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号称耗时6年、花费10亿研发的网易MMORPG《射雕》终于开启了公测,作为今年开年笔者个人最期待的一款国产网游,当然是要第一时间品一品这款精心打造的网游大作了。
时下,快餐游戏越来越多,传统MMORPG难有高质量新作,《魔兽世界》、《最终幻想14》、《梦幻西游》、《剑网3》等游戏依旧火爆,很难有一款新游可以挑战它们的地位。
·测试平台配置一览
《射雕》如何呢?公测开启后的第一时间,笔者使用如下配置的台式机进行了体验:
笔者使用的这款台式机搭载了英特尔酷睿i7-14790F处理器,显卡为英特尔锐炫A750,属于是目前中端性能水准,这套配置如果能玩流畅,那么目前绝大多数主流配置运行起来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Day0级驱动支持获得流畅体验
英特尔锐炫显卡针对《射雕》推出了Day0级的5379版驱动。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英特尔锐炫显卡的驱动是非常重要的,驱动更新前30-40fps勉强运行的游戏,可能更新一版驱动之后,帧数就能提升2-3倍,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最大提升418%!名副其实的“养成系显卡” 英特尔锐炫A750新老驱动游戏对比》这篇文章,最大帧数提升达到了418%,可见锐炫显卡的驱动是多么重要。
进入游戏之后,经过一系列剧情,我们就可以开启设置菜单进行画质调整了,这里我使用了最高画质进行体验,另外考虑到锐炫A750显卡契合的分辨率,我选择了1920×1080模式。
《射雕》这款游戏不愧为网易寄予厚望的MMORPG大作,游戏场景的美术质量相当高。同时,最高画质下呈现出来的光影效果大大提升了画面质感,让人一瞬间就融入到了那个浪漫的武侠世界之中。
不过网游毕竟是网游,画面帧数其实不仅仅会受到画质本身的影响,还会受到在线人数的影响,比如在主城中用轻功赶路时,帧数波动整体会比较大,这是因为周围有大量其他玩家同时在线,此时画面流畅度最低大概在44fps附近。
不过在其他玩家相对比较少的场景里,游戏帧数基本能够保持在60fps以上。所以锐炫A750平台在更新5379版驱动之后,1920×1080分辨率、最高画质下流畅运行这款游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射雕》这款游戏总体来说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玩法上比较多样化,而且很有意义的一点是可以从游戏中学到很多中国古代的“冷知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都埋在不经意间遇到的NPC身上,会给人不断去探索的动力。比如说文解字、古诗词创作的音乐等等,都能给善于发现的玩家带来惊喜,我一度甚至都不想去推主线任务了,完全沉溺在找NPC发现小任务的快乐中。
有待提升之处在于细节贴图质量比较差。以及这款游戏捏人在实际游戏里的人物建模有些货不对版。
游戏的战斗系统方面,总体来说就是标准的国产武侠网游战斗系统,玩过《天刀》之类的都可以轻松上手。战斗过程中有不少招式特效,锐炫A750显卡也能给到足够的性能支持,可以完美呈现各种特效。像室内比较狭小的地方,帧数可以达到100fps左右,户外比较大的场景里,也能做到65fps以上的流畅度,对于这类游戏来说帧数肯定是足够了。
经过实际体验,笔者使用的酷睿i7-14700F+锐炫A750这套配置,运行《射雕》的平均帧数为78fps。处理器平均占用率20%,显卡平均占用率高达96%,显存占用率87%,可见这款游戏的主要负载确实是在显卡之上,如果GPU性能不足的话,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游戏的最终运行体验。
另外参考2K分辨率下的测试情况,标准画质,实测游戏平均帧数为60fps,同样能够达到流畅运行状态。此外我们其实还使用了公版RTX 4060显卡体验了这款游戏,关闭DLSS的情况下,平均画面流畅度仅比锐炫A750略高一些,大概在65-71fps左右,考虑到RTX 4060显卡和锐炫A750目前的零售价格,对于没那么多预算的朋友来说,锐炫A750性价比要更高一些。
·评测总结
在我们一系列针对英特尔锐炫显卡的游戏专项评测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锐炫显卡相对于A卡和N卡而言,驱动优化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往往立竿见影。《射雕》这款游戏在新版驱动下,1080p平均帧数约78fps,2K平均帧数约60fps,可满足流畅的游戏体验。
总体来说,英特尔锐炫A750显卡玩游戏时,还是更加适合1080p和2K分辨率,在这两档分辨率下可以支持目前绝大多数网络游戏以及大型3A游戏在最高画质下流畅运行,而且近期参考价大概在1400元左右,总体性价比不错,对于追求高性价比攒机方案的用户来说,锐炫A750作为显卡配置非常合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