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产业权威性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中国通信学会于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11国际云计算研讨会。本次盛会上,中国通信学会将共同邀请来自工信部、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官员,以及学术机构、研究人员和智囊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环境。

ZDNet将以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全程报道此次大会,欢迎您的关注!

主题:2011  国际云计算研讨会(ICCS2011)
时间:2011年12月1日AM
地点:中国科技会馆

主持人: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11国家云计算研讨会,现在开始,第一阶段我们首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陈俊亮先生来为我们会议做主持,大家欢迎。
    陈俊亮: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主持今天国际云计算研讨会上午的会议,今天上午会议有几个发言,那么首先我想代表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单位介绍几位来宾。首先是 :                                  
    郭建兵:尊敬的陈院士,魏茂洪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代表软件服务业司做一个大会的发言。将对包括计算机芯片服务器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产业的整个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云计算产业应用普及云计算服务,将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实现赶超的发展,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已将云计算列为信息产业重要领域,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支持,我国云计算产业呈现良好的势头,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的发展,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北京启动了祥云工程,上海发布了云海计划,深圳推出了昆云计划,同时技术储备及产业转化不断取得突破,从事云计算相关研发制造集成和服务的企业数量快速的增加,重点行业应用也开始起步,云计算产业链逐步形成,为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郭建兵:在这一过程中,工信部作为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着手制定云计算发展的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战略引导。
    郭建兵:二是会同国家发改委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指导五个示范城市,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地区云计算发展规划,并结合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实施了云计算示范工程以重点项目为主体,以项目承担企业为依托,推动云计算服务的产业化。
   郭建兵: 三是加强对网络编程模型,分布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管理技术等云计算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发,支持研发和应有推广,基于国产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郭建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首席科学家四是引导丰富云计算服务的业务,发展云计算软件产品,提高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使用效力,引导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郭建兵:五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梳理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制定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安全规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活动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郭建兵:应该说云计算是创新十分活跃的领导,其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总体上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必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我国云计算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面临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一些地方在发展云计算在认识上还有误区和偏差,存在着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这种情况,需要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第二,是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云计算开放平台,海量数据处理,大规模IT资源管理等技术,需要在应用的带动下需要突破。
    第三,服务管理潜在需求很大,实践中 需要解决政府部门协同,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政府业务外包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第四,云计算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领域的应用还缺乏十分成功的案例,整体的应用集成能力还要极大加强。
   第五,大量的数据集中存储管理给信息安全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六,安全检测检验能力薄弱,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充分发挥云计算发展对信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目标有三点:
    郭建兵:推动体制的创新协同推进云计算的发展,推动云计算发展需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一方面要加强中央部委对地方政府产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沟通衔接,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政府与产业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建的协同,市场应用为导向,推动试点城市云计算的发展。
    郭建兵:第二坚持资源共享,加强云计算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充分发挥云计算节约资源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整合与共享,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支持紫云整合能力强,共享共建特色出,具有集成应用能力的项目。
   郭建兵: 三是结合产业链的打造,加快推进以服务和应用牵引的技术创新项目,我国在云计算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未来需要以服务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推动云计算产业服务产业化,带动软件硬件安全等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协同发展。
    郭建兵:第四,促进云计算产业化的项目,服务能力发展云计算必须具备的能力,而服务又是与应用需求直接相关的,因此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选择和支持需求明确,服务模式创新性突出,能够推动云计算服务快速实现产业化的项目。
    郭建兵:我们希望跟各位来宾朋友加强沟通交流,把握云计算的新机遇,共同促进云计算产业的做大做强,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陈俊亮:谢谢郭司长的讲话。会议安排了一点提问时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提问。如果没有问题,各位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下面跟郭司长进行交流。下面首先欢迎本次大会首席科学家张尧学。  

张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首席科学家
    张尧学:我今天讲三个普适计算、云计算、透明计算。那么这个人提出什么概念,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讲一个概念,无所不在,把不知不觉省掉了,本来是八个字,无所不在,不知不觉,把计算机深入到生活中。在1995年1996年后一段时间,比尔盖茨提出一个无所不在的概念,把不知不觉省掉了,后来的普适计算讲得非常多。一个小的钥匙扣你拿着能做很多计算机做的事情,如果大家想一想作为一种云计算终端来做。普适计算提得这么好,研究这么多年,几十年过去了,大家看到没有做出太多的,对工业界、产业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日本的当时做电话等等,都是通过普适计算来做,最后都很难形成大的产业,问题在哪儿,我觉得普适计算的问题始终没有找到与传统PC计算的区别。
    张尧学:咱们看看云计算的目标,虽然我没有看多太多的书,但是不外乎这么几个字,通过对数字资源的集中使用和共享,我给用户提供一种不知不觉的无所不在的个性化服务当然现在没达到,终极目标就是说不管你使用PC机也好,Iphone也好,能达到能移动,能够跨平台,不知不觉的无所不在的这样一种个性化的服务,你要达到了就不错了,但是你怎么达到,就是通过把数字化的资源,通过网络,通过服务器把它集中起来使用和共享,整个云计算的出发点,它是从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来出发的。我认为云计算的技术核心和出发点从服务器网管出发,主要做了大规模海量规模数据存储,以及大规模海量数据的搜索。后来的研究人员根据发展去给大规模海量数据进行分层或者跨平台进行服务,还是通过大规模海量数据和管理出发,对它怎么存储量大一点,怎么样搜索快一点,怎么样管理起来更方便一点,从这个角度出发,它很少考虑用户怎么样去很好的获得服务,当然目标是无所不在,不知不觉但是它的出发点从服务器。
    张尧学:那么云计算有一个核心的观点,把存储、运算管理不同的逻辑结构和管理,但是你看中国也是这样,那个地方也有云,但是最后都有服务器,包括我们的移动公司,电信也好,移动也好,联通也好,都是有好多台服务器,就是把服务器堆在一起就叫云,我说我们这个云很简单,中国搞信息化最早从信息中心开始,建信息中心把数据堆在一起,只是没有怎么样用更快的方法,怎么样爬人家的墙没连起来,走的比人家少走一步。但是现在重大的问题你看,并不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从它自己出发的,它没有解决用户之间的跨平台的需求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苹果公司做得很好,但是它只共享别人的,从来不允许别人共享他的。这是一个商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你看现在的手机,OVI也好,最不好的东西,你只要一登录它的,不好用不说,而且推很多垃圾过来,坏的不得了,还不能共享,为什么这样,就是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张尧学:第二个问题,现在硬件平台越做越的,最开始我们手机20毫瓦,为什么得脑瘤,就是因为辐射越来越大,让用户受到的危害越来越大,但是给你的表面现象是你得到了更多的服务,其实没有,我们一天到晚就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就可以了云计算并没有使得你的终端用户平台功耗低,成本低,安全性高和可操作性好,为什么,它没从用户角度考虑。
    张尧学:第三个核心问题,云计算最大的核心,你把数据集中起来。
    张尧学:第四个问题,云计算是好还是不好,我们都说好,这就是2010年斯旦福的访问,在美国报纸上发了很长的报道,双刃剑,给社会给政治结构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坏的东西,云计算,大家想想数据都放在一起了,这个社会还安全吗?这个社会还能生活下去吗?云计算云存储的海量数据很有成为万恶之源,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张尧学:第三个透明计算,透明计算是我们提出来的概念,最近很多学者也在研究,日本有一个教授陈庆德教授(音)  ,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大学教授,他做了很好的总结,他最后提出一个概念,透明计算包括云计算,什么叫做透明计算,不能光从服务器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得用户在获得服务的时候,要不知不觉,要无处不在。不知不觉换两个字就叫透明,你用户不要知道,我这个服务是怎么给你提供的,你只要获得服务就行了,就给你买飞机票一样,你管飞机票谁给你打印的,我不管了我只管我拿到飞机票,但是服务的过程,我们不要管它。我们使得软件平台,用户可以跨平台选择。使原来不可跨平台在用户这个界面上都不要去看它,用户只是需要这个服务,你哪个平台能够有代理给我找到,不要用户管理这么多东西。
   张尧学: 比如,我们做个水池,水池就是一百个立方,超过一百个立方我就把它流掉,这其实程序都是流的方式,用户单的单系统,我们不要把它做死,不要做得太重,做成一个轻巧的,让它执行完的东西全部流掉,跟现在看电视据一样,我看完了前面不存储的就流掉了,这样实现计算机服务的无所不在,不知不觉,这是从当时用户单的事情提供用户服务,获得无所不在和不知不觉的想法。那么要做到这点要实现几个,一个是存储管理和运算要分开。我们在这基础上提出来什么呢,提出来内核分布,原来内核总是在一个机器上,比如说,我一部分在存储服务器上,因为他要大家沟通运行我把整个网络体系看成(英文),使得资源管理一体化,然后服务和运算通过单系统来获得,但是单系统CPU也可以做运算,只是做什么运算,这是要根据我的服务决定,用户不要管它,用户只是从界面上得到服务就行了。
    张尧学:还有很重要的,软硬件平台要有一个新的标准,我们跟Inter公司沟通了,他做了一个EFI,现在叫UEFI,这是一个新一代的,原来主要是把波特程序把它拿到内程序,然后把启动小的OS从硬盘里面倒到内存里面,现在不一样,它有一个安全,还有和网络去拿分布的网络系统。在EFI上面我们加了一层架构,我们从这个上面直接可以做。这些分布在网络上,但是可以通过EFI把其他资源整合起来,透明计算操作系统管理和其他操作系统和网络资源的OS,把下面这些数字电视机这些主板提供跨平台功能,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它的单系统,再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应有得到相应的服务,用户有跨平台选择权了。其实我觉得一切东西都是落在无所不在,不知不觉,这也是计算机以后发展的方向。
    张尧学:然后呢用户单是流式执行,我们新的方式过来再存储,满了就流掉了,流掉了它操作就非常快。
    张尧学:关键技术有很多,一个是操作系统内核要分布,第二个终端要非常小,终端小了以后有很多好处。终端一简单化,功耗低了,环保来了,用户负担也低了,用户终端简不简单,很简单,我上面应用程序什么都不要,我只要用存储,这个已经都做通了,我们基本上系统出来了,然后你的名字完全不用放在这上面,放在你的PC机上就行了。还有就是要做一体化的网络存储、管理、运算方法与技术。另外软硬件平台的选择标准与虚拟技术。还有就是底层像IT一样的,硬件、软件这么一个底层这么一个接口。再一个流式的执行与调度。
    比较
    服务点:无处不在、不知不觉。
    普适计算:有目标、道路不具体
    云计算:有道路,以服务器和厂商为主,向终端拓展。
    透明计算:有道路,它是以终端和体系结构变化为主,向服务器拓展的,服务器为我服务的,你弄不好自己加服务器。
    谢谢大家。
    陈俊亮: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
    提问1:透明计算云计算的结合方法?
    张尧学:透明计算满足用户需求为最大目标,云计算以厂家需求,以后台的数据收集整理为最大目标,我在用户最大目标满足的情况下,要求他提供的更快,就结合在一起了。
    提问2:张院士,我的观点好像跟你有点矛盾,因为从云计算目前本身所支持的你讲流式,运用虚拟化,包括VDI已经做了你想做的事情了。
    张尧学:没有流式化,我的流式你下载不存储,做完就走掉。
    提问3:第二个观点,我认为普适永远可获得一个假释条件,假设我们电源永远可持续,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第一运营商出来的,这点还不确信。
    张尧学:流式一定带来带宽的增加,带宽一定多很多,但是多带宽并不代表这个事情不可发展,因为通信网的发展本来就是今后给大家提供无穷无尽的带宽,带宽本来不要钱的,我觉得带宽成本会加价。第二,传输过程中会压缩,新技术,新模式会出现。我们现在如果做得好,明年会有起码比现在他们打的云手机的概念好得多,我们2月份做出来了,为什么没发布,因为没做实现,这个东西是概念,是一种模式的变化,刚才郭司长也讲了,模式的变化带来整个产业的变化。把传感器一插,你的软件我想要就要,不要就走掉了,我把机器一关还是笔记本电脑,这是一种计算模式的变化不是产业的变化,还有很多这样的产业,包括医院等等,都可以改的,云计算不能改变,在某种意义上讲。

