尤其是闪存技术不断进步,磁盘密度增加,新磁盘颗粒的应用使单位容量成本降至接近机械磁盘的水平。从存储上看创新有很多的思路,存储协议、iSCSI、存储架构等等。
最近Gartner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从技术优先级矩阵看,今年变革性的技术,除了软件定义存储SDS外,还多了一个分布式混合基础设施。
Hitachi Vantara也看到现在存储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发展,所谓入门级、中端和高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整合所有技术提供统一的服务才能够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谢勇谈到,高压缩比、高性能、NVMe支持、动态RAID技术,都是客户选择VSP One的重点需求,尤其是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VSP One更具优势。
像一些客户在新建机房时,会采用主干网100G网络和TCP/IP架构,这就要求存储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未来5到10年的技术发展。老式存储难以应对新机房对高能效比和高密度的要求,而VSP One通过2U设备即可实现900万I/O和2PB裸容量,完美契合这些需求。
VSP One具备了安全可靠、简单、可扩展且灵活、可持续的差异化优势。谢勇对VSP One充满信心,因为该平台无需数据迁移即可升级至下一代,承诺全系列实现100%数据可用性,无条件数据缩减承诺可达4:1,并确保100%数据安全性。
“NQA 4:1(No Questions Asked,日立数据的“无条件”存储效率保证)承诺是基于大量数据测试和样例测试,我们有信心实际压缩率能达到5:1以上,而且我们的数据压缩和去重技术还包含了空间开销。”Hitachi Vantara中国区资深解决方案专家张全林说。
Hitachi Vantara中国区资深解决方案专家张全林
而且Hitachi Vantara提出了数据100%安全可用的承诺,这一承诺最早在2000年针对高端存储提出,至今已有24年。如今,这项承诺已覆盖到所有产品线,全面实现数据的绝对可靠性。
AI引领的存储革新
新一轮AI的发展让算力迎来了高光时刻,但底层基础设施同样在经历深刻变革。
“在AI基础架构中,GPU可能占据90%的比重,而存储仅占10%,用户显然不希望因为这10%的存储,消耗掉90%的预算。”谢勇说,企业越来越重视存储的性能,VSP One正是Hitachi Vantara基于对AI发展和基础架构变革的深刻洞察所推出的统一平台。
其实日立集团在AI上一直在不断投入,预计将在未来三年中达到37亿美元。去年成立的日立生成式AI卓越中心(Hitachi Generative AI Center of Excellence)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Hitachi Vantara还与NVIDIA合作,打造了新一代变革性AI解决方案Hitachi iQ,其是由一系列技术和服务组合而成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解决各种各样的与GPU驱动的工作负载相关的问题和需求。
由于检索增强生成(RAG)、微调和持续预训练对基础设施和企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Hitachi iQ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用性等优势,帮助各类企业应对这些不同需求。
在支撑AI高性能数据上,谢勇谈到了冷热数据分层的理念。前端使用高性能的并行文件系统,比如基于NVMe、SSD的分布式存储,后端使用与S3兼容的HCP对象存储来存储冷、温冷数据。
Hitachi Vantara还利用高性能并行文件系统Hitachi Content Software for File (HCSF) 的存储技术,发布全新的第5代加速存储节点,为复杂的AI工作负载提供快速存储解决方案。张全林谈到,HCSF结合了高性能的并行文件系统和对象存储,可以满足AI等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同时解决了长期数据留存的成本问题。
存储容量、性能与安全性的需求还在不断演变,存储架构的变革也将持续推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邻里社交应用Nextdoor推出重新设计版本,新增本地新闻、实时警报和名为"Faves"的AI功能,用于发现本地商户和地点。该应用与3500家本地出版商合作提供新闻内容,通过Samdesk和Weather.com提供天气、交通、停电等实时警报。Faves功能利用15年邻里对话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提供本地化AI推荐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最佳餐厅、徒步地点等本地信息。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英国生物银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身成像项目,收集了10万名志愿者的超过10亿次扫描数据,用于研究人体衰老和疾病过程。该项目历时11年,每次扫描耗时5小时,投资6200万英镑。目前已有8万人的成像数据供全球研究人员使用,剩余数据将于年底前发布。项目已开发出能预测38种常见疾病的AI工具,并在心脏病、痴呆症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突破。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