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宣布将采用321层QLC格式3D NAND技术,为AI服务器生产超大容量、高性能SSD产品。
SK海力士开始量产321层QLC 2Tb芯片,这是全球首个采用QLC技术实现超过300层的产品。假设客户验证顺利,该产品将于2026年上半年开始出货。新产品采用6平面设计,相比目前的4平面设计具有更多独立运行的闪存单元,可并行工作并提供更强性能。据介绍,这项技术使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一倍,写入速度提高56%,读取性能提升18%,写入功耗效率改善超过23%。
SK海力士NAND开发负责人郑宇表示:"随着量产的开始,我们显著增强了大容量产品组合并确保了成本竞争力。配合AI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中心市场的高性能要求,我们将作为全栈AI存储提供商实现重大飞跃。"
这一发布紧随最近宣布的256TB闪迪UltraQLC SN670 SSD和245.8TB铠侠LC9 SSD之后。这两款产品都使用了合资伙伴的2Tb QLC(4位/单元)芯片,采用218层3D NAND技术制造。SK海力士子公司Solidigm一直在引领大容量SSD开发,2023年7月推出了61.44TB QLC驱动器,2024年11月推出122TB驱动器,使用192层QLC 3D NAND技术。然而,Solidigm一直停留在192层水平,而竞争对手已将3D NAND密度提升至200层以上。现在SK海力士以321层技术加入竞争,密度远超铠侠和闪迪的218层技术。
采用SK海力士最新技术的SSD产品将分两个阶段发布,首先是PC驱动器,然后是企业级SSD和智能手机UFS卡。AI服务器企业级SSD将在单个封装中堆叠32个NAND芯片。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将匹配闪迪和铠侠的容量水平,甚至可能超越。该驱动器的商业发布计划在客户验证完成后于明年上半年进行。
铠侠LC9系列SSD目前正在向特定客户提供样品。闪迪UltraQLC SN670驱动器也将于2026年上半年出货。
由于Solidigm仍处于192层水平,显然需要大幅升级NAND技术至300+层,才能重新获得密度和容量优势。
Q&A
Q1:SK海力士321层3D NAND技术有什么优势?
A:SK海力士321层QLC 3D NAND技术是全球首个超过300层的QLC实现,采用6平面设计,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一倍,写入速度提高56%,读取性能提升18%,写入功耗效率改善超过23%,远超竞争对手的218层技术。
Q2:这项技术什么时候能用到实际产品中?
A:SK海力士计划分两个阶段发布产品,首先是PC驱动器,然后是企业级SSD和智能手机UFS卡。AI服务器企业级SSD的商业发布计划在客户验证完成后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
Q3:目前大容量SSD市场竞争格局如何?
A:目前闪迪推出256TB SN670 SSD,铠侠推出245.8TB LC9 SSD,都使用218层技术。SK海力士子公司Solidigm曾领先推出122TB驱动器,但仍停留在192层技术,需要技术升级才能保持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