    陈俊亮:我们再次感谢张院士的报告。下面请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先生讲。
    靳东滨:刚才听了张院士的精彩演讲很受启发,我们运营商做具体的运营,是想把这个云作为一种服务然后提供给用户,也是一个云的服务,我们解决的问题刚好是张院士讲的,面向客户那一部分用户使用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把计算能力能够发挥出来作用,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正好物联网刚才张院士讲到了在终端上,在传感器上,它透明计算可能有更好的应用,我们也希望它真正将来能够发展起来,我们在物联网应用上取得成果。我从运营商研究物联网使用过程中,我们一点体会,在这里做一个交流。
   靳东滨: 我分三个部分,一个是物联网云计算的关系;第二个,物联网云应用考虑定;第三个,中中国电信和云计算做的技术工作和实现。我们把云分成三部分,而对应着服务,我们运营商主要提供在服务上,我们在每一个层面上服务的思考,比如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中,云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网络能力,这是可对外提供服务的基础能力;第二个层面,PAS接口能力和平台的运营能力,这个能力包括电子认证信用体系,一些开发共用的软件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第三个就是云的服务,主要在应用上的能力,包括各行业的应用和公众性的应用。这三个层面上作为运营者,能不能提供服务,这是我们作为运营商所要考虑的问题。
    靳东滨:云计算我们认为要运营起来,它有三个关键的因素,这个就是网络终端和应用、驱动,移动互联网发展这样来共同构成云计算的能够运营的,刚才我看张院士也讲,云要落地,他讲的是透明计算也是落地的问题,之后我们实际上看,在这个图我们看,我们也用云管端来形成云的运营,这个管就是网络,这个端就是我们各种实际的应用终端,顶上应用的平台我们认为它主要是体现在云的计算的功能和服务上。
    靳东滨:物联网大家看,我们现在国内把物联网炒得很热,有很多企业在研究物联网的应用,国外更多的叫M2M的应用,物联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这么几项,第一个大量的传感器和RFD的应用会增加很多的终端,这样的话产生了海量的数据的处理问题和存储的问题。第二个,资源分布比较广,我们看物联网应用的推广,比如说灾害、环保、还有一些民生的问题和政府的管理,它需要集中社会很多资源,这些资源又有信息的资源,这些资源集中起来需要很大的存储和处理的中心,这些应用刚好和云的一些技术能力是相吻合的,因此它有很多的结合点。比如说在iaas上,云的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就解决了大量应用问题。还有PAS它解决了一些平台的运用,快速提供不损能力的功能。这些应用SAAS这些方面刚好能解决这些应用,这是我们对物联网的认识。
    靳东滨:具体来讲,这张图我们给出物联网和云架构上的关联性,我们看物联网的感知层在下面,这些设备我们可以看成云的一种端,而它是物联网的感知层。在物联网的网络层面就是我们在云里提到的管,就是管道这个层面,上面应用层正好就是云的各项应用,比如说像Iaas,Paas这样的应用。基于云应用的架构分解在不同的层面上,比如在Iaas上,物联网各种处理中心就可以搭载在云的数据中心上。在物联网的平台上,可以应用云的paas功能,物联网的平台分成两类,一类是公众型的物联网平台,这个通常大家用的是M2M,我们考察国外也是这样用的,还有一些物联网的平台是行业用的,比如说电力、石油,这样一些大型的企业,他们的平台属于内务网络使用的平台或者内部的功能平台,这部分是我们刚好和云的私有云运营相结合的。还有大量社会应用正好对应云平台saas平台上。在Iaas物联网为提供基础资源服务,像我们云计算,还有业务管理可以通过Iaas实现物联网基础能力运营,很多省和市做数字城市的时候,都考虑到现在要把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或者信息中心与云的Iaas这样基础设施的存储功能相结合。
    靳东滨:第二Paas服务平台为物联网提供了应用开发和生成的环境,我这里更多关注在哪儿,我们作为运营商考虑物联网平台的,怎么样为物联网的应用者提供一个共性功能问题,为这个平台研发集成的伙伴提供这种能力的问题。那么这样设计的物联网平台,是在M2M对管道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功能,比如说它的认证功能,它的帐户管理功能,它的软件管理功能,外包服务的功能,配置的功能还有网管和存储的功能,这样有了这些功能对外提供,使使用物联网的系统集成商、开发商很便捷来做自己再次应用开发。这种功能是Paas的服务,分装成业务,简化开发的过程降低了门槛这张图形象来说明,在这侧左边通过固网、无线网络还有传感网络,还有RFD这样终端,他们通过网络,还有无线和卫星通信的网络接到平台上来,这个平台它提供给用户和开发者它的接入能力,它的协议转换的能力激活了一些功能,同样还提供了存储功能还有信息处理和发送功能。
    靳东滨:这样的话给用户通过Paas服务达到什么目标,我简单说起来,让用户去开发和使用物联网的时候,通过Paas平台,它会更便捷,这个便捷应该有四句话描述,它的时间,完成一个物联网应用的时间会更短,我们看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应用了云平台的物联网的开发时间,从两年,就一个应用如果用两年的话,他用了平台以后大概可以缩减到两个月这样一个时间。第二个就是安全性有所提高,因为我们在平台上提供了一些安全管理的功能,认证的功能,所以使单独开发来讲,它更安全了。第三个总的成本会降低,过去我们在看到的包括国内现在用的一些物联网的应用都是单系统,单开发,每一个系统都是自己建立,它的相应计算机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功能,通过这个再建立自己通信接口,加载到网络上和终端连起来,这样成本必定很高,如果物联网通过这样一个Paas平台,去提供服务的话,它的建设费用和它的运营费用都会大大的降低。
    靳东滨:再一个就是在saas层面上提供相应的行业各种各样的行业物联网的应用,这方面向政务信息,企业化信息和社会化信息应用,这种应用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联网的运营商还有通信的运营商,那么提供公务性的应用的一些服务,比如上像政务通,向为公众提供的移动支付的一些支付功能,这可以作为共性的,作为运营商,比如物联网的运营商和通信运营商去提供,还有大量的专业型的应用,由社会上各种运营物联网产品的企业去开发使用和政府的开发使用。
    靳东滨:采用云计算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安全托管的服务,这是云计算基本功能,能快速计时使无线物联网方案提供这样的方案,端对端设备的对应,很容易使用,连接设备快速,完整加速上市时间,零成本等等一些好处。刚才我介绍,采用云用最少时间,安全引用的投入通过这四点使物联网和云很好的结合,达到这样的效果。
   靳东滨: 第三部分跟大家交流中国电信在云和物两方面的实践,首先在云,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云计算计划,把电信的部分能力开放,作为运营商我们一些能力,网络的通信能力,还有一些用户的管理能力,这些能力是开发者最希望得到的,通过这个能力开发自己为信息化服务的应用,现在中国电信,我们把目标客户定位为应用的合作伙伴者,我们就会把一些能力,比如说视频监控的能力,接入,刚才看那张图里面,接入的能力,结算客户管理的能力,定位的一些能力,那么把这些能力封装,通过云的开放方式提供给客户进行服务。这是我们天翼云计划,具体提供公有云的服务。第二个建立云管理平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第三个,使各种数据中心和云数据中心能够通过宽带解决云中心的计算。
   靳东滨: 刚才那位先生也问了,透明计算以后要大量占用带宽,这个确实也是个难度。那么这两种方式对网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无论从哪种方式作为运营商,我们把宽带传输问题,解决这方面的需要。云物联网应用Iaas数据中心,刚才介绍,把这些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有333个数据中心,其中四星级数据中心有11个,五星级数据中心13个,在中国市场份额中占据第一位,把这些数据中心逐渐的建设成为云的数据中心,提升云服务的能力。
    靳东滨:第二个,还有Paas提供基于物联网的paas平台的应用,这个就是M2M平台管理的升级。中国电信在2010年9月份在无锡上线了M2M平台,解决的是传感器这样一些物联网的终端通道管理,包括对传感器的控制,传感器的流量的管理,现在我们引入到云paas功能以后,刚才增加了在第一部分讲的它的一些软件和能力的服务功能,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升级以后,做物联网应用的开发者和集成者,那么把主要的关注点关注在它服务用户,用户界面上,其他功能尽可能放到增强型M2M管理平台上。
    靳东滨:在管道方面中国电信启用了物联网专用通信号段,工信部已批复中国电信开通10649号。
    靳东滨:还有一个,我们研究在固定和移动宽带对同一业务时无线接入的能力,解决一个应用,在这个应用中在两种不同的场景,在固定状态下和移动状态下,能够实行同一个业务的平稳的接入问题,这需要做两件事,一个就是把你官网,我们使城市光网为基础的有限宽带接入。这两者把网络层面工作做好,后面就是在服务平台上做好整合。
   靳东滨: 同时在这里特别要讲一下,物联网需要在凡载的介入,中国通信可以提供卫星服务,这样在一些像特殊的环境,比如海洋、河流、沙漠、森林等这样的环境的物联网的应用中可以使用卫星通讯,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像飞机、船、高铁还有应急指挥通信等等,可以用这种接入,这就是我们说我们给用户提供了云端最好的管道。
    靳东滨:最后在端我们做了一些,除了在智能手机上跟别的运营商一样,做了很多的应用以外,我们中国电信还研究了智能机和物联网相连的使用,我们叫做物联网的手机伴侣,这个伴侣外加一个配件,这个配件具有物联网的相应的功能。把智能手机当成物联网的接入网络的网管和通信的终端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实际跟刚才透明计算有点想法差不多,原来的智能手机把一些软的功能可以下载在手机上,客户端上,但是有些硬的需求的功能,比如说它的传感器的功能,你就不可能把各种传感功能都放到手机上,把手机功能放到传感器上,传感器的成本也会大幅提高,怎么办,我们现在也研究了手机伴侣型,在物流企业现在开始逐渐用了这样的功能,将来也可能在其他的行业中也会得到相应的应用,简化手机增加配件的功能,实现物联网快速的接入。
    靳东滨:最后就是用,物联网和云的结合应用,我们研究主要体现在政务、民生、经济这三大类,现在中国电信在这方面应用涉及18个领域,这里介绍了一下都开展了这些应用,得到社会很好的反应。我给大家交流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提问1:车联网怎么跟物联网?
    靳东滨:我们关注有两点一个云和端,端是车载机,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前装市场一个是后装市场,前装市场和汽车制造厂合作起来,做前装设备有很多企业了,像华为等等企业都已经介入了。后面管理平台,车联网服务管理平台现在这个模式比较多,也是个难点,你问的确实是个问题,如果做一个汽车,比如说修理厂或者4S店以车为单位的这种车载系统服务,它的管理平台很简单,它就是以维修和服务为主,那么现在我们国家研究车载网,大家趋于是综合性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它要达到什么呢,车的监控,导航服务,还有一些附带的车辆的信息服务,比如说我要问加油站,中间的旅游社等等还有娱乐性服务,把它承载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一定是公众型的平台。
    从技术层面,我觉得技术问题这个架构现在如果用云的技术,还是Paas领域上的这个层面是可以解决的,现在不能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我们的体制和行业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说,谁来运营公众的平台,因为它要把我们现在在固定网上的信息可以拿过来,但是它也要把我们现在的交通管理的信息也要拿过来,比如说你有这个功能服务以后,我们在北京走,知道路堵塞的情况,这个情况在政府手里呢,车在车厂的手里头,这样的话谁来整合这个平台,是一个难点。如果用paas平台,如果这平台开放,车厂也把4S店维保功能开放出来,那么有这么一个方法去运营这个平台,我觉得最终取决商业模式。
  
    提问2:刚才您在报告中提到以城市光网为基础的城市宽带接入,在全国宽带接入方面是什么样的情况,北京、上海在进行宽带升级,不知道是不是其中的步骤。
    靳东滨:其实宽带也是国家的宽带战略,实行国家的宽带升级,我们现在别的运营商不太好说,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宽带发展战略,我们中国电信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国电信一亿的用户能达到这种宽带结构,按照分年度计划都在一步一步做,宽带接入不仅到家庭,还包括一部分存在,这个事情在稳步推进。
    
 
    陈俊亮:感谢靳总做报告。下面请谷雪梅女士给大家做主题演讲。
    
     谷雪梅:谢谢大会主席,谢谢各位来宾。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谷歌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基础研究,还有在产品方面的应用。
     谷雪梅:今天大概和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主题,一个是计算,有关 计算的规模和它的极限;另外,谷歌在云计算平台设计方面曾经做过一些工作还有它的挑战,最后分享一下未来的新技术,尤其是这方面的思考。
     谷雪梅:大家可能也知道谷歌公司做的工作是以搜索为主,现在除了搜索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互联网的服务,比如说e-mail,在云端网络的应用,当然还有谷歌的终端是向手机终端安卓。所有的这些都是在云计算的理念上发展出来的,这个理念就是我们把数据主要存在云端,我们不依赖客户端进行大规模的存储和计算,另外,互联网现在每天也都是有很多的数据的增长,用户需求也快速的增长,我们怎么能够智能搜索,并且快速提供给客户,这是云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
     谷雪梅:那么在云计算技术方面,基本上是有四个方面的技术,第一是存储,我们俗话说樵夫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存储之后下一步去算,算出很多智能化的结果。另外就是任务调度在不同的机器之间在不同的集群进行的任务调度也是很重要的,能源在这里变成很重要的话题,这是谷歌公司在这四个方面一些主要的工作。
     谷雪梅:我们刚才讲了,如果要进行云计算首先进行存储,谷歌这个公司大概有十多年的历史,几乎从一开始,我们就花了很多的精力在文件存储系统方面,现在的文件系统基本上是多层级的文件基础,第一个层就是点,它在这个点上所做的主要工作一个是输出数据,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不能指望硬盘会给百分之百准确的信息,所以硬盘的纠错。在点之上是集群,在集群这个层面的文件或者存储系统,它们需要保证的就是可靠性,另外要为存储系统的用户,基本上用户包含两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工程师,无论你做什么产品,工程师是文件系统的一个用户,另外一个用户就是输出API,给很多人来使用,所以要提供很好的界面,为外面的人进行用。第三个叫做Planet,全球,所以这个层级文件存储系统它的主要任务,保持所有集群至今互相协作,另外还有大规模数数据块存储,照片、视频也是存储的问题,怎么保证你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当你想得到这些数据的时候都可以得到,这是可靠性层面的工作。
     谷雪梅:大家可能知道最早的文件系统,谷歌系统GFS,这个理念相对比较简单,传统的GFS,不能够适应搜索的需求,因为在搜索里面文件很少被改动,因为你网上弄下来的软件不需要太多的改动。所以当时设计文件系统的时候,把这样主要的需求考虑进去。另外主要的需求是谷歌一直相信,我们不应该买非常贵的机器,应该用比较便宜的机器进行存储通过软件的设计,来更好的应用。为了达到这两个设计要求,谷歌文件系统有独特的设计,第一它会有很多的复制,这样会对硬件的容错有一些帮助,因为当其中的某一个失效以后你还用别的文件。这样的话,对于我们叫硬盘的寻址使用比较少一点,这是当时的文件系统,一会儿,我可能在演讲后面讲到新的文件系统,在GFS的下一代,我们会把GFS里面发现的问题在下一个系统里面把它纠正和改进。
    谷雪梅: 我们刚才讲到了存储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当你有了数据以后,需要得到数据中很多信息,还有可以分析出来的(英文)。谷歌是一个计算的模式相对比较简单的公司,比如说我们不会像金融系统一样,商业逻辑比较复杂,在这个需求下,就引进了mapreduce,mapreduce简而言之,就是一张大表,mapre就是一张图,duce就是一张表。自从2004年谷歌发表了mapreduce以后,对云计算相当深远的影响,虽然不是非常复杂的概念。
     谷雪梅:我们刚才讲了谷歌大表格,它就是纯粹的存储系统,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更多的需求是在结构化的数据上面,所以谷歌也引用了另外一个针对存储,有一个大表格,基本上可以很极端的理解,把全世界所有网页都可以存在这边。
     谷雪梅:我们下面看一看,刚才讲了最基本的存储和计算,那么下面很基础的问题,你怎么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的管理,这边给大家稍微的提了几个数字,单机怎么样,我们会有多么大的存储,多么大的存储等等,一个计算机的机架是怎么样的规模,Rack里面必须有单位机所必须要的,在数据中心有多少台机器,数据中心与数据中心中间的规模。
     谷雪梅:我把这个部分大概跟大家讲一讲。随着从服务器机架到数据中心规模的增长,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是成长的,这是刚才讲到的存储、计算,它们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然后在数据中心设计方面,除了你要考虑前面所讲的那些以外,还要考虑到节约能源,跟谷歌在谈事情的时候,更多的在讨论空间有多大,你可以放多少台机器,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谷歌计算量如此大,以至于我们买了数据中心以后,数据中心维护商花了很多钱在电源和制冷方面,使得对他们来说不是非常好的主意。当然也不是说谷歌会随便浪费人家IDC的能源,所以我们在硬件软件,尤其是在数据压缩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样可以使得单机容纳更多的数据,使得计算也会比较节约能源,在传输数据方面也是,大量压缩,也会提高网络的速度。
     谷雪梅:另外还有一种,这种故障,不同的机器之间哪怕配置是一样,但是有些机器还是会慢,这是一个主要的话题。我把能源基本上略过,不是今天主要的合题,但是我可以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故障的恢复,故障恢复是这样子,如果我们硬件它的配置99.9%,如果一万台数据中心每台机器是几个小时,大家可以算出来故障率。
     谷雪梅:故障一般来说快速修复有这样几个办法,一个是把你数据多复制几份,这样当某些备份失效的时候还是可以使用别的复制出来的文件,另外就是定期检查,当它完成这部分构成工作的时候你要检查。第三个就是在所有过程里面你要保持尽量的一致性,然后可以近似的答案,如果它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99.99%的准确,用户是可以容忍的,这种故障的恢复,我们刚才讲的这些理念是在这个应用场景之下,比如说像刚才靳先生讲的,在电信的应用场景,比如说金融的应用场景里面,未必是很好的故障恢复的办法,那种情况下你对于错误的容忍是非常小的。在我们云计算设计的时候清楚考虑到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设计也应该跟用户需求相吻合。
     谷雪梅:我们下面讲一讲新的技术,今天我想主要跟大家分享存储的技术,存储听上去好像是很直截了当,很简单的,但事实上不是,我们刚才讲云计算里面需要三个角度,第一是存储、调度,使计算相对简单,可以把很多的文件放在存储里面,变得非常智能,使你计算变得非常简单。我们首先先看一下用户的需求,产品需求的变化,早期谷歌十几年以前,基本上美国用户,不用考虑全球化,当时文件系统是P处理的,中间有很多步骤的mapreduce。在后面可以做时间序列化,我们要发现,同一篇文章哪个是最先的作者,哪个最早体现在网上的,所有检索过程都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P处理的情况下,对延迟没有很大的要求,我们拿到一个网页,三天以后才会把它放到网上去,你有72小时的时间可以处理这个网页。第三个就是硬盘的寻址应用场景很简单。
     谷雪梅:今天的谷歌就不一样了,第一个,我们是全世界的用户;第二个,文件检索系统:连续性;第三个,硬盘寻址:应用场景复杂,对延迟要求很高。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会有新文件系统技术:
    新一代集群级的文件系统
    自动分布元数据层
    数据读写使用Reed-solomon技术
    客户驱动的编码和复制
    预测,规划和优化的数据移动
    缩短服务延迟
    故障修复
    
