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多数美国企业对生成式AI抱有期望,期望通过它提升业务效率。然而,企业领导者面临理解上的偏差、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和专业人才,难以充分实现和衡量该技术的价值。
研究由SAS和科尔曼·帕克斯公司合作进行,调查了300位决策者,探讨了他们的投资重点和组织挑战。发现仅10%的企业符合法规要求。研究结果将在2024年晚些时候公布,详细内容见《揭秘生成式AI的潜力与挑战: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主要挑战包括:
●治理框架缺失:93%的企业尚未建立全面的生成式AI治理框架,面临合规风险。
●AI集成问题:企业在将生成式AI融入现有系统时遇到兼容性问题。
●人才短缺:企业难以招聘到具备AI技能的人才,现有员工也缺乏必要的技能。
●成本预测:大语言模型的成本高昂,包括Token成本和其他长期、复杂的成本。
SAS AI战略顾问Marinela Profi建议,企业应制定阶段性战略,重视大语言模型的整合、治理和可解释性。通过可持续和可扩展的方式应用生成式AI,以满足实际需求并保持业务相关性和韧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