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阿里云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盘古”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盘古解决了超大规模下数据不丢不错和高可用的难题,让存储更加稳定可靠、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性能,满足数字经济对海量存储和快速存储的需求 ,这也是第一次有存储技术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2021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阿里云盘古分布式存储)
数字经济时代,全社会迎来海量数据和多元化场景的井喷,在带来丰富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对存储提出了稳定性、可靠性、成本和性能等多维度的挑战。
大会表示,盘古是国产飞天云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一套分布式的存储架构,支持规模无限扩展,可承载不同的应用负载, 覆盖低延迟、高吞吐、高并发等多个复杂场景,在大幅降低企业IT成本的同时,可靠性远超传统存储系统。今天的盘古系统广泛部署在全球数十个大型数据中心,服务阿里云上数百万的客户,覆盖互联网、政企、金融、企业等全行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存储能力。
“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代码”
“盘古是阿里云关键的创新技术之一”,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基础产品负责人蒋江伟领奖时表示,“12年前,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写下第一行代码,就是一位盘古工程师写的。阿里云将不断突破创新,为新基建提供更有价值的存储底座。”
据悉,盘古团队自2008年开始组建,2009年开始推出第一个版本,2013年完成单集群5000台服务器规模的上线和规模化使用,随后2015年突破了单集群上万台的技术门槛,2018年正式推出盘古2.0,单集群规模扩展能力突破十万台。
蒋江伟介绍,盘古独创了分布式数据冗余算法,支持跨数据中心,跨地域的多数据中心容灾策略,数据可靠性达到12个9,可用性高达5个9。其自研的高性能RDMA存储网络,HPCC流控算法和新型软硬融合存储引擎,引领云存储进入微秒延迟时代。
最近,阿里云发布了云“定义存储”(CDS:Cloud Defined Storage)产品,把盘古的能力和阿里云云存储的一致体验覆盖到客户多样化的部署场景。盘古在软硬融合领域持续精进和创新,在极致性能方面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支撑了全新一代极致性能的块存储 ESSD PL-X 云盘,提供 30微秒的延迟、300万 IOPS、和 15GBytes/s的极致性能,满足数据库、实时计算、低延迟实时分析等场景对性能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及时的实时决策和分析。
在新金融领域,民生银行基于盘古搭建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成本降低90%,可支持未来十亿级客户规模扩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珠海横琴基于阿里云建设跨境多维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实现了服务统一入口,衣食住行全覆盖……
此前阿里云已有多项自研技术当选,包括飞天云操作系统、PolarDB数据库、神龙云服务器架构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改变软件世界。本周OpenAI发布ChatGPT应用,谷歌推出Gemini Enterprise平台,亚马逊发布Quick Suite,都旨在通过AI代理改造9000亿美元的企业软件市场。尽管存在泡沫担忧,AI资金仍持续涌入,Reflection AI获20亿美元融资,n8n获1.2亿美元投资。同时硬件需求激增,OpenAI采购100亿美元AMD硬件,马斯克xAI为第二个数据中心采购18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可能引发长达十年的定价危机。
这项研究开发了Hi3DEval系统,这是首个能够从整体、局部和材质三个层面全面评估3D模型质量的智能系统。通过创新的视频分析和3D几何特征结合方法,系统在各项评估指标上都显著超越了传统方法,为3D内容创作提供了标准化的质量检测工具,在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电商展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OpenAI本周推出开发者应用集成功能,允许用户直接通过ChatGPT与第三方应用交互。Spotify成为首批合作伙伴之一,用户可要求ChatGPT创建播放列表、推荐歌曲等。连接账户后,AI可访问用户喜好和听歌历史,提供个性化建议。该功能支持145个国家的所有ChatGPT用户使用,但需注意数据隐私风险。
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开发的RPCANet++系统,通过巧妙结合传统数学理论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既高效又可解释的稀疏物体分割。该系统在红外小目标检测、医学血管分割、工业缺陷检测等多个领域表现优异,为构建可信赖的AI视觉系统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