     谷雪梅:基本上我们修复了之前主要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是适应今天的谷歌很多的工程师在不同的产品上面对于data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原来只有搜索,大家要求相当简洁明快的,产品的多样化,对data的管理甚至读写实际上经常在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底层的核心文件系统的技术需要能够支持所有的变化。
     谷雪梅:刚才讲的是基础的存储,在基础存储之上针对不同的文件形式设计不同的文件系统,这个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Blobstore。它的功能性,全球规模,存储大量数据流和数据块;建立在Bigtable存储系统之上;主动去除重复数据;自动调整文件复制数量;自动把文件转移到更便宜的存储空间里。
   
    再给大家分享一下Spanner:
    全球规模,存储结构化数据
    建立全球统一的命名空间(namespace)
       —无需知道数据存放的集群所在地
    分布式,跨集群事务(transaction)
    用户请求的自动容错和故障恢复
    同步的文件复制 
    
     谷雪梅:我们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谷歌一个理念,当我们有了这么多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从那些数据里面收获什么,第一个,大家讲到原来的大多数,无论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希望能够发明更精准的算法,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翻译,会有很多的教授,研究人员会说,怎么样让翻译更准确,更好理解语意,发明新的算法出来,但是谷歌发现,当你数据规模扩大的时候,事实上算法不需要那么高,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给大家举的例子是某一个算法,当数据数量级很低的时候,是最差的算法,但是当数据规模增长的时候,会慢慢的准确,最后变成最好的算法。
    谷雪梅: 这是比较老的数据,每年情况都是差不多的,每年秋天到冬天的时候,全球各地都会爆发流感,至少在美国是这样子,美国卫生部会每个季度统计数据,在季度结束的时候,向全世界发布数据,本季度里面流感情况怎么样?但我们发现,我们会很快得到这样一个数据。
     谷雪梅: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主要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谷歌云计算的,尤其存储方面的技术,还有我们怎么利用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陈俊亮:谢谢古总的发言,古总对谷歌的技术,从过去到现在做了非常全面的阐述,我们也可以有两个提问。
   
    提问1:我说一点泼凉水的话,但是我认为不是说现在云计算领域这些运营商还有我们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做得不好,你们做得挺好,讲得也不错。说两点,云计算,首先是它说白了,用分布式共享技术,这个分布式共享技术在小范围,在一定条件下,在小量用户条件下,企业或者是服务能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大范围情况下,在大量用户情况下,这个是有困难的,或者换句话说,云计算真正做好目前的技术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或者是很难做到的。你比如说咱们云计算,因为我是做设计网络技术的,对网络能做什么应用,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心里面比较有底的,那么云计算说白了,网络上做一个应用,做一个服务,它做好了可以使用户更便捷,网络更高效的功能,但是做不好是坏事的,因为现有的网络或者互联网不支持现在咱们云计算这套思路,比如说从移动互联网,无线接入等接到网上,但是现在以IP网不接触高速传输,因为IP地址变了,这是第一。
     谷雪梅:第二,从云的角度来说,你是服务器上共享,IP地址不是最终端,这个数据,所谓云计算面向资源的设计思路,并不一定我是面向资源,相当于我看个电影,我感兴趣是电影,并不是感兴趣电影在哪个位置,究竟把这个电影拿到就行了,现在网络是IP地址性的,服务器或者是终端,我简单地说,IP地址不支持数据和服务,是死的,你动不起来,必须面向那个,你要做好云计算,我认为你做到大规模,要做好,真正做出它,现在的技术比较难,小规模没问题,大规模是比较难的。在网络层面和服务层面正好支持面向服务的,云计算面向服务的设计思路来支持这种东西,有没有?有,但是现在的网络还不行,未来的网络才可以。要注意这些现象,可能少走点弯路,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谷雪梅:我稍微回答一下,我举个例子,回答一下刚才IP地址的问题,事实上至少在谷歌内部比较成熟的IP的分布,应该是我们叫做GTC,我们知道IP地址的解析也是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对于Anem,一个是Cnem。所以它往里所有的IP,用户看到的IP是最近的IP,我们进去以后通过GTC做资源的配置,所以你要想说IP地址是近态的,我不是很赞同。
   
    提问1:你这块讲得很好,你是用复杂中间夹了些东西,这个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如果用复杂换来的好处,那这个复杂就很简单。
    
    谷雪梅:我觉得都可以做到,做大规模系统的人,我们并不是很在意复杂度,只要能够为用户提供很好的体验就可以了。您刚才讲到资源会在哪里,因为谷歌自己,可以理解成它自己就是一个SP,自己内部进行资源的配置,包括我刚才讲的自己内部的运营高速网络,因为高速网络只是公司内部的,我们不必百分之百遵从IP协议,可以把所有东西进行优化,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您刚才谈到的问题,基本上在大规模用户,大规模数据上只要作为单一的公司是可以解决的,但是SP之间的合作,建立共同的协议这是比较复杂。您刚才讲小规模,我不是很认同,因为毕竟,第一,谷歌现在服务全球,十亿以上的用户;第二,我们每秒钟数据量非常大,所以规模还是没问题。
   
    提问2:实际上谷歌提出太mapreduce这些技术以后,对云计算推动很大,这几年在国内云计算非常热门,包括像金融很多客户在跟我们沟通,但从技术上理解,原来谷歌这些技术更适合一次写多次读,对于很多像金融交易类的应用不是很适合。另外比较适合大数据块的应用,而金融只修改一条记录,我取取款,这种实际上也不太适合,想知道,谷歌也在修改,看您新的技术,适应新的应用,除了搜索之外的,新的应用能不能更多适合交易型的或者其他行业的想做云计算的应用。
    
   谷雪梅:您这个问题特别好,老老实实讲,我百分之百赞同,对于交易类的,交易必须成功,对这种情况的确不是很适用,在谷歌里面唯一能够想到比较适合您这种情况是广告系统,广告系统是不能出错的。在这方面我们刚才讲的几个存储,我可以非常老实地讲,的确在内部广告运营方面并没有使用刚才这些存储,使用相当传统的方式,的确是云计算的方式,把刚才讲多的,所有从IP等这些方面都有进行优化,但是数据的读写用了相当传统的方式,现在还没有,据我所知,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提问2:很多用户正在享用这个用户。
    
      谷雪梅:你可以告诉他们不合适。
   
    提问2:我也借鉴了谷歌的想法,包括多个数据块的复制,分布式,但是牵扯到复制间的延迟。
   
      谷雪梅: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您可以再看一下。
   
    提问3:古总问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谷歌全球有几十万上百万台服务器,目前维护这些服务器的话,一共有多少人?谷歌维护体系大概是什么样子?
    
    谷雪梅:这属于商业机密,不太方便透露,但是可以分享一些想法,作为一个技术的公司,谷歌不会很希望尽量用人工去管理这些机器,能够自动化的一定自动化,这个理念肯定是秉承的。当然现在第三个理念,我们虽然讲谷歌起家的时候,用比较便宜的硬件,现在随着公司的规模变大,你会发现操作那种比较便宜硬件带来的成本,其实还不如让你买那种高性能的,因为硬件也越来越便宜,使得在硬件层面上,的确工作量比原来小了很多,这个还是可以分享的,可以说人不是非常得多。
    
   6
   
    陈俊亮:再次谢谢古总的报告。下面请孙少林先生做主题报告。
   
    孙少陵: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们题目是中国运营商云计算初探,是中国移动不是很成熟的想法,首先对云计算的产业环境做一个分析,也是我们自己的理解,其次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移动在云计算这方面有哪些比较初步的发展策略的想法。最后跟大家共享一下中国移动在云计算研发方面的实践。
    孙少陵:首先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它的发展速度,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慢慢超过固定的互联网,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是达到9.4亿,复合增长率67%。互联网我们都知道,其实一方面大家竞争用户体验,竞争怎么更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实际上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如何去控制成本,让自己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高效率的服务,这方面互联网公司一直追求极致,像刚才古总也在说,谷歌开始用最便宜的硬件实现大规模的系统,属于运营商参加这个游戏必须在控制成本方面,跟互联网公司达到一样的水平。
    孙少陵:云计算我们可以说是IT发展必然趋势,也有人说云计算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我们可以看到,IDC有一个统计应该说全球09年到13年,IT云计算服务开支逐渐增增长,而且增长速度比较高的,一方面说明了全球对IT服务,对计算资源增长越来越大,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看美国2006年的时候耗电达到1.5,而且随着云计算广泛使用这个占比会越来越大,也就多来了一个疑问,数据中心会不会变化一个能耗中心,实践证明,大规模这种云计算中心它的技术密度非常高,而且应该说计算数量非常庞大,电耗达到运营成本或者建设成本的30%左右。所以云计算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何去实现一个绿色的数据中心,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能耗。所以数据中心未来必然是大型化、专业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
    孙少陵:整个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云计算这个产业日益成熟了,各种各样的产业联盟逐步出现,像亚马逊、谷歌等等以企业为龙头,聚集了开发商的力量,形成了自己比较庞大的产业联盟。亚马逊已经有40万以上的开发者,同时有很多社会力量也在积极的推动整个云计算产业化,比如说像中国,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了云计算专委会,建立了云计算产业技术联盟,像CSC建立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论坛,都想积极推动云计算的发展。
    公有云和私有云开始在规模商用。
    孙少陵: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成为新的趋势。但是实际上重要意义在于,它把终端和云端之间的协同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受到这种影响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国内出现了所有的云终端,比如像华为的,阿里的云终端等等很多云终端,他们通过云端协调的方式,更大的提升智能手机的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孙少陵:从政府对云计算的发展来说,全球各个国家几乎把云计算都作为自己产业升级的非常重要的策略来提,比如像美国有专门的云计算的CIO,它也在积极鼓励我们政府系统去使用云计算,当然像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十二五”提纲里把云计算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像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定为试点工程。政府在云计算这方面两种策略,一个是政策引导,一个是自身实践,那么政策引导呢,每个国家不光是像我们中国,包括很多云计算很发达的国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举个例子,前段时间,谷歌和微软等公司,对欧盟承认说有一些在欧盟数据中心,欧盟相关业务数据,受美国爱国者法案的要求,提供给了美国政府,这个事情实际上引起了欧盟和美国的法律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未来在云计算,全球化建设数据中心。
    孙少陵:云计算时代电信运营商发展要素,网络基础设施,在新时代所有的运营商都提出端管云三大基础设施,这三大基础设施作为运营商必须同时去重视,尤其在云计算这块,它是整个业务的核心,所有的运营商都会把云计算作为自己的发展重点。那么云计算对运营商来说,带来了非常大的,应该说转型的契机,首先对云计算来说,可得降低IT系统的运营成本,像大部分运营商的话,他的IT系统传统上用了大量的小机盘阵等等一些高端的IT设备。在云计算时代,可以用并行计算,用比较便宜的商业化的硬件,去实现高可靠性、高性能的IT系统。第二,提供IDC服务层次,传统的运营商实际上提供的IDC服务,说白了就是租房子,大部分的业务都属于托管,我给你机架空间或者机房空间,给你插上电源,有UPC的服务等等,这是比较低端,比较简单,增值很说的服务。
   孙少陵: 第三个成为信息业务开发运营的基础服务。
   孙少陵:第四个,打造互联平台服务优势。
   
