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第四届创新数据基础设施论坛(IDI Forum)在德国慕尼黑成功举行。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发表题为“数据觉醒,AI-Ready数据基础设施加速智能化”主题演讲,并正式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加速AI行业化落地。

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
数字化转型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很多事发生了变化,只有一样事情从来没有变化过,那就是“数据的重要性”。周跃峰在演讲中指出:“AI-Ready首先要做到数据Ready,行业数字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就是数据向信息、知识转变的过程。”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通过集成数据存储、数据管理、资源管理和AI工具链,高效提供高质量AI语料,加速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助力企业加速拥抱AI。
数据存储:性能、容量、韧性三个方面持续创新
数据管理:使能全域数据的可视、可管、可流动
华为DME存储数据管理平台集成了Omni-Dataverse(统一数据空间),有效帮助客户打破数据中心多地部署场景下的数据孤岛,以千亿级文件数据秒级检索的能力,使能数据高效处理与价值释放。
资源管理:多样化算力(xPU)资源池化与AI资源智能调度
基于DCS平台虚拟化和容器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xPU资源池化及智能调度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率。此外,基于DME的DataMaster运维大模型,实现AI Copilot智能运维,构建涵盖AI智能问答、AI运维助手、AI巡检专家等全场景AI运维能力。
最后,周跃峰表示,华为数据存储坚持技术创新与存储创新,和全产业一起努力,为全球客户提供AI-Ready数据基础设施,加速迈入数智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