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日前发布了新款S300 AI视频监控硬盘,容量从此前的10TB大幅提升至24TB,实现了容量的翻倍增长。
产品演进历程
东芝的S300系列硬盘产品线发展历程悠久。2020年,东芝推出了采用叠瓦式磁记录技术的S300和传统磁记录技术的S300 Pro产品,均配备7200转/分钟转速和6Gbps SATA接口,本质上属于近线存储硬盘。2021年,S300获得升级,支持的视频摄像头数量从32个增加到64个。2024年8月,S300 Pro的缓存从256MB升级到537MB,传输速率也从248MBps提升至281MBps。
S300 AI核心特性
新发布的S300 AI型号在容量、缓存、传输速度和工作负载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不仅能接收64路视频摄像头信号,还新增了对32个AI数据流的分析支持能力。
东芝电子元器件及存储装置公司存储产品销售与营销部门高级总监坂本浩司表示:"监控市场正在快速发展,AI分析技术正在推动存储性能、容量和可靠性方面的新需求。"
AI功能意味着该硬盘支持"快速视频数据检索,以实现精确的实时AI分析和洞察"。
技术规格对比
S300 AI保持了7200转/分钟的转速和6Gbps SATA接口,但工作负载从S300的180TB/年大幅提升至550TB/年。在缓存方面,S300配备128MB缓存,Pro版本为537MB,而S300 AI配备了更大容量的缓存。
S300 AI提供8TB、10TB、14TB、16TB、18TB、20TB、22TB到24TB的完整容量选择。缓存大小根据容量而定:8TB和10TB版本配备512MB缓存,其他容量版本均配备1024MB缓存。
持续传输速度也随容量和缓存配置而变化:8TB和10TB版本为281MBps,14TB至20TB版本为295MBps,22TB版本为299MBps,24TB版本达到309MBps。
技术创新亮点
高容量型号采用了与去年9月发布的东芝MG11硬盘相同的10碟片充氦技术,两者在转速、接口、传统磁记录技术、最大24TB容量和550TB/年工作负载等方面保持一致。
市场竞争优势
与竞争对手相比,西部数据的Purple Pro视频监控硬盘最大容量为22TB,支持64个视频摄像头和32个AI分析数据流,工作负载同样为550TB/年,但最大传输速度较低,仅为272MBps。
希捷的SkyHawk AI最大容量达到24TB,传输速度为285MBps,同样支持64个视频摄像头和32个AI访问流,工作负载评级为550TB/年。
从传输速度来看,东芝S300 AI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产品可靠性与上市计划
S300 AI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250万小时,提供5年有限质保,支持全天候24/7运行。该产品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通过东芝的零售商和分销商渠道正式上市。
Q&A
Q1:东芝S300 AI硬盘有什么特殊功能?
A:东芝S300 AI硬盘专为视频监控和AI分析设计,容量达24TB,能同时接收64路视频摄像头信号并支持32个AI数据流分析。它具备快速视频数据检索能力,可实现精确的实时AI分析和洞察,传输速度最高达309MBps。
Q2:S300 AI与竞争对手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
A:相比西部数据Purple Pro的272MBps和希捷SkyHawk AI的285MBps,东芝S300 AI的传输速度最高达309MBps,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它提供完整的容量选择从8TB到24TB,并配备更大的缓存。
Q3:S300 AI硬盘什么时候能买到?
A:东芝S300 AI硬盘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通过东芝的零售商和分销商渠道正式上市,提供5年有限质保,支持全天候运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多数企业已从AI试点阶段转向可重复、可衡量的业务实践。Walgreens通过建立AI卓越中心实现有序创新,FMOL Health将ROI扩展到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Steelcase通过数据治理委员会建立AI信任框架,ZoomInfo让员工自主构建AI智能体实现人机协作。这些经验表明,成功的AI战略需要在创新与治理、自动化与人工判断之间找到平衡。
Feedzai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AI模型理解散点图的能力,创建了包含18,000张图表的大规模数据集。测试十个先进AI模型发现,在简单计数任务中部分模型准确率超90%,但精确定位任务表现不佳,准确率多在50%以下。研究还发现图表设计对AI性能有轻微影响,为AI辅助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Sandbar公司推出Stream Ring智能戒指,专为随时记录灵感而设计。用户只需轻触戒指并轻声说话,即可将想法转录为笔记。该产品采用个性化数字语音技术,创造如自言自语般的体验。不同于传统AI助手,Stream Ring专注于认知扩展而非替代思考。产品配备全天候电池,支持私密范围内的语音识别。银色版售价249美元,金色版299美元,计划2026年夏季发货。
KAIST研究团队开发出MG-Select系统,首次让视觉语言机器人具备"货比三家"的决策能力。该系统通过生成多个行动候选方案并利用内部评估机制选择最优解,无需额外外部验证系统。在真实世界测试中,机器人精确操作成功率提升28%-35%,某些任务改进达168%,为机器人在医疗、制造等高精度应用领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