    孙少陵:从发展策略上来说,所有运营商我想都会考虑到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问题,任何一个运营商它有很庞大自己内部的支撑系统,像网络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以及内部的办公系统,这些系统实际上是比较典型的私有云,这些私有云传统都是烟筒式的建设方式,像中国移动三大系统,三驾马车,每个系统有硬件软件以及团队,实现共享资源式的方式尽量提高这个效率。那么在公有云主要的思想就是传统IDC的升级,公有云未来会向客户提供计算、存储等等这样的服务。
    孙少陵:未来我们认为混合云可能会是一种常态,尤其在对外服务的过程当中,因为有很多公司,尤其是有规模的企业,它会长期保持自己内部私有云,内部私有云如何跟公有云协同这是摆在运营商的课题,公有云实际上更适合一些突发性的,尤其对大企业来说,突发性、临时性、发展不确定性的业务,未来公有云和私有云如何能够无缝整合在一起,对运营开发来说,看不出来是不同的资源这个实际上是很重要的课题。未来不排除公有云和私有云发展一定阶段我们安全系统等等这样一些手段能够做得非常完善,走向融合。
    孙少陵:中国移动云计算发展思路这是初步的考虑,有三方面,首先从总体策略来说,我们在技术路线上,采用引入集成和自主创新的模式,现在看到全球成功的云计算系统,比如像亚马逊或者谷歌、微软等等,基本上没有说是完全采用我们传统的采购、安装这样的方式,完全外包实际上对云计算来说,最终形成的系统肯定不优化,因为我们认为云计算系统是整体规划优化的实现,应该根据应用的特点去定制软件,甚至定制硬件和数据中心。所以引入集成和自主研发必须要结合到一起,这个实际上对很多运营商来说,这个模式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孙少陵: 同时未来我们还是希望加强开放和标准化的方向,因为整个社会第一个产业发展到成熟的话,一定是标准化,整个社会分工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云计算目前这个阶段远没到来,我们愿意去推动,跟整个产业界形成标准化的云计算平台。
    孙少陵:在建设策略上来说,中国移动目前双云战略,私有云和公有云两朵云,就像刚才说的,未来也不排除可以融合。从业务策略上来说,我们会从基础设施巨幅(音)。我们会逐步实现自己的转型,未来逐步介入到像Paas、saas这样的领域。
    孙少陵:在私有云发展策略我们也会建设私有云,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尽量把原来像小机,标准化程度不高的系统,转换成X86程度比较高的系统,这样比较好的控制成本,同时有分布式技术要引入进来。
    孙少陵:关键技术包括像虚拟化、软硬件架构、存储架构还有数据中心设计、优化以及云服务能力的提供。
    孙少陵:中国移动在整个云计算标准化和产业化推动当中,也是积极参加了很多工作,像国际标准化组织,参加了ISO、OGF等等这样一些组织,像国内现在在saas,国内组织也在做标准化的工作。那么在开元组织中国移动实际上也是比较活跃的推动者,我们在Open  项目中积极提交自己的贡献。同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像刚才说的我们认为云计算发展必须走引入、集成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路线,我们从2007年开始启动了大云研发项目,这个大云研发项目实际上最初的目标,是做云计算的原形,验证目前业务系统迁移到云计算,未来云计算建设和服务模式。到2009年的时候,大云系统逐渐成熟,我们也内部发布了大云0.5,同时内部构建了大的云计算实验室,在2010年5月份发布了大云1.0,今年11月在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我们发布了大云1.5,在整个大云研发过程当中,我们也结合了对中国移动的云计算的引入策略,一些规划以及整个公司云计算的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也同期做这样的工作。
    孙少陵:这个是中国移动目前大规模实验室,目前我们已经有1036个服务器,五千多个CPU核和4P的硬盘。大云在线网应用于落地,2008年线网4个试点,到今年有22个试点和应用,这是新增的22个,目前中国移动集团牵头统一建设三个云计算,这个后续会明年对外提供服务。当然我们和很多高校、政府在技术和应用上进行合作,像清华科技园、天津的津信委、亦庄开发区都有合作。
    孙少陵:这里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在今年合资成立了一个盘古搜索引擎公司(音),这个公司目前在线上运行的版本,基于大云搜索引擎系统。
     以上就是周围移动在云计算方面做的一些工作,也是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陈俊亮:谢谢孙先生的报告。下面请Marvell市场部的高级经理,  Avi Liemermensch,致辞。

    Avi Liemermensch:大家上午好。我和大家举一些例子,在我演讲中其中一些内容和第一位先生的演讲很有关系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之前我们没有对过讲稿,但是我们讲稿有许多领域,有许多共同点,我会和大家举例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共同点,为什么认为云计算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首先是为什么要发展云计算,我要举两个例子,去年在英国,因为牛津大学医学教授,今后云计算将在医疗健康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么今天有许多智能手机,即使是在非洲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最大的便利,因为人为人之间的通信大部分依赖手机,在非洲许多国家没有电,也没有电话固网,所以人们就用手机使用互相通讯。所以这些医生希望进行一项实验,如何将云计算技术用于重症病人的监护,以及病人健康信息的传输,所以说他们用了一个小的像金属管一样的东西,用一根线联系,用如此的设备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Avi Liemermensch:另外一个例子,许多出院的病人他们拿到医生的处方,但是有的时候剂量却不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把病人遵照遗嘱服药的情况和几个星期之后病人用药剂量的变化,可以实现这种互动,那么几个星期之后,随着病人身体状况的改变,医生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剂量,这样就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也提高了医疗的质量。

    Avi Liemermensch:这些例子都向我们证明了我们朝着无缝连接的设备为基础,无论是你用手机还是平板电脑还是电视还是台式机,无处不在的连接,所有的设备都在一个共同的移动网络中连接起来,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截面接口什么样的媒体都需要实现这种无缝的连接,我们需要保证它的无处不在的可用性,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一个美国的飞行员,有一次呢,背着一个很重的包,他们把这个很重的设备包含成了Ipad,把所有的信息整合在这个Ipad上面,信息一点都没有损失,可以想像,如果网络出故障没办法使用导航,无论在地面作战行动还是在空中,那么实际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复杂得多,我们需要保证随时随地的可用性,以及这个数据的恢复与备份。这就使得我们到了海量数据存储这一步,因为海量数据,这个数据总量不断扩大,还有在希捷公司也会讲到,海量存储技术,因为我们为数据应用提供支持,我们需要安全的数据可分享的数据,比如说医疗信息以及其他的信息。你和朋友之间需要实现数据共享,我想在这方面云端应用有很大的机遇的,这使这个网络LTE长期演进以及移动设备加入了新的工作量,那么我们称之为终端,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

    Avi Liemermensch:我们从当地媒体当地存储到远程数据远程调用,而且一切数据必须在完全的情况下实现随地随地的介入。

    Avi Liemermensch:我们看到什么呢,之前我们讲到数据的多个备份,我们用一个真实的台式机来进行数据存储,但是随着数据存储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数据总量太大了,不能再实现复制因此非结构数据成为主流,曾经是结构性数据向ICP,甲骨文等等,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比如说博客,比如说视频、音频、短信这种媒体方式,非结构性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及逻辑和范式是非常重要的,后端可以在其他的系统上,但是有一个共同分享的应用逻辑这是最基本的。

   Avi Liemermensch: 对于计算机资源来说也是一样,一个单个的服务器,实现大规模计算,我们都在讲分布式网络,这是新的模式,资源,这张图表向我们显示了非结构性云,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非结构式数据会在明年代替结构性数据,在2014年非结构性数据会高过结构性数据,现在的服务器大部分是ICT6,但是为了会更加适用于非结构性数据,比如说saasS或者甲骨文,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小的设备实行非结构式数据的优化,这样海量存储以及可扩展性就得以保证。那么可扩展以及可升级我接下来会涉及到。这其中有一个案例,我可以用例子来表明,在这里我们的服务器上存储数据,我们需要在CPU上实现可扩展性,几年之前,有许多架构,不断演进,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少的架构,之前有人提过,像UFI成为标准性的准则,但是在短短几年之内,我想这两种建构会留下来一个是ICT6,另外一个就是这边这个,我想95%以上的平板电脑、手机新设备,都可以有一种基于选择数据中心服务实现本地存储。

    Avi Liemermensch:还有一些数据中心的供电问题,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到2020年,全世界碳排放,通过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会达到今天所有的民航排放量的总额,我们对此万万不可小视,因为像平板电脑这样的数据中心,在谷歌做数据中心,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在北极建数据中心的话,那么北极冰盖将熔化。因此呢,我们 需要更加注意我们现在的行为,并且实现低功耗。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这个服务器的冷却,五年之前,是花费了250亿,那么今天是花费150亿,那么这是在冷却方面的投资。

    Avi Liemermensch:那么数据中心的成本是多少呢?60%的成本是硬件,然后呢,25%的成本在这个功耗,但这个功耗却大部分做了无用功,18%到20%是在空间管理,但是我们看这个数据中心成本的话呢,如果我们看一个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在三年之内,我们就将花费巨额的资金,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小型或中型的数据中心,大的数据中心可能有几十万的服务器,我们需要进行各个方面的考虑如何来降低成本。但像我们之前提到,大家都希望时刻连通,无缝连接,并且进行数据分享,因此呢,所有的数据中心都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这种业务表现。

    Avi Liemermensch:到去年为止,大部分是4核,今天达到8核处理器,这个原子单位是非常有利的,如果管理一个网站或者一个网络服务器的话,你不需要8核,你可以运用虚拟技术,你在这个上面运用虚拟技术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这样客观稍稍受了一点影响,但是功耗降到很低的水准,存储效率比以前总体上还是高得多,因为我们现在讲到效率,不仅仅是讲速度,也要讲能耗效率,不仅仅是像之前的那种方式来定义效率。

    Avi Liemermensch:我们的公司也就是marvell,正在开发更好的网络以及存储解决方案,更好的应用于云计算,像saas,以及固态存储,有一个多核,可以在低实验的多核网络进行,可以通过无线接入,家庭网络接入或者是通过交通工具中接入,我们有几代的接入CPU和因特网,但是在新的开发产品中我们把这些整合起来,我想这对云计算来说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达到平衡,对计算对功耗来说达到很好的平衡。

    Avi Liemermensch:现在我们做到了怎样呢?如果我们看传统服务器和新一代存储器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看它还是传统的ARM,服务器在两倍,但是它的耗能只是十分之一,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两个,虽然它的服务器表现是之前的一般但是耗能十分之一,我们可以用两个服务器,加起来它的服务能力不受影响,但是耗能只是以前的五分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理念来建设平台,并且整合网络、存储,并且实现一个很好的服务,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把他们压缩起来通过闪存来建设一些平台,整合40到50个,这些处理器,那之前可能是在一个机架,现在两个或者三个。所以说我们总体理念就是说,如果你可以实现低耗能计算的话,提升密度降低能耗,并且整合网络和存储的话,我们就会有更好的公用云解决方案,这是很好的竞争力,实际的服务器可以放在很小的会见之内,和之前的服务器相比,因为我们面临着新的用户需求,对于存储,对于数据备份等等,但是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小的设备,它们被连到公用云整合起来,实现高级的共享和整合。

    Avi Liemermensch:我的演讲说这么多主要意思是什么呢,云计算的发展使我们发生一个理念上的改变,之前只是注重于业绩、效率本身,现在讲到能耗,从成本地区不同的角度衡量这个效率和业绩,我们有不同的用户请求,像北京、纽约这样大的城市,即使是金融业都需要更好的业绩,因为我们不能把华尔街从纽约迁移到北京,也不能把东京中心的金融大都迁移到其他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有更好的低耗能的服务器来代替以往的那种大耗能的CPU,同时在这些服务器处于低碳运行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节能模式,这方面用户需求不断提升,我们需要有更高的密度,来实现可扩展性,而这里面省略了一张幻灯,是关于(英文)两个词的区别。

    Avi Liemermensch:那么(英文)就是说在单片机上实现扩展,但是(英文)是说用几个小的节点,在上面运行软件,如果有一个很繁重的任务,可以把这个工作量进行重新分配,比如像谷歌搜索引擎,还有开元,它们承受很繁重的工作任务,并且把它分布在几个小的节点上,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这样呢,比起开发大机器来说,开发大机器只用它潜能的10%相比呢,要节省成本,要节省能耗,那么因为如果你能用10%的成本做以前百分之百成本做的事情,如果你的能耗可以降到10%,为什么你要百分之百的能。那么这就是云计算能够给我们带来的解决方案,像开放式计算平台,以及其他的应用,更好的答案,对于我们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来说,我想对于私有云的需求和公有云的需求都是持续的,但是有一种新的混合云,有一些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动作,试图把一些公司IT放在公有云上,那么这对安全带来新的需求,今天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安全这方面,因为这个应用密度会比我们今天的应用高得多,其中一部分在软件上,在硬件上,但是软件同样重要,应用潜力更大,而且成本降低,会帮助金融业以及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低耗能,会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人们非常关注能源问题,我们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来降低能耗。那么我们需要有更高效的电源以及硬件的效率,更高的计算速率,更低的碳足迹,会给我们更好的空间,因为空间是非常昂贵的,因为我们无法把其中一些基础设施搬迁到其他地方,比如说在北京,在东京的这些已有的基础设施,我们就没有办法搬迁到其他大城市,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整合,需要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案,我们需要有同样一个空间,但是它的效能会提高,密度会提高,同时它又不会增加功耗,因为我们现在用同样的基础设施,用同样的能耗可有更好的网络,更丰富的解决方案,有的是有线,有的是无线,依托无线,依托有线,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些很好的主意,比如说像IP地址迁移,从一个物理地址搬迁到另外一个物理地址,为什么用同样的网络服务和开关,因此有一些软件已经开始,如何把这个工作负荷从单个物理地址分到多个物理地址上,有些公司正在展开合作,试图找到满意的答案,这对于云计算发展很有利的。

    Avi Liemermensch:我们看服务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如果我们想要省电,对于手机,对于ipad,或者平板电脑要省电的话,可以用数据中心本地应用,这样我们只是到数据中心这一段耗电,而是到客户端耗电,因此呢,我们可以看到,这对于可扩展性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各位听众有问题吗?

    提问1:很多的应用都是64比次,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关于实验的问题,阿尔米可能比较慢,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应用,比如说你如果是想在当地的地方进行应用,如果来解决这个问题?

