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全球瞩目的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的展会,是全球智能手机创新技术发布阵地,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具前瞻性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产品, 这场通信展上全球手机厂商的动作具有风向标效应,基本为新一年的行业竞争确定了主基调。
与上一届MWC相比,今年更多的传统通信厂商选择加入虚拟现实(VR)这片千亿蓝海。如同当年智能手机引发移动互联网生态“大爆炸”一般,虚拟现实被认为是撬动下一场互联网革命的杠杆。因此,与CES 2016类似,展会开幕前夕各大厂商便纷纷放出消息,将会展出最新的虚拟现实产品,全球各大科技媒体再度聚焦虚拟现实。
不仅oculus、索尼、HTC等VR硬件厂商参展,联想、诺基亚、三星、LG、中兴等传统手机厂商也争相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产品。2016年新年伊始,虚拟现实便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
MWC“搅局者”:三星Gear360+扎克伯格
MWC开展第一天,三星的发布会被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抢了风头,而双方将成立新“Social VR”团队的消息迅速引爆现场。
此次三星除了现场发布了两款手机:Galaxy S7和Galaxy S7 Edge之外,还发布了一款球形VR摄像机,摄像机两侧配备了一对透镜,可以拍摄360度全景、3000万像素图像和分辨率高度3820*1920像素的视频。
HTC宣布HTC Vive消费者版本开启预售
HTC宣布HTC Vive消费者版将于2月29日开启预售,定价799美元。首批开放预售的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共24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Vive是全球首个完整的VR方案。全套设备包含有无线VR控制手柄、空间定位传感装置、配备了摄像头和电话的头戴设备,以及两款VR游戏。
传统手机厂商开始“搅局”虚拟现实,在今年MWC现场,联想、LG、中兴、TCL等传统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最新的虚拟现实产品,抢夺虚拟现实硬件的“第一桶金”。
联想+蚁视:乐檬蚁视VR眼镜首次登陆MWC受追捧
联想与蚁视合作推出的乐檬蚁视VR眼镜在国内发布后,此次为首次在MWC展出,继其在美国CES展出后,本次也是该产品进军欧洲市场的标志。PhoneGlassT2是该款虚拟现实眼镜的海外版名称,寓意搭配手机的虚拟现实眼镜,此款设备可与联想最新推出的乐檬手机配套使用。
PhoneGlassT2延续了蚁视之前推出的手机头盔机饕的折叠式的设计风格, 作为普及型的虚拟现实设备,适用于5-6寸主流尺寸的智能手机屏幕,并且拥有超大100度视角且画面没有畸变,可佩带眼镜同时使用,支持三档瞳距调节。据悉,PhoneGlassT2已经在港澳台及15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市销售,目前出货量已将近三十万套,2016年全年预计超过百万,进一步加速虚拟现实产品在全球的普及。
LG:首次推出VR眼镜LG360VR
LG推出VR眼镜LG 360 VR,该眼镜支持LG最新发布的手机产品G5,但与此前的GEar VR需插入手机不同,它需要连接线把手机中的视频内容传输到眼镜中,支持360度视频观看。LG 360 VR的机身重约115g,可以折叠。
此外,TCL也首次展出了其虚拟现实眼镜,中兴通讯打造了第三代微型投影仪Spro Plus,据透露中兴还在虚拟现实领域进行探索,目前正在开发全新形态的VR显示设备。
随着2016年开年两大世界级科技展CES及MWC将虚拟现实列为重点方向,2016年虚拟现实必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多家巨头在CES和MWC中屡出新品就是一个特别的信号。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预测,2016年虚拟现实的市场总价值将会接近67亿美元;Gartner预计,2018年底VR设备销量将达2500万台,预计到2020年,全球头戴VR设备年销量将达400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加上内容服务和企业级应用,市场容量超过千亿元。
面对虚拟现实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资本市场更是蠢蠢欲动。Facebook收购Oculus,谷歌、高通、阿里巴巴投资增强现实(AR)公司Magic Leap,美国硅谷的虚拟现实技术企业 Jaunt获得华人文化领投的6500万美元融资,创业公司 Altspace VR 获1030万美元A轮投资;蚁视获得A股上市公司高新兴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虚拟现实的春天已经到来,从设备到内容,VR产业链投资热接踵而至,从Digi-Capital最新数据显示来看,仅2015年各企业在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其投资额就已突破10亿美元,多家虚拟现实创业公司融资额突破1亿美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正研发一项通过姓名识别人脸并追踪用户日常活动的“超级感知”技术,计划应用于新款智能眼镜和 AI 耳机,同时重新评估隐私策略,助推 AI 技术在穿戴产品中的应用。
Google 在 Gemini API 中推出自动缓存功能,通过复用重复数据为开发者节省最多 75% 的调用成本,有望缓解高额 API 费用问题。
Korl 利用 OpenAI、Gemini 及 Anthropic 等模型,从 Salesforce、Jira、Google Docs 等多个平台整合数据,自动生成定制化客户沟通材料,如幻灯片、演讲稿及季度业务回顾,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提升运营效率。
文章探讨了代理型 AI 的崛起,重点介绍微软 Azure AI Foundry 与 NVIDIA 技术如何通过强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代理,实现企业级应用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