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打造安全、可靠和绿色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必选项。其中网络安全硬件平台作为软件和应用载体,管理着整个网络设备中的流量数据、应用数据、日志数据、威胁情报以及安全事件等数据。如何确保平台上的数据安全成为企业用户关注的焦点。
至顶科技推出的系列访谈节目《论存储新技术 道数据新价值》,继续邀请西部数据和他的伙伴一起聊聊数据的故事。本期节目,乐研科技产品总监张帅、西部数据公司应用技术高级经理季少丰与至顶科技总经理高飞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数据安全等热点话题,一起畅谈网安领域数据存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道。
网络安全领域数据存储新趋势
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企业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网络安全市场呈现了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数据,2022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712亿元,预计未来增速仍将保持在15%以上,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27亿元。
其中,作为网络安全设备中的数据存储组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海量应用,网络安全从传统的防火墙、防病毒和加密,发展到零信任架构,需要管理的流量数据、应用数据、日志数据、威胁情报以及安全事件等数据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也从早期少量的数据存储需求,到如今对数据存储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整个ICT系统的一个细分领域,网络安全需要有相对应的企业级的或者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和基础设施来支撑的。嘉宾们认为当前网络安全数据存储面临应用场景广泛、数据量大以及数据安全性高等特点。
“以防火墙为例,整个防火墙系统从统一威胁管理UTM、入侵防御系统IPS、入侵检测系统IDS等一系列的应用的数据日志需要留痕、分析,包括零信任的应用、企业行为管理等应用都对存储提出更高的要求。”张帅分享到。
此外,许多网络安全应用场景需要保存6个月以上的日志数据,一些高频网络流量设备每天产生数百MB的数据,对硬盘和存储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数据安全挑战更高,因为相对于普通的用户数据,它涉及到防火墙、安全内容的检测包括入侵管理方面的日志数据、流量数据,并且所产生的数据要求的存储时间是比较长的,甚至比安防监控的视频存储要求还要高。”季少丰进一步分享到,这不仅对硬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通过RAID提供数据冗余的功能和保护功能,来实现整个数据安全性和可恢复性。所以它也需要有对应的企业级或者高可靠性的一些存储设备和基础设施来支撑的。
西部数据携手乐研科技打造网络安全数据存储新体验
总部位于北京市高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翠湖云中心” 的北京乐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乐研科技”),创立于2006年3月,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致力于网络安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专注为国内各网络安全软件厂商提供全面的软硬件系统整合解决方案及专业的设计制造服务。
针对网络安全领域越来越复杂的应用需求,乐研科技也提供了多样化产品解决方案。目前,乐研科技打造了传统网络安全、信创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解决方案,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客户覆盖了网络安全、智能交通、安防监控、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
“作为网络安全硬件行业的龙头企业,过去几年,乐研科技始终遵循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积累了丰富的基于国外主流处理器的网络安全硬件平台研发经验,推出基于“Intel处理器+Switch芯片”和“ARM处理器+Switch芯片”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具备架构齐全以及产品丰富等特点。”张帅谈到。
除此之外,乐研科技产品的可靠性也是业界领先。“我们产品MTBF的时间都在10万个小时以上,换作一个年数来讲是8.3年以上,完全满足整个网络安全生命周期内的应用需求。”在结合在不断的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和创新的网络安全设备。
作为数据存储方案的供应商,西部数据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在网安领域通过存储器把数据的存储传递和分析释放出数据在这个领域的潜能,让包括乐研科技在内的网络安全设备厂商,能够充分利用数据释放设备价值。所以针对网络安全市场,一方面西部数据产品推出系列化和多样性的选择和方案,另一方面也与乐研科技从产品导入到测试应用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为了支撑网络安全领域的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西部数据带来的存储架构创新和垂直整合解决方案,引入分层存储的概念,使用高性能的存储介质来存储需要频繁访问的热数据和极热数据,使用成本与性能均衡的存储介质来存储温数据,将无需频繁访问的冷数据和极冷数据存储在大容量、低成本、性能相对较低的存储介质中,以灵活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这些产品包括:
面向热数据的 Ultrastar® DC SN640 / SN840 / SN650 NVMe SSD 等高性能、高稳定性的企业级 SSD。
面向入门级、启动和小存储应用的Ultrastar® DC HA200 系列1-2TB低容量硬盘。
面向近线和云计算细分市场的Ultrastar® DC HC300 系列4-10TB中等容量硬盘。
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和企业级存储的Ultrastar® DC HC500 系列氦气封装12-22TB大容量硬盘。以及Ultrastar® DC HC600 系列超大容量20TB,26TB SMR硬盘会带来更大的成本优势。
西部数据在SSD 领域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集完全自主的NAND Flash、SSD控制器和固件于一体。预计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实现 218层 3D NAND堆叠产品。
“其中针对于网安设备,西部数据还推出了HA340新产品,该产品具有7200转的性能,基于CMR技术实现了单碟2TB,总容量可达4T-12T。其特点是采用了最新磁密度技术,所以HA340可以为客户提供更长生命周期的性能体验。” 季少丰讲道。
针对双方的合作,季少丰表示,作为存储基础设施供应商,西部数据与乐研科技等客户采取相同的模式进行合作。首先,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创新意义的技术支持。在产品导入测试阶段,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技术对接,以确保满足各种苛刻应用场景的测试要求。
在对话节目中,嘉宾们还分享了包括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网络安全应用场景以及双方未来合作等精彩观点。欢迎观看完整版视频,了解更全面的内容:https://www.zhiding.cn/special/westerndigital_2023_RoyalTech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纳德数据中心与Calibrant Energy合作开发首创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绕过传统电网升级时间线,使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在建数据中心园区提前数年上线。该31兆瓦、62兆瓦时储能系统计划2026年投运,将作为响应电网的动态资产,在需求高峰期放电,增强区域电网可靠性。这标志着美国首次使用专用电池系统加速大型数据中心并网。
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开发的DATAMIND系统,通过创新的数据合成和训练方法,让AI具备了专业数据分析师的能力。该系统使用12,000个高质量训练样本,采用动态权重调整的混合训练策略,最终的DATAMIND-14B模型在多项测试中超越了GPT-5等商业模型,平均得分达71.16%。这项开源成果大大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技术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获得专业级的数据洞察能力。
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推出增强版Copilot模式,提供更强大的AI代理功能,目前在美国进行限量预览。该模式包含Actions和Journeys两大功能:Actions让浏览器能代表用户执行任务,如语音控制打开网页或查找文章特定内容;Journeys则记住用户浏览历史,帮助用户继续之前的研究任务。此举正值AI浏览器竞争加剧,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Perplexity发布Comet、谷歌集成Gemini到Chrome。目前Chrome占据71%市场份额,Edge仅占4.67%。
复旦大学团队针对掩码扩散语言模型提出三项关键技术:EOS早期拒绝解决句号陷阱问题,渐进式步长调度器将解码步骤从L/2降至log?L,一致性轨迹强化学习确保训练与实际运行的一致性。研究发现规划任务更适合并行解码而数学任务偏好顺序解码,为AI系统的任务特定优化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