    Avi Liebermensch:我首先来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我想来给大家一个例子,今天大约有40%%互联网的流量在美国晚上都是看视频的,视频在目前它不仅仅是受限于计算机的能量,而且还受到网络输入输出的限制,我们所建立的话就是很好的平衡,在计算机存储输入输出之间有一个平衡,这样的话能够解决实验的问题,能够给出更好的结果,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基线的研究,我们有很多的实验。我们实际上也在运转服务器间的运转,我们看到CPU仅仅利用了45%到50%他们的利用率,因为IEO不能够去从存储那儿获得数据,因为我们应该去建立更加平衡的解决方案,就能够得到我们计算机IEO的问题,能够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一下子都变得非常好,不是说你的计算机越强大越好,现在需要一个平衡,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64个比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也看了这个问题,长期解决方案是64个比次,很多应用取决于你的软件,特别是那些开元的软件,因此,有很多的联盟是(英文)提供之间,如果看应用层面,真正的应用它并不是关注哪些是最低层,而是看效益性能如何,它如何进行应用的,比如说64个比次,谷歌的话,它倾向于用他们的blok的数据,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通过采用好的软,对于一些(英文)的应用,还有一些把他们负荷分布到不同的节点,这样有更好的IO,更好的解决软件的问题,不一定是64位,但是会有更好的性能,会有更好的IO效能,这样我们可以解决在32个比次里面解决好多问题。

    我想给大家一个例子,如果你用普通的PC,你去进行视频的运转,它可能是比较强大的,你用IPad,Ipad2,Ipad是更好的,因为Ipad用RM,因为它有很好的优化,可以说比在PC上运转更好,可以说在软件方面有很多的改善,可以说给我们更好的运转,消耗更少的电源。

    提问2:我听说有些计划来帮助虚拟化的问题,可以说这个服务器的虚拟化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在数据中心,我们慢慢会不会有类似的产品呢?

    Avi Liebermensch:有两种虚拟化实际上,一种是软件的虚拟化,还有是硬件的虚拟化,就像我们的V7这种情况,硬件里面很快就会推出,我们有解决方案,还有IO的虚拟化,很快要推出到市场上,这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很好的工作。

    陈俊亮:谢谢Avi Liebermensch的发言。


    张云勇: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重要的会议,并且担任主持,大家都知道现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是一个大的方向,并驾齐驱,今天我们在这里是云计算会议。可见云计算是非常之热,而且从去年云计算不为大家所认识或者云里雾里,到今年已经是落地为雨,并且是小到中雨,这个会开得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下午按照日程非常有幸先请到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徐彬处长做一个主题演讲,徐处长曾经做过集成电路产业若干政策,电子信息产业调整等重要的文件。下面我们就有请徐处长做主题演讲。
   
    徐彬: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感谢主持人,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云计算的一些问题,刚才跟张总也讲,实际上是来学习,总体上看云计算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主持人讲的,人云亦云,怎样化云为雨,看样子还有一段路程,也需要一些业界,包括我们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到这个会议来想多听听专家、企业们的意见,我们也有义务跟业界交流我们的想法,我记得我们以前看的资料谈到硅谷有各种Group讨论这个云计算,刚开始就是几个月一次,现在是一周几次,这个频率是交流对云计算的发展,对于我们达到目标来讲可能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云计算的未来的走向,恐怕现在还没有人谁能说出我能做出顶层设计,云计算的发展也有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也有可能东边下雨西边出太阳,种种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今天下午简单地讲一下我们的想法,一个是关于我们对云计算的认识,第二个,关于云计算我们一些工作的想法,第三个就是我们关注的一些问题。
     徐彬:现在纷纷说云,但是我给我的领导最早汇报云计算的时候,我用的是叫X计算,因为实际上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利用网络整合资源,推动业务的创新,从而降低云计算的成本或者说是信息服务的成本,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这是整个IT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现在有MIT提出了雾计算,还有海计算,以前百度提出过框计算,最初给领导汇报里头,我用了一个X计算,如果真正能够整合网络上的资源,降低信息服务的成本,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可能国家都应该支持,如果能赚到钱,企业家都会投资,对于云计算的认识,现在基本上对于它的未来走势或者它未来取得效果来看,质疑的声音在减少,而作为推动者之一,我们也希望它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降低我们前面说的成本,提高水平这样一个作用,在这个阶段来讲,又会提出云计算的安全等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为什么说,首先还是要强调一下一些认识问题。
     徐彬: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我觉得可能一方面不能夸大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千万不要轻视,不能夸大的意思,我个人理解,很多问题实际信息储存在网络上,就必然会出现,它不代表云计算所固有的一些增大了信息安全的隐患或者说是只有云计算,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不能忽视呢,确确实实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有可能带来一些商务模式或者说政府调控的未来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关注云计算来讲,如果跟企业相比来讲,我们对于商业模式的探讨显然不如企业家聪明,我们对于技术的探讨,有各位专家、各位院士在引领方向。从政府角度更多在乎公民以及社会的,安全、公平、效益调配问题,而未来看,有可能像支付宝这样解决一些支付的安全上,会带来,如果谁能解决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它的商业模式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突破,但是在现阶段来讲,我们前一段时间也做了云计算的推动者,可能更多的是在促进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既不能夸大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恐怕也不能忽视云计算的安全问题。
    徐彬: 第二个认识,关于技术的方向,实际上来讲,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来讲,他必然涉及到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政策的研究,它的基础是技术发展方向,我们在以往过程中,上午工信部软件司陈司长、张司长都介绍了,相关部门包括我们和工信部,包括财政部也组织了一些云计算的示范工程,我们对技术内容探讨,实际上在评审专家内部也好,还是在政府工作的同志之间也好,都是在不断的发生一些变化。云计算跟超算的关系,云计算到底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等等这些问题,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倒是愿意开放的去引领各种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与服务的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们一个基本的工作出发点。
     徐彬:在前不久,我们会同财政部、工信部实施了云计算的实施工程,其中主要对于互联网企业为主的一些IT企业,给予了一些支持,就是我们基本上认同一个观点,互联网企业会成为云计算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那么它在业务的模式,它在海量信息处理上所拥有的规模,所具备的能力,会不断推动云计算向前发展。所以在整个云计算示范工程的过程中,经过专家讨,初步的认识是针对海量数据处理的相关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这样一个推动相关的企业,在试点城市相对局部的范围之内加速发展。
     徐彬:第一个,为什么强调海量信息处理?因为我们在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特别是我们在起草软件集成电路产业过程中,我们的认识在发生着变化,国家目前对集成调动企业给予了特殊的支持,我们基本上在税收、财政补贴、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措施,很大一部分认识认为,它是工业的粮食,因为整个的工业装置,人民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心脏,不可能没有大脑,就把它定位工业的基础之上,中国政府给出相关政策,但是现在我们认识到数据服务业的粮食,整个的国民经济调整如果朝着一个让三产服务业的结构和比重提升来讲,越来越面临的是数据的采集、处理、传播,这是所谓的以IT技术或者说是全端,中间数据传输可能是下一代网络技术,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后端可能更多的是云计算做海量处理的这样一个技术去发展。
     徐彬:那么这种发展尤其是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的国家,作为一个经济总量达到GDP全球第二体量之后,或者说是我们信息产业的机会,甚至说我们企业将来在国际的全球企业中,所面临的机遇,具备的能力,可能更多的体现在海量的信息处理,大量的个人用户,有各类丰富的IT资源,所需要具备的一些海量信息处理的技术,这种海量信息数量来讲,我们初步的想,我们业界能够达到千P数据的概念,这样一个概念,应该说是目前还有难度,我们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全国文献最多的地区,还不到一个PB,我们百度也就在百PB这样的量级,可能只有谷歌,这样的一流选手,这样的顶尖选手才能到千PB的量级。
     徐彬:中国飞速发展经济,像百度以信息处理为业务特点的企业,它的信息处理的能力未来发展需要,都必然是要跨过千PB数据量,国家对云计算的关注来讲,首先是对技术的创新点来讲,是关注对千PB数据量的处理能力,如果从服务器规模上来讲,千万台服务器规模,这已经列入到云计算相关企业发展规划里头去了。所以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是需要让我们的这样一个技术进步的主体,也就是互联网企业在五年之内,达到一个在上一个量级的云计算处理能力,也就是千PB数据量,可能数据中心在10万台以上,这个10万台是动态的概念。大量的优化工作从服务器一直到交换机不断做优化,所以我们是希望在五年这样一个技术创新的或者处理能力,达到这样一个数量级,这是我们前期工作所要从技术角度,或者说从我们想引导的方向来讲,大概是这样一个指标。
     徐彬:前面也讲过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来讲,我们对于技术,对于服务模式创新来讲,那个层面的东西其实还不是我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在市场竞争情况下,特别云计算市场发展程度非常高的领域,政府在其中作用来讲,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引导,创造良好环境的这样一个责任。
     徐彬:我要给大家汇报,目前我们的一些关注的问题,一个是前面讲到的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国家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都会遇上这个问题,前面也讲过,我们既不能夸大它的云计算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它。所以可能相关部门会研究相关的政策甚至是法规,但是这种研究显然是要跟云计算的实践匹配的,只有实践过程中,暴露了一些能够提炼成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的一些案例或者说一些缺陷,政府才会在政策、法规各方面进行一个规范,而在目前阶段,总体上看,就像前面讲的,我们希望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的这样一个业界,加快发展。所以在这个方面的政策导向,显然是鼓励和引导,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说是政府管理问题在这个阶段是鼓励和引导呢,是因为云计算的发展已经对政府的管理带来一系列挑战,或者说我们现在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管理的创新。比如说有些业务是计算机业务还是电信业务,是电子学会还是通信学会,是我们相关的云计算的来讲,一些业务该拿什么样的拍照,这是我目前被业界问得最多的问题,那么这样一些问题的区分,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一个难题,而我们又希望中国的企业在云计算、互联网,在海量信息处理或者在相关业务上,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必然让我们这些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在这里不断的向大家讨教,需要业界广泛的讨论,需要有些领域尤其在一些可能产生危害的领域。
    徐彬:我们政府工作部门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是总体上来看,云计算由于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必然是一个多种管理的职能,甚至是多个管理的部门交叉的领域。所以在这方面来讲,政府部门会比较慎重的考虑在现阶段的发展导向以及发展思路。有一点是肯定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所以业界在讨论这样发展的趋势,或者说是在未来发展走向过程中来讲,我们非常愿意倾听大家的意见,就好像明天要会见外宾也要讨论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表达一个态度,我们愿意接受大家给我们的建议,我们在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也开辟了比如说高技术服务业的论坛,实际上在内部来讲,云计算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部分,第一个首批的专项,如果有什么建议,社会各界的建议都会通过网站或者是电话或者各种方式与我们联系。借此机会,简单的给大家所谓的说一下,希望今后得到大家继续支持,我们有什么意见可以讨论,谢谢大家。
    
    张云勇:非常感谢徐司长的发言。今天我们这个会是国际会议,我们也非常有幸请到了国外业界非常著名的IT厂家来做交流,接下来非常请到全球云战略  Wes Perdue给大家做精彩演讲。
   
