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州,2024年4月15日] 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在“共赢数智教育新未来” 峰会上,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信标委”)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联合华为正式发布《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为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顶层架构体系及技术支撑,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发布仪式
会上,教育部信标委主任、华东师大教授吴永和,华为公共事业系统部副总裁孙鹏飞,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华为公共事业系统部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陈浩,华为战略研究院高校生态发展总监孟瑜等出席发布仪式,共同见证《研究报告》的发布。
吴永和教授就《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发表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与研究”主题演讲,指出:“高等教育数字化旨在通过全面和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形成数据驱动、人技共融、跨界开放、数智赋能、创新变革的新型教育生态,构建更加适切、更加完备、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卓越的高质量教育新体系。”
在全球数智化浪潮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转型阶段,如何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界亟待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是华东师大和华为联合探究的重要成果,在教育部信标委的指导下,基于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和现状挑战,结合华为ICT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教育场景的运用实践,构建涵盖智能感知、联接、底座、平台、中枢和应用等层面的智慧教育技术架构,为数智化驱动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校治理等提供技术方案和应用指导,助力高校打造协同创新、全面智能、多元育人的智慧教育体系。
华为公共事业系统部副总裁孙鹏飞围绕高教数智化转型,发表“构筑教育强国创新基座,引领数智化转型新未来”主题演讲,他表示:“高教数智化转型要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和智能技术优势,通过技术转型、人员转型和业务流程转型,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功能、文化发生创变,优化和转变高校的教育模式、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从而实现教学和治理现代化。华为将在技术、人员、业务流程和学校治理四个要素上全面深入推进,不断创新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教育教学场景的业务需求,帮助高校构建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数智教育生态。”
未来,教育部信标委、华东师大、华为三方将精诚合作,持续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推进ICT技术与教育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高质量的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