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对于提升 PC 及客户端设备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至关重要。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今日宣布,推出美光 2600 NVMe™ SSD,专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设计的高性价比客户端存储解决方案。2600 SSD 搭载业界首款应用于SSD的第九代 QLC NAND(G9 QLC NAND),并采用美光创新的自适应写入技术(Adaptive Write Technology™,AWT),在兼顾 QLC 成本优势的同时,提供出众的 PCIe 4.0 性能。[1]相比同类高性价比 QLC 和 TLC SSD,美光 2600 SSD 的顺序写入速率提升高达 63%,随机写入速率提升高达 49%,[2]从而为要求严苛的客户端用户带来卓越的用户体验。
美光企业副总裁暨手机和客户端业务部门总经理 Mark Montierth 表示:“美光 2600 QLC SSD 具备比同类的高性价比 TLC SSD 更优的性能。美光将高性能 G9 NAND 与创新的自适应写入技术进行独特的结合,实现了以往只有 TLC SSD 才能达到的性能水平,目前正在接受 OEM 客户的认证。这一创新里程碑将推动 QLC NAND 在商用领域的普及。”
优化的 QLC NAND 性能
美光的 AWT 技术通过业界首创的多层 SLC、TLC 和 QLC 动态缓存架构,显著提升 QLC NAND 的写入性能。在连续写入高达 800GB 的数据至 2TB SSD 时,该技术可实现最高 4 倍的顺序写入速率提升。[3]
美光 2Tb G9 QLC NAND 采用先进的六平面 NAND 架构,实现更高程度的并行处理能力,可同时向 NAND 发出更多读写指令,从而提升性能。2600 SSD 的速率高达 3.6 GB/s,在目前已出货的客户端 SSD 中NAND I/O速率最快。[4]
存储至关重要
强大的 PC 存储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应用程序的生产力,优化用户体验。美光 2600 SSD 重塑日常计算体验,显著提升常用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美光 2600 NVMe SSD 现已面向全球 OEM 厂商出货,提供 22x30mm、22x42mm 和 22x80mm 三种规格,容量范围覆盖 512GB 至 2TB。该款 SSD 具备多种更小的外型规格、容量选项以及单面设计,尤其适用于手持设备、超薄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例如,紧凑的 2TB、22x30mm 规格款,兼具超小体积与大容量,适用于手持游戏设备等空间有限的设计场景。
行业引语
AMD 高级副总裁兼计算与图形首席技术官 Joe Macri 表示:“美光 2600 QLC SSD 是客户端存储的典范之作,为现代计算带来了大容量、高效率与快速响应的卓越性能。随着 AMD 的处理器技术不断提升,美光的创新技术也帮助用户在日常应用中获得更优的体验。”
IBM 存储系统开发副总裁 Alistair Symon 表示:“沿袭美光在 NAND 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厚底蕴,美光 G9 QLC NAND 有望为 QLC NAND 树立新的性能标杆。作为双方持续合作的一部分,我们十分期待将这款卓越的 NAND 整合到 IBM 的产品中。”
英特尔客户端生态系统事业部副总裁 Todd Lewellen 表示:“美光 2600 SSD 是一款突破性的产品,充分展现了英特尔最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潜力。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创新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变革,并推动英特尔平台上的高性价比 SSD 的性能达到全新高度。此外,美光 2600 SSD 现已入选英特尔 PCL(平台组件列表)。”
群联电子执行长潘健成表示:“美光 2600 SSD 搭载群联业界领先的 E29T 控制器,能够支持高速 NAND 闪存,重新定义高性价比客户端 SSD 的用户体验。在数据中心存储领域,美光的 G9 QLC NAND 标志着重大的技术进步,将显著提升群联超高速的 Pascari 企业级 SSD 的性能表现。”
Pure Storage 副总裁兼超大规模业务总经理 Bill Cerreta 表示:“美光 G9 QLC NAND 是 QLC NAND 技术的重大飞跃。Pure Storage 持续引领业界,推动企业级 QLC NAND 的部署,如今更积极拓展至超大规模客户领域。此次启动对美光创新型 G9 QLC NAND 的测试与部署,标志着双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1] AWT 仅在特定 2600 SSD SKU 中提供,并非对所有 OEM 提供。
[2] 根据 Forward Insights 的分析报告《2025 年第一季 SSD 供应商状况》,本次 SSD 比较基于 OEM SSD 收入排名前五的供应商目前量产、市面上常见的量产 2TB QLC 与高性价比 TLC NAND 客户端 SSD(若供应商未提供 2TB 规格,则采用 1TB 规格),不包含游戏主机和 Apple® 产品。所有性能对比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取的数据表信息。
[3] 指额定容量,格式化后的容量会有所减少,1TB = 1 万亿字节。根据美光内部测试结果,AWT 可针对 SSD 容量的 40% 加速大文件传输。
[4] 此声明依据产品发布时公开可获得的信息及美光实验室测试结果。NAND 性能分析基于 Forward Insights 分析师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 NAND 季度洞察》中排名前五大 NAND 供应商的量产 NAND。SSD 分析基于 Forward Insights 的分析报告《2025 年第一季 SSD 供应商状况》,针对 OEM SSD 收入排名前五的供应商目前量产、市面上常见的量产 2TB QLC 与高性价比 TLC NAND 客户端 SSD(若供应商未提供 2TB 规格,则采用 1TB 规格),不包含游戏主机和 Apple® 产品。
[5] PCMark 10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测试套件采用来自 Adobe、Microsoft 等主流应用以及《使命召唤》等 PC 游戏的各类真实使用场景记录,全面测试现代高性能硬盘在常见任务中的性能表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