    Wes Perdue:谢谢高兴非常容幸有机会来到这里,可以说我在这个公司工作很多年了,可以说我是这个产品的经理,在过去几年内我们可以说参与了很多的讨论和一些主要的系统商,有些系统商可以说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所进行的学习到的东西。
     Wes Perdue:这是我要演讲的主要内容,首先我要来讲一下云的市场,为什么我们公司认为这个市场非常重要,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一些好处是什么,还要讲一下市场的增长,还有我们学到一些什么东西,我们学到的东西很重要的,然后想说一下我们的产品。我想来用一下楼梯的例子,来讲一下云,云的很多部分各不一样,云各不相同,有些对于存储有很大的影响,还要跟大家讲一下根据我们的理解,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楼梯有转弯的地方,还有曲折的地方,这样它对于存储,对于设施到底有哪些影响,那么可以说,云对于希捷公司来讲,是一个战略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它会驱动更多的应用,这些应用反过来也会驱动存储的增长,我们认为云具有破坏性,可以说有很多的互联网的数据中心,无论是架构,还有从它的业务模型来讲,可以说也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会讲述这个问题,想从商业模型角度来讲,它确实影响着我们,可以说我们公司商业模型在内部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善。
     Wes Perdue: 那么我们服务提供商,他们去购买他们的存储设备,以及他们的系统,希捷可以说,我们发明了一种模式,我们能够跟整个设备,跟价格进行谈判,跟厂商进行谈判,在云市场上有很多通过竞价来进行讨论,然后我们通过这种投标的过程,可以说大家都认为,这些技术都是非常及时的,在我们内部的商业模型,也要跟外在变化不断的变化,我们的云战略也是比较简单的,比较明了的,我们成为市场和技术领导者,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个领导者,我们能够提供最好的这些产品,能够跨越不同的平台和产品线,然后有一个基础架构,能够使得这个技术进行支持,云计算的应用,而且成为产品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还要针对客户去与客户为本开发存储产品。
      Wes Perdue:今天上午很多人谈到了云的效率的问题,这是真的,我们认为这是新的模型,对于这些IT系统资源的提供和消费来讲,可以说云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些网络应用也非常重要。就像这个人一样,它的名字叫鲍斯莱亚,是电影中的人物,鲍斯莱亚有一个名言,无限的可能性,最终的用户认为这些资源这些计算,可以说包括了无限的资源集,今天上午我们也谈到了带宽以及带宽的限制,这是真的,也就是说,谁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能挣很多的钱。从最终用户来讲,他们使用这云确实是无限资源,他们认为就像瀑布一样,水流一样,它可以打开这个阀门,任何时候它就像打开阀门一样可以随意去使用自来水一样,使用云计算,它可以单方的进行配置这些资源。
      Wes Perdue:从部署的角度来讲,无论你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这三个重要的方面,可以说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简单化,要去分享,而且要有一个动态的配置,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大的数据中心,这些公司,特别是第一层的服务提供商,他们硬件希望非常简单,成本很低,可以说简单性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说整个架构能够在层面上进行管理。
     Wes Perdue: 那么从分享的角度来讲,我们会讲一下它的影响,那是一个虚拟化的环境,而且会有一个多层用户的企业架构,那么我们给大家讲一下所面临的一些变化,以及如何来对这些资源进行更好的应用,那么在动态方面,它主要关于及时的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Wes Perdue:那么云的好处有哪些?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说,比如说减少成本还有灵活性,如果你问最终用户有哪些好处,也就是说他们成本可以降低,而且根据按虚付费,有一个灵活性,也就是敏捷性能够提供给他们。今天可以做这件事儿,没有云,我可能无法做到,所以我们问他为什么云的问题,很多次,我们就会找出根本的原因,为什么要用云呢,最终用户说减少了他们的配置时间,现在他可以去获得这些资源,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他说我可以在8分钟之内获得服务器,而不是8周之后获得服务器,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为什么8分钟接近服务器有什么好处,可以使开发者更快的做他的工作,速度非常重要,这就是灵活性的问题。也就是开发者很快的做工作,现在速度就是时间,灵活也是时间,大家很快挣钱了。
      Wes Perdue:从最终用户角度来讲,有更多的灵活性、更多的敏捷。
      Wes Perdue:看一下增长性的问题,这是IDC预测,针对云市场的预测,今年IDC的预测,整个企业级的需求将23%来用云来驱动,从起动的角度来看,什么驱动在2020年,这些硬件会有10亿个硬件要被销售掉,软件方面大约有2亿应用的软件,这样的话,可以说促进我们存储的发展,在今天的话,到2020年我们可以看到增长速度非常巨大的。
      Wes Perdue:现在我们来看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很多的我们参与的会议讨论,一些重要的云市场的参与者,有很多的领域,我们也给他们进行了探讨,在上面也显示了这些内容,从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从环境,从海量的架构,还有数据保护的模型,还有自动化存储,安全性,还有冷存储,还有新的业务模型等等,这些领域我们也都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和业界的参与者进行接触,以便更好的来改善或者更新我们存储设备的设计。
      Wes Perdue:我们来看一下数据中心的架构,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方面,可能有数据有六七万平方米,甚至更大的数据中心,可以把它分为模块化数据中心,集装箱一样的大小。根据这些数据中心的类型,这是否会驱动存储设备的发展,当然我们的反馈就是,无论你什么样的数据中心,当然了模块化数据中心最密集的,驱动应用应用本身架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Wes Perdue:从环境的角度来讲,上午讨论了很多的模式,比如说电源也变得非常重要的部分,今天数据中心,他们使用这种冷空气的自然空气进行制冷,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来节省能源。那么这里面要点就是,通过自然通风来更好进行的制冷,节约电源的消费。在冰岛,在一些城市,比如说在哈尔滨,这些数据中心可以说在不同的气侯环境之下,这张图在美国的数据中心,它在2011年5月投产,刚刚他们进行了调试,大约是两万多平方米,在美国东南部可以说它更加潮湿一些,可以说在东北部的数据中心有很多的不同,他们进行一些环境方面的研究,他们不断的去增加这些服务器和环境的温度。从25度增加到30度,而且它增加了湿度,从65增加到90%的湿度,也看一下温度增加的差别,他们的目的就是想打开窗口,使用自然通风制冷的方法。
      Wes Perdue:那么在这些服务器的内部可以看到,它的服务器的温度会有所下降,这些大的数据中心,也正在减少电源的消费,特别是利用自然冷却的方法,这种趋势我们认为还会继续进行下去,这些服务器都会在更加严酷的环境里进行工作。我们看一下未来存储设备的设计,整个行业都要去考虑到这些技术架构方面的问题。
      Wes Perdue:还有就是工作负荷的利用,有人告诉我们,一年之后工作负荷系统可能跟今天会这种负荷有所不同,我们听到这点之后,作为制造商我们很感兴趣,我们进步的看一下他们的软件,看一下我们的文件系统,都在不断的更新,我们这么去考虑吧。比如说有一个因特的处理器,我们作为设备制造商,我们要去盈利,当我们希捷驱动它能够去读写的时候,那么我们想让这些处理器能够在百分之百的时间内进行工作,那么这就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公司来讲,当我们的设备,我们存储设施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些闲置不用的可以做背景方面的工作,对于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来讲,他们也有百分之百的应用,百分之百的资源的利用。现在我们认为硬驱在环境里面进行工作,而且他们利用率更高了,我们关键的趋势就是当我们看一下未来设计的时候,特别关于存储设施设计的时候,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驱动它的闲置时间更少了,他们工作更加紧张了。
      Wes Perdue:从效率角度来讲,根据我所说的环境研究,根据增加的温度研究,可能会有一个15度的增加,这种数据中心会说,我们要去改变我们的维护,系统管理人员在很热的环境之下,工作会非常困难,他们就重新设计了所有的这些布线,这些公司的话,就去考虑这些能源的这种节省,他们带来一些变化,不仅仅是存储设施而且对整个设备都加以了改进,这系统就能够对于改变做出很好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这儿系统的制造商,可以说他们更敏捷了,更快了,他们这样的话,就能够赢得更多的投标。
      Wes Perdue:还有数据保护的模型,我们传统的IT的话,就用Rad5-7进行一个数据的保护,在一些大的数据中心,现在这种数据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可以说还有Rad系统在云环境下加以应用,现在可以说我们希捷所做的传统的方式,对于在Rad环境之下,比如说热插拔其他的特性就不需要了,可以说没有什么价值了,不像云那么重要了。现在把这些所有数据放在驱动器上能够更快一些,特别在复制方面,我们公司很善于转移这些数据,我们不需要重新的利用,我们的挑战就是带宽,这是很实际的问题,这是我们考虑未来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去解决带宽方面的问题。
      Wes Perdue:还有安全方面,这也是比较有趣的案例,可以说我们有四种不同的保护机制,来保护数据,我们也进行一些讨论,客户的数据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私有的数据,共有的数据,保护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驱动中加密。他说的话,主要是这些驱动器在我们数据中心,有些不需要加密,我说不,他们说,我们的这种物理和逻辑上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当你的驱动器离开数据中心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那么什么时候你这些数据会离开数据中心呢,那比如说,我们驱动器重新再利用或者不再用它了,当驱动器离开数据中心的时候,现在可以说每年有几个TB的数据,这种过程不再是可持续性进行的方法了,在我们安全特性方法里面,我们能够擦除这些数据,可以立即把数据进行擦除,他们说是吗?他们就问了一些问题,是真的吗?我们需要一个管理系统,我们可以说首先把数据加密,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密钥管理系统吗?我们说,我们能够立即去开发加密擦除的设施技术,他说非常好,我们可以这样做,我们已经说在我们的整个产品里面加以了应用,这种安全擦除就可以立即去进行,就可以去清除掉那些数据,特别是一些大的互联网的数据中心,也都在使用这些技术,它能够去解决那些问题,也就是说你要去把那些驱动器进行摧毁的话,比较会浪费时间。
      Wes Perdue:现在我们讲一下冷数据,我们有客户他们不断的持续的上传内容和数据,有许多书记我不会用,至少不会经常用,有的时候甚至一点都不会用,但是不应该删除,我不希望你删除这些数据,但有一种商业模式,以透明的方式把数据,从这个近线的设备迁移到远设备,今天就有可能,在其他的商业模式中,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用一个以硬盘为基础的远线冷储存设备,我们在这一部分它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并且它的耗能也很低。那么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种方法,有一个以硬盘为基础的,成本是1美元,从系统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解决耗能的问题,有些大的数据中心他们能做的时候,很容易把数据迁移到那些冷储存设备上,从这个暖设备迁移到冷设备,而且是双线迁移。
      Wes Perdue:供应链,这是我们最近非常热衷的一个领域,昨天我在另外一个会议上发表了供应链方面的演讲,因为有了供应链我们的生活更便捷,给我们带来很多实际好处,供应链连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对于因特网公司来说,今天这个供应链看起来就像图一样,它们所扮演的角色看起来像在云端一样,有点模糊,有一些大的因特网数据中心,自己就成为OEM,我们还有ODM,ODM成为OEM,还有OAM,成为云服务提供商,所以我们对于储存单元的提供有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正在重固自己的商业模式,因为越来越多的压力,来自云计算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压力,因为供应链上,其他的元素正在发生改变,对于他们来说,对于他们的竞争对手来说,因此这就是细节作为设备提供商所非常关注的一面,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并且在存储设备方面成为有利的竞争者。
      Wes Perdue:我们的成功秘诀之一,无论在世界何妨,无论大的因特网数据中心还是小的因特网数据中心,技术支持以及战略合作伙伴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大公司都有这样的期望和愿望和拥有本地的技术支持,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承诺,我们和其他一些系统集成商分享信息,展开讨论,其中有一个系统集成商,那么我的技术,我的技术支持非常深,非常广,我说是吗?他说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给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有一个大的因特网公司他有一个问题,我带了八个工程师,把他们送上飞机,送到顾客那里,那么我的答案就是,天啊,真麻烦,他说怎么你没听明白我的问题吗?找八个工程师送上飞机,你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不会把工程师送上飞机,因为他们已经在那里,他们可以就像有一个健全证书,有一个会章一样可以走进走出,可以自由的走出客户端,这样随时随地的技术支持,无论是大是小,这些中心,对于供应商来讲,这些无缝技术支持会是一个成功的秘诀。
      Wes Perdue:从企业组合角度来说有三层,也许在未来可能有四层,现在第三层是档案层,有一层是优化业绩层,从优化业绩的角度来说,第一层是存储能力,第二层优化能力,第三对于大的因特网公司来说,他们希望一个跨平台、跨层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对于云驱动器来说,我的观点有很多优化的可能性,对于硬盘来说,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说对于一个单驱动器的系统来说,所有的应用夹杂着生命。
      Wes Perdue:今天从固态驱动器到这种大的驱动器,这些驱动器都被用来实现不同的应用在数据中心之内,这种应用方式以及驱动器的选择,就是基于应用的工作负荷,我们 需要怎样的工作,我们需要怎么样的表现,以及对于能力的要求,事实上呢,同样一个应用,比如说电子邮件我可以用完全不同类型的驱动器,来实现电子邮件应用,在一种情况下,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驱动器,那么这适用于电子邮件应用,那么不同的电子邮件应用也许就不适合了,因为每一个应用它有自己的架构,因为他们有这种系统的架构设计,有些特定的系统需求,希捷采取这样的方式,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帮助他们满足自己的应用适合的驱动器。
      Wes Perdue:现在我对的演讲做一个总结,云对于希捷来说非常重要的,这个云储存业务模式是正在不断的发展,我们正在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架构,还有基础设施,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领域,已经开发了不同的商业模式。毫无疑问,最大的公司,他们正在赶上这一浪潮,我们相信环境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这个环境在不断的进展还有工作负荷,在我们都在展望未来的时候,设备设计,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呢,一个广泛的产品组合或者广泛的产品类型,对于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样可以以最优化的方式来利用空间,那么这也是希捷的成功之一。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感谢大家参加下午的会议,我非常容幸来到这里,谢谢。
   
    张云勇:Wes Perdue的精彩演讲,下面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如果没有问题,我来问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希捷在传统的存储时代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但是随着进入云计算的时代,EMC提供了非常好的云产品,希捷公司与这些公司相比,有哪些优势?
   
    Wes Perdue:优势和劣势,从产品组合的角度来讲呢,希捷我们有一个很广泛的产品组合,其中我们的产品系列就是竞争优势之一,可以说是最广泛的,业内最广泛的产品系列,而且呢,我们正在保持着一个云市场的领先者地位,那么至于云市场和传统市场的区别,我们需要理解这一区别,理解二者之中客户不同的需求,并且把这种理解整合到我们的产品  研发计划当中。我们另外一个竞争优势就是,我想这有点奇怪,现在角度来说就是供应链,我们的供应链是非常深的,从现在这个情况来讲,虽然很多的硬件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我们的供应链可以达到更深的层次,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关键竞争优势之一。
    关于我们的劣势,我想就像其他的大公司一样,我们都希望能够更快,更灵活,因此呢,尤其在云领域,客户的期望是不断的增长的,实话来说,这对我们来说,对于希捷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在接下来我们也将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倾听客户的需求,并且满足他们的希望,谢谢。
   
    提问1:和固态存储相比,这个容量是硬盘的一个优势,但是今天呢,容量的增长速率却有所放缓,因为传统的刻录技术它的潜力是不够的,你可不可以讲一下,下一代的词性记录(音)技术比如说(英文)。
   
    Wes Perdue:正如他刚才讲的,我想在这个就像一个汽油桶一样,对于硬盘领域来说,我希望讲一下,现在增长速率下降非常放缓,在有一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生产厂商,可以说他们的后劲不足劣势已经显示出来了,我想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从整个业界的角度来讲呢,当业界观察一个新的技术在增长的时候,它会关注像BPM还有新媒体,这些新的技术,引进业界的重视,那么业界希望呢,有新的技术,它需要产业化,需要商业化,无论DGM还是哈末,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那么从成熟度的角度来说,我想他们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因此硬件存储对于能力来说,它仍然是需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对容量来说。同时,也有其他一些技术,比如说单磁性刻录(音)这是一种刻录技术,业界非常的关注,认为比BPM的成熟度更高,更容易应用,对于每一种来说他们都面对着挑战,比如说存储容量以及成本对于他们来说主要是读写,对于这个磁性记录来说是读写,业界以及希捷,尤其是希捷观察新的技术进展趋势,并且看它的应用前景,像BPM的应用场景,当然这对整个业界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
   
    提问2:我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技术支持,通过虚拟我们已经可以做到安全的虚拟机,但是呢,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储方面的问题,那么对于这种存储服务来说,您的观点是什么?
   
    Wes Perdue:多租户基础设施是吗?
    提问2:是的。
    Wes Perdue:我的观点呢,基于上面的讨论,对于消费者,以及中小企业,多租户基础设施或者是存储计算机,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是的,我们经过一些大企业表示,他们说我不知道,我们数据邻居是谁?也许我们竞争对手的,因此呢,从这个多租户存储这个角度来讲,大公司大企业,他们更不愿意接受多租户这样一个模式,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多租户的云存储他们不太愿意接受。那么云基础设施虚拟化,他们更希望把这些都放到他们的防火墙后面,保证他们的数据安全,防止关键信息向外泄露,那么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多租户的云架构还没有得到太广泛的利用,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案例来说明,我们有一个完备的安全系统,健全系统,对数据保护的非常完好,这样就可以帮助大企业,来逐步的接受这种多租户的存储架构或者存储基础设施,但是今天眼下来看,对于大公司来说,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安全,现在也有很多公司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他们看到这是下一个大的商业机会。但是多租户的存储架构,尤其是对于大公司来说,安全问题是很大的阻碍,尤其在公用环境之下。


    张云勇:谢谢Wes Perdue的演讲。下面非常高兴有请到了张林涛高级研究员,从技术研究层面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张林涛:非常容幸在这里能够给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介绍我对于云存储方面的研究的一些挑战和一些机遇。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微软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工作,微软在云计算方面有很多的工作基本上,我们有我们自己很大的Office365等,除此之外,基本上其他的各方面的服务和产品都有一些云的(英文)等等,我们自己设计电源管理系统、冷却系统等等,可以说对微软来说,我们CEO,我们整个公司扑在这个云计算工作上。
     张林涛:我来自微软研究院,微软研究院主要任务有三件事情,第一件事,要把计算机的领域要往前做,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其次,我们把我们做的研究把它放到我们产品中去,帮助 现在的产品;第三点,发明更多的新东西,使我们微软有一个新的产品。所以可以看到对我们来说,research是第一位的。
     张林涛: 微软研究院有200名研究员,同时在很多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为科学本身为技术本身做一些贡献。
     张林涛: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云计算有什么理解呢?我是2003年加入微软研究院的,我先在微软硅谷实验室,三年前加入了北京亚洲研究院,我的研究主要是在系统问题,在大型分布系统和数据中心中的这些问题,主要我关心系统底层的这些问题。那么在research方面,我曾经做过research,最后成为,并到搜索引擎的所有趴下来的网页,这套系统我们曾经很早之前做过,这个research是在六七年前做的,这是我在research方面的工作。
     张林涛:另外,我也应用过research,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作为并的索引服务器的主设计师,这是新一代微软搜索引擎的索引引擎,这套引擎引用了SSD,来提高搜索引擎的效果。所以我也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怎么运用这些存储引擎。
     张林涛:简单地看一下,云计算,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云计算,我们主要关心是(英文),因为微软在(英文)工作上刚刚起步等等,这些工作我们研究的不是特别多,我主要个人的工作主要在下层存储系统等等这些问题上。大家也都知道,微软也有这些产品,直接跟(英文)来竞争,需要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做,对于我来说,我是系统的研究员,我们主要做底层产品。
     张林涛:大家都知道存储系统,肯定是基于,首先是数据中心是修在机器上的,再上面再建分布式的系统,分布式的文件系统还有数据库等等等等,在这个文件系统上我们再建像(英文)这样的系统,这是一个大概的简单构架,我想(英文)主要指的下面这些部分,上面我们会建自己的运用层的东西,我简单讲讲各个层面大有些什么样新的趋势和什么样新的机会。所以我主要想讲一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需求?
     张林涛:首先是存储器件,我想最近几年最大的变化,可能对于在技术上在存储技术上就是SSD,大家都比较熟悉了SSD,很多人笔记本上都是用的SSD,SSD有很多好处,它的随机存取,它的速度在一百个微秒左右,它满足很多需求,比起硬盘来说它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现在SSD大量的开始,最近一两年类大量进入数据中心,在云计算当中,今天上午古女士提到他们机器配置上,有160G的SSD。我们微软搜索引擎也开始利用SSD,但是利用SSD还是有非常多的(英文),首先当然一点,这个东西比硬盘要贵得多,怎么样很好的利用它,这是很大的研究课题,比如说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为了容错,我们用的是复制几份的做法,这有可能对SSD来说,可能特别浪费,我们没有办法支持每一个数据拷三份,用三倍的存储空间非常昂贵,会不会有别的方法做这件事情。
    张林涛: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SSD不能写太多,写的次数太多它就会死机,在数据中心中我们需要三年五年才会淘汰,这样的器件能不能撑太多时间。
    张林涛:第三点,实际上有更多的想法,也有可能现成的程序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这样系统,因为一般现成程序,要么是内存要么是硬盘,SSD这个东西需要特殊做设计特殊做优化,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做搜索引擎这部分,我们发现未来SSD专门设计一套系统,  性能可以提高很多,简单的利用它,这就会省很多的钱,对数据运行来。
    张林涛:SSD是现在的,将来会有新的设计出来,最近大家看得比较多的,就是Large DRAM。那么还有更远的趋势,就是Phase Change Memory,这个就会带来很大影响,有可能代替RAM,所以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因为这个SSD,Phase Change Memory跟别的性能不太一样的。
    张林涛:刚才讲到的是存储系统,现在讲讲网络部分,网络现在大家在数据中心中对网络需求非常高,尤其是云计算。最近也有很多工作,怎么样把这个网络做得更好一些,我们微软曾经做过一些工作,我们现在有新的(英文),上面就不是一个树状结构,它数据就可以分散到各个Link,这是其中一种做法,这个跟现在的很类似。还有一种做法也是我们微软做的新的工作,就是Server centric network,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能够任何两点之间,基本上是恒定的。
    张林涛:这个我想上午Liv先生讲过这个,这是最近刚刚发明的产品,这是四核的,这是就是新的设计,这下面也有小的实验平台,用这种方法我们设计出来的系统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它的每个Node比较Week的。有可能整个Node里面,包括CPU都有可能集中在一块芯片里,有可能做一个这样子的,把很多芯片连在一起,这就变成一个Data Center,将来很有可能大家的手机就不会是一个四核的系统,有可能是100核的系统,每个核上面有一点内存,这都是有可能的。
    张林涛:刚才讲了这些都是硬件方面东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软件方面做的工作,一些看法。我们觉得刚才前面也提到了,软件方面大家有Database,这是常见的存储系统,大家发现最近随着因特网被广泛的利用起来,很多数据其实应该存储在Graph里。我们大家知道很多搜索的问题最后都变成知识的问题,你知道苹果,苹果是一种水果,这个苹果跟水果这两个概念之间就应该有关系,它们就应该建立这种关系,这样我们才可以分析,人家搜苹果不是搜水果而不是搜计算机。大家都知道网络之间也有Link Graph。Graph也是新的研究课题,怎么在上面做运算,我一次加一个边,这个边有可能影响到不同的NOde,这是很有趣的研究课题,现在有些系统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存储方向,对于存储系统。
    张林涛:最后一点,想谈谈Nearline Storage的问题,刚才两位先生都讲了,我们有两种Storage,搜索引擎你输入一个数据必须半秒钟给我,这是Online系统。还有一个Offline系统,这个操作,一般都需要在一天两天,人们都是可以接受的。最近出现了新的Opplications,你比如说像我们搜索最近有什么新的新闻,这个新闻有可能是突发性新闻,你在半分钟之内应该把它出出来,迈克刚刚去世他的新闻,还有像很多人在讨论什么,最火的是什么东西等等,像这种东西应该不断的跟踪大家发的言,发现这个信息。还有Traffic,比如我们想知道哪个地方堵塞,要半分钟之内就要知道这个信息。
    张林涛:Continuously,这也是对存储系统对计算系统有非常大的挑战,Continuously Models什么样的是最好的。
    张林涛:我大概讲了一下我个人对云计算方面,存储方面和下层方面的看法,当中很多都是我自己研究方面的偏见,希望大家能够指正,结论就是说看到云计算是非常新的工作,很多我们还在挑战还有新的机遇。谢谢大家。
   
    张云勇:微软软件做得好,硬件也很有研究,张博士介绍了很有趣的几个议题和一些新技术,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与张博士进行沟通?我先问一下。这个产品微软什么时候推向市场还只是泛泛的研究?
    张林涛:我们研究院做的工作都是研究为主,我们第一个工作保证这个东西是新的,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然很多的东西都会应用到我们的软件,比如像我们做存储系统,搜索引擎。
    
    张云勇: 非常感谢张博士的演讲。下面有请张建新研究员给我们做演讲。
   
    张建新:非常容幸参加这样高端的会议,上午下午各位学者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戴尔在云计算方面的解决方案。关于市场趋势,大家也讨论很多了,现在这个市场上对于云计算不管发展趋势还有它的市场规模各种技术,讨论非常非常多,我们今天会场热烈情况也是见证了非常热的云计算的趋势,不管大家对云计算的技术还存在什么样的研究,存在什么样的争议,但是对于它的趋势,对于它的规模,对于它对这个社会的改变和它未来的潜力,我想大家都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
    张建新:实际上我们今天很多专家也都提到,云计算我们还是在非常新的阶段,事实的确如此,但实际上在我们迈向云计算的过程中,已经浮现出来了非常多的新技术,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些云技术提高他们的效率,来转变他们的模式,他们已经做到了,比如说像分钟级别的响应,或者说减少了60%的任务,或者说更快的解决问题等等,大家可能会有点好奇,说我上面数字怎么这么具体,都可以精确到个位,里面都代表一个公司或者成功标杆企业它的案例,实际上我们在讨论云技术为社会带来改变的时候,这个改变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了,但是呢,这些企业可以说在社会里面还都属于凤毛麟角的,真正的我们要实现大幅度的跨越,  实现革命性的转变,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还是面临着很多很多的问题。
    张建新: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刚才我们看到的标杆企业,他们能做到的程度,这里面是因为我们面临很多的挑战,一个是传统数据中心,这个大家讨论得很多了,传统数据中心非常的复杂,它的烟囱式的应用,阻碍了资源的共享,阻碍了效率进一步提升,虚拟化技术的带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技术,负责好的效率提升的可能,但实际上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我们现有的数据中心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举例说,现在大家一致认可,有了虚拟化之后,实际上虚拟化不可能虚拟一切,这个数据中心有虚拟中心存在,这虚拟化的技术也不只是一家在市场独占鳌头,必然数据中心里面会各种各样的原因采用虚拟化的技术,这样让们数据中心变得更加复杂。
     张建新:接下来是云,云是我们今天讨论主要话题,如果说我们每个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云对我们来说,可能应该说是件好事,当然上午有位学者不太同意这个观点,云是件好事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但是呢我想在座的各位,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看到的是挑战,因为我们是云的建设者,云的提供者,其实这个很简单,就像原先我们打一口水井或者说点一个灯的时候,工作很简单,但是你要建一个电厂,建一个水厂的时候工作就非常复杂。因此,我们实际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我们认为,我们在向云演进的过程中,从大的方向来说,实际上两条道路,一条就是向箭头所看的,是从上往下的道路,这个道路是什么呢,其实就像我们做搜索,做微博等等,这种新兴的,公共云类似服务的应用的时候,我们构建这个云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我们上层的应用决定了下层的架构,像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什么都没有的基础上,去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优化这样的建构,这种方式我们看到非常多优秀的例子。这种方式对于政企客户不是很合适,因为他们在现有基础架构里面,已经花了成千上万,上亿,几十亿的投入,到我们传统数据中心里面,这个数据中心里面更重要是成千上万的应用,这些应用对架构的需求是千差万别,像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太可能把一切推倒重来,采用革命式的道路,像这种情况下引进式的发展更合适,引进式发展是从底往上做优化的方面,利用现有的资产,逐渐演变到数据中心。
     张建新:可能对于某一些朋友来说,戴尔是一家PC服务商但是戴尔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变成非常多元化的公司,尤其在近些年,已经开始明确把解决方案与服务当成公司的一个方向,在云时代里面,戴尔更多的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云基础架构的服务商,也就是说,戴尔是来提供构建云的这些基础的模块和技术,以及服务,虽然戴尔在美国也有数据中心提供公有云的服务,但是更多的戴尔和业界的供应商去合作,来去构建这个云,在座的各位都可能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合作的对象。
      张建新:那在革命道路上,我们戴尔能够提供什么东西呢?主要有这些,像我们的服务器方面的创新,大家谈到数据中心的时候,尤其你对外提供外包服务数据中心的时候,如果你的密度越好,你越节能,很显然直接的影响就是我成本的降低,戴尔提出了云的服务器,它的密度相对于传统的服务器,把密度提升三点几倍,除了云的服务器之外,还有一种是更加革命性的服务器,定制化服务器,戴尔在全球只有15家客户,包括3家中国客户。这个定制化服务器它的密度可能会做得更高,比我们云服务器密度还要提升50%,比如说像我们著名的facebook,都和戴尔合作非常密切。还有模块化数据中心,还有积极参与Open,开元社区帮助客户,构建开元的公有云。在革命式道路里面,戴尔作为云的基础架构,供应商是全球第一的位置。
    张建新: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引进式服务部分,即使达不到理想中的云的目标,至少能利用现有的云技术大幅度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这种服务过程中有迹可寻的。第二部分,怎么样把这些资源真正成实。第三成为IT机服务。在第一步的时候,我给大家介绍我们新产品,因为大家谈到虚拟化的时候,可能想到更多的是M2M的产品,我们这边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简化虚拟化的实施。我们做虚拟化的项目,通常超过50%以上的项目,都要花六个月以上的时间,这个原因是因为虚拟化毕竟是比较新的技术,涉及的架构比较复杂。
    张建新:戴尔推出这个新产品希望简化这个过程,让原先事倍功半的虚拟化过程变成事半功倍,提供大家看到的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的产品,这个产品叫vStart,这里面包括了去实施虚拟化能想到的所有的东西,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机柜它的连线,这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得见摸不着的还有预装的虚拟化软件,预装管理插件,还有戴尔的服务,还有戴尔最佳实践。我们大家都知道,微软几年前推出了虚拟化软件戴尔一开始跟这些公司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戴尔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在这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避免了一些后期产生的比如说流量上的不匹配等等带来的问题。
    张建新:这就是我们产品的庐山真面目,一个大机柜,运到客户那边就是一个大机柜,运到客户那边拆箱可以用。这是vStart几款型号,详细不再说了,现在有50、100、200,而且还分微软的版本。
    张建新:它的应用情景可以说只要有虚拟化的地方都可以用。
    我们vStart这样一个产品,让希望采用虚拟化的客户可以很容易的去部署虚拟化的产品,我们刚才提到传统数据中心远化有三步走,虚拟化、资源成池,这里面给大家介绍一个软件产品,高级架构管理器,可能有朋友会说,比如说我采用了VM2的产品,我这个虚拟机已经成池了,你们为什么还有这样的产品呢,你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这个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让数据中心真正成池,VM2管理的成为成池,在它之外还有物理机,这些池仍然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共享,这个高级架构感觉器起到的作用,把这些资源真正变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它的理念是什么或者说原理是什么,就是标题这句话,“将工作负载从计算单元解耦”。
    张建新:什么叫计算单元?因为我们统一看成计算的容器,我们在它的眼里,其实是不分物理虚拟机,也不分品牌,你物理机无所谓戴尔还是什么的,你虚拟化管理软件也无所谓是什么,统一看成资源来对待。这样数据中心有两类,一类就是工作负载,另外一类就是计算单元, 有了这两类之后,计算单元成为统一一个池,工作负载可以非常自由的部署到任何一台计算单元上面。
    张建新:它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统一的资源池这几个字,支持非常开放的,支持异构的环境,对这个异构环境的支持是非常得好,  它不管你是哪家品牌的硬件也不管你是哪家品牌的虚拟机管理器,都可以实现P2V,还有V2V,是指不同品牌虚拟机之间工作负载的迁移。
    张建新: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比较动态的演示和软件的功能图。我们刚才谈到高级管理器,把AM分成两类,现在这张图有两条线,这条线把这个资源进行了分割,下面就是资源池可以想像数据中心里面所有资源变成了资源池,下面就是它工作负载的池,我们可以随机将这些资源分配给这些应用,而且也根据应用对资源的要求不同,去调整这些资源,或者说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或者说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做自动失效的转移,像这种它看上去很简单,简单的几步就实现了,但实际上它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张建新:刚才我们讲到虚拟化之后,把数据中心已经分成两大类的资源,尤其底层资源变成统一资源池,下一部分怎么把这些资源有效提交出去。这里面给大家介绍戴尔创造器产品,在我们传统递交资源的时候,很多时候用手工的方式,比如说我要申请一个机器要填一大堆表,现在有虚拟机了,有了虚拟机之后,可能很多部门,很多人对IT人员的期望也提高了,你原先购买一个服务器的时候,你花几个月的时间做计划,找厂商,现在是不是几分钟应该给我一个机器,这个理论上说可以做到的,但是还带来很多其他问题,我们遇到很多客户也在讨论,虚拟化实际上让数据中心里面很容易失控,我分配给了资源之后,经常没有办法去追踪,而这些资源很有可能分配了之后,放在那边不动了,我也没有办法去回收,而且我也没有办法针对不同的角色给它不同的权限,这个Creator实现了虚拟资源的管控,从这张图上看得很清楚,一方面把我们的资源进行管理分类,另一方面对用户进行管理和分类,还有就是设置策略。
    张建新:通过这些,我们设定了良好的IT治理的环境,这张实际上对更清晰的划分了一下用户,普通用户还有业务组、IT部门各自不同的责任。像这个工具实际上可以减少非常多的日常任务,减少更多的工具。刚才Creator工具适合非常规模比较大的组织,里面实施了很多的虚拟化的环境,它包括桌面虚拟化,以及不同厂商的虚拟化产品都可以统一管理,而且还可以对虚拟资源进行计费,进行回收等等工作。而且美国银行都采用了这个系统,采用之后对IT环境的管理,这个效果是非常的显著。这个就是我今天介绍戴尔的解决方案和想法,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戴尔这个机会,谢谢。
    张云勇:非常感谢戴尔公司张女士对演进式解决方案的阐述,而且是本书了戴尔公司非常有特色的物理机虚拟机一体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我问一个问题,你刚才也提到了戴尔公司以硬件起家的,现在实际上绝不是纯粹的硬件提供商,我特别关心在做好Iaas方面做好,在paas方面有没有什么想法?
    张建新:我们戴尔不光是只是利用开元社区的资源,戴尔首先对这个社区有很多的资源提供给开元社区,戴尔建了非常强大的咨询团队,做云的时候对咨询非常重要,去了解我们云的目的,主要在这方面做了努力。
    
    张云勇:非常有幸请到了百度技术专家王洪亮分享他们百度的一些经验,有请王洪亮。
    王洪亮: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大家都知道,百度是做搜索起家的,我们现在互联网使用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搜索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入口,用户使用的时候可能没有觉得有特别的地方,特别在搜索后台会涉及到超大规模数据的问题,会有一个迭代,既是指开发也是指我们数据,数据会有快速的更新。
    王洪亮:百度一个特点涉及到大规模并发访问,我们每天响应来自138个国家,数十亿的搜索请求。搜索后台主要涉及到超大规模海量数据的处理,开始是文本,包括图片,包括视频。另外一个层面用户数量大幅增长,中国网民现在将近5亿了,网民数量的增长会带来非常大的需求对互联网应用需求非常庞大,在我们后台上,我们之前的数据大概两PB,现在会涉及到十PB数据量,每天处理数据量非常大。百度特点有70多个应用向互联网开户开放,就是统一构筑在一个平台上,就是云平台,会涉及到大规模存储和大规模计算,也会涉及到内核、硬件、安全层面的一些工作,包括讲到对硬件的影响。
     王洪亮:我们刚才提到它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大,涉及到并发,分布式的一些运算,必然会涉及到数据中心的问题,我们说传统的数据都是7乘24小时,但实际上这种要求会带来非常大的浪费,在晚上负载非常低,但是我们服务器还开着,我们说一个十万台级别的数据中心,这个电费一年好几个亿的,到晚上的时候,基本上90%以上电脑白白损耗掉的,这是百度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发展到一定规模,它的数据中心模式发生转变了,最初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把服务器运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往往是电信运营商的中心,发展到一定规模硬件都是自己来做,我们全球领先互联网公司,它的服务器数量可以达到百万台,在全球建立几十个大的数据中心,对中国来说也是有这么一个趋势,中国领先的公司都在纷纷建数据中心。我们说运营费用最大的部分就是电费,百度在这边考虑,我们白天会把比较多的机器开起来,主要为了响应用户的需求,满足性能的要求,要到晚上,特别到凌晨,上网的人非常少,我们会把业务转移到部分机器上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实际上业务是不间断的,对于用户来说看不到停滞。
     王洪亮:我们现在看到右边这张图只有很少部分机器在开着,完全满足了性能要求,节能了非常大的电,功耗非常低,这是传统数据中心做不到的,这是云计算中心的显著特点,资源是动态的。
     王洪亮:我们针对云数据中心提出能效指标叫PAE,POE的值算起来很简单,简单来说,整个数据中心能耗出于IT设备上消耗的电能,它的极限值就是1,所有的电脑用到IT设备上了,但是大家想一下,到晚上这些机器附带不到5%,普遍如此,他的电能在做什么,实际上这点大大浪费,我们说最好的结果POE等于1,但是夜间电能大大浪费,POE是体现不出来的。PAE这个值等于现在分母跟POE分子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分母变了,分母是应用的实际能耗,这个实际能耗等于IT设备当前能耗减去IT设备负载的能耗,它是这样一个值,这个时候反映的什么内容,到底有多少电是用在实际业务上,分母的变化是这样的概念,这是创新性的点。
     王洪亮:下面云数据中心的战略,互联网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建立数据中心,另外一个大的特点,不再用通用服务器,通用服务器的量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越来越低,最初的形态是定制化,互联网公司主导服务器设备的设计,这个工作是硬件厂商做的。在国内现状30%的服务器,30%以上的服务器直接销售到数据中心的或者互联网中心的。
     王洪亮:云计算的趋势资源集中化,产生三个结果,有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它会要求数据中心,使得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集中,这个时候互联网公司往往会最初采用定制化,后来自行来设计,我们看业界全球比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自己做,但是他采用比较封闭式的方式,比如说高密度,有低功耗,不见不需要都可以去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这种定制化不会因为量小导致成本高,因为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它去除自己不需要的设备,因为我不需要这些设备,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它的规模上来以后,使得这个定制化的服务器或者自己设计服务器的成本会非常低,这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趋势。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做这件事情,采用封闭的系统,百度的想法采用开放系统,通过一个点的设计,通过设备的设计,通过对设备、部件以及配套设施的引导引导整个产业链,我们说产业链会分为计算、存储、网络三大块再整合成一个面,对数据中心整个发展变化会有很直接的推动。我们也是希望跟上下游企业产生一种合作,通过联盟的形式推动整个产业或者整个行业的发展。
     王洪亮:这是百度对于云计算一个新的理解,我们之前讲了数据中心讲设备,讲到一些产业链,它都是在讲硬件资源或者基础设施,也包括软件,也包括单机的OS、数据库之类的概念,是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多租户,提高利用率都是提高设施资源的利用率,百度现在在提新的概念,就是信息资源,面向于信息资源的融合,我们之前讲数据中心都是讲设施资源的融合,我们现在云计算有几个基本特征,兼容异构,分布式,兼容异构分两个点,硬件设施会支持异构多业务,以及刚才有一些嘉宾讲的虚拟化。
     王洪亮:另外,还有一些海量信息处理,以及按需分配,按量分配这些理念,这个理念往往更多面向于设施资源的,从信息资源整合角度考虑,它实际上也是可以服务基本特征的,从信息资源融合角度符合云计算基本特征,也是云计算组成部分或者说一个扩展。 信息融合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包括新的大的应用前景都在里面,虽然说得到涉及到这个领域不是非常深入,但是信息融合,数据智能实现以后,对我们整个行业包括互联网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促进。
     王洪亮:这是9月份百度世界发布的新首页,浏览之家,北京巴,开心网,京东商城,我们觉得跟自己浏览器的收藏感觉差不太多,实际上它有质的区别,我们百度有一个理念,实现互通帐号,以前登录这些网站都要输入不同的帐号,每个网站制作一个,我们理念是一人一世界的理念。这些网站之间的数据,特别是有些有效的数据可以做交互的,这就是新的理念,这个理念体现的核心思想就是做信息资源的融合。
     王洪亮:这是百度对于云计算的展望,资源融合与共享,这个资源包括设施资源,也包括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是百度首先来提,也希望能够对产业有些影响的,特别是对大众用户有些直接的更加便捷性使用互联网。
     王洪亮:这是百度云计算战略,左边这边是模型,下面有安全需求以及工作安全、人身安全,这里面归到物质需求层面,再往下走情感需求,有社会沟通和交流的需求,做往上是尊重需求,我们希望被尊重,被认可。再往上是价值需求,自我实现,理想、抱负、创造力的实现。我们再去看当前提供的产品服务平台,首先讲产品,产品其实是最早的形态,我们一手交货一手收钱是这样的形式,但是产品跟标准化结合的比较多,能跟标准化结合比较多的时候可以导致这个产品,很多家都能去做,但也带来一个问题,一旦实行标准化,意味着你家能做我家也能做,意味着同质化非常严重。为什么?因为有替代品,到服务这个层面,它的黏性增加了,比如说即时通讯,我们可以用MSN也可以用腾讯的QQ,用了腾讯QQ的人不会再换别的工具的,因为你的朋友、家人、同事的关系,会在这个关系网上,这就是人交流和社交需求导致的。
     王洪亮:再往上一个层面就是平台,价值实现。举个简单例子,互联网公司都是从零开始的,我印象中,我想讲业界,中国互联网公司一个著名人物,马云,我看他之前的网坛,央视拍的非常早的片子,20世纪初,他那个时候观点很先进但是没有人理他,他到处找人能够吸纳一些投资,他是这样的形态,百度现在做的工作我们提供云开放平台,这个开放平台跟传统的开放平台非常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它是免费的,我提供资源,你可以去用,这种资源包括计算,包括存储,包括网络,甚至于可以包括数据,百度提供这个平台是免费应用,这个平台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给他提供这种平台。从常理来考虑,我们去租赁一个东西,其他互联网公司也有其他的平台。
     王洪亮:很多人也会困惑,这样的盈利模式或者产业发展前景怎么来做?你不收钱怎么发展,因为我们的发展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如果这个平台应用多的话,会带来流量的增长,这个流量对百度业务有很大的促进。第一点,对用户不收钱;第二点,流量变现以后甚至于拿到流量变现的钱鼓励良好的应用,优秀的应用开发者或者个人创业者,这是对传统模式非常大的冲击也是一个变革。
     王洪亮:这就是百度开放云平台的生态系统,我们看到最下面的层面,云数据中心是一个基础,这层面希望跟硬件厂商还有基础软件厂商进行合作,做一个开放的架构,面向于互联网行业的,后面也会面向于整个行业,或者说整个技术软件行业。中间这个就是开放平台应用业务的开发商,我们完全免费,而且可以提供变现的分成,最上面就是用户,其实对用户来说,互联网应用都是免费的,基本上都是这样。我们的流量变现往往是通过推广,通过其他的厂商来收的,这样一个形式,比如说我们做网络推广,面向其他企业来收费,这样一个形式支撑整个生态系统。
     王洪亮:百度云计算初衷也是这样,刚才讲到马云这个例子,就是成就平凡人不平凡的梦想。
     王洪亮:最后我简单做一个小结,首先第一点是创新突破,我们在设施资源融合这个层面,传统云计算领域,我们提出绿色数据中心的指标PAE,这个指标是面向于云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然后在信息资源融合,我们首先来提出信息资源也具备云计算的典型特征,是云计算发展的新领域。从引导潮流这个层面上,首先面向于资源融合这个层面,百度从设备到产业链到行业,希望领导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它实际上是需求引导型的。从信息资源融合角度考虑,我们看到那个需求模型,从产品到服务到平台,也是在构建全新的生态圈,实现互利共盈,我们的宗旨也是这样,成就平凡人不平凡的梦想。
    王洪亮:我今天的演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张云勇:感谢对百度开放云平台的分析,下面欢迎大家的提问。
    张建新:我看到POE的概念,大家已经有这个概念了,怎么样的是比较好的指标,PAE有没有这样的?
    王洪亮:也有,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跟我们沟通。
    张建新:像PAE是什么样的领先比较领先?
    王洪亮:它也是越低越好。
    张建新:百度呢?
    王洪亮:我们做些研究会有前瞻性的东西,大家实验室的环境不代表整个数据中心的环境,我们会有逐渐积累的过程,并不是说我们刚开始推出一个值,我们希望跟合作伙伴做沟通和交流,能构建出这样一个体系,它最大的优点,我们还是衡量应用到底消耗了多少功耗,而这个功耗在整个数据中心的比例,是这样一个形态。
    张云勇:百度的一人一世界,能不能简单理解成谷歌的居家或者腾讯Q家?
    王洪亮:还不是这样,SNS或者RM它是自己做一个产品,包括一人一世界开放平台是我不做应用,但是我会把应用打通,这样形式,还是一个平台,并不是说我提供简单的服务或者某一个简单的服务,或者某一个产品。
    张云勇:商业模式在哪儿?
    王洪亮:我刚才说了,会产生一个流量,这个变现支撑这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