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要增长,能力是关键”。很多领域都是如此,尤其是在ICT服务市场上。
在“伙伴+华为”体系中,服务伙伴的比重正在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很多伙伴正在基于华为提供的平台,打造联合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具体场景的服务需求。
2024年,华为企业服务与软件,也成为华为销售经销商认证的产品类,与数通、存储等并列。
而华为ICT服务伙伴的认证,已经覆盖行业运维与辅助运营服务、IT专业服务、服务业务软件适配与运维服务、培训专业服务、业务体验专业服务等五大服务类别,13个细分服务场景。
行业运维与辅助运营服务:
基于华为工具平台打造联合方案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日常经营与业务创新对ICT系统的依赖程度迅速提升。运维和运营服务,由此成为企业的刚需,并且深入到具体的业务场景当中去。
对于合作伙伴而言,对行业有充分理解、贴近客户业务场景,无疑是核心优势;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平台,作为自身服务方案的基础底座。后者正是华为的优势所在,其华为神农统一运维平台IMOC、华为智能运营平台iDOP,可以为伙伴提供稳定的架构支撑,与伙伴打造联合运维运营方案,共同服务政企客户。
在行业运维服务领域,华为将整体方案架构分为三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工具层、资产层和服务层。其中,资产层和服务层,完全向伙伴开放,包括运维咨询规划、运维筹建、日常运维以及运维持续改进等服务;工具层,也欢迎具备APM、NPM、视频治理、报表等成熟组件的伙伴来做适配。
北京海联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提供数字中心、指挥中心运维运营服务的提供商。2018年,海联捷讯开始与华为合作,将其统一运维运营服务平台与华为IMOC进行深度融合,基于华为IMOC标准接口实现了全栈的监控管理,优化了可视化运维、自动化运维等功能。

在辅助运营服务领域,华为同样将数字化业务运营能力和数字化资源技术运营能能力,向伙伴开放,支撑伙伴来构建自己的运营方案,进而在城市治理、企业精英与生产协同、数字平台运营等领域,面向客户共同提供运营服务。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化服务商之一。其针对政府民生诉求数字化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基于华为iDOP推出了辅助运营智能工单分析联合方案,帮助有关部门实现工单处置的全流程留痕监管,提升了处置效率;同时能够即时把握工单处理效率,提升部门绩效。

华海智汇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建设和ICT智慧类项目集成。其基于华为V-Turbo行业场景化应用使能平台,开发了企业经营与生产协同联合方案,帮助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经营生产协同能力,对内提升管控水平,对外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服务业务软件适配与运维服务:
深入客户业务场景协同创造价值
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ICT应用的行业和场景深入,助力行业客户提高效率、创造价值、促进创新。比如,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的智能客服中心场景,电力、矿山、门店的数字化现场作业场景等,都需要为其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客服中心的接入渠道趋于多样化,用户对体验的要求在提升,生成式AI带来了客服方式的变革。对此,华为推出了AICC智能云联络中心平台,提供全渠道视频和全场景智能,并将能力向伙伴开放。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头部的数字化服务商。针对客户中心转型后面临的数据治理难、运营管理难、生产速度慢等挑战,华胜天成推出了TS-iDC智能数据助手。这一软件基于华为AICC通信平台,并快速对接盘古大模型,帮助企业快速提升分析效率,满足不同管理层的个性化分析管理需求,增强辅助决策能力。

华为数字化现场作业平台ISDP,则针对高价值设备检修维修作业、外勤作业等业务场景,面向电力、轨道、矿山、零售、制造等行业,将相关组件和套件向行业伙伴开放,将其集成到行业解决方案当中,帮助客户实现作业安全和提质增效。
围绕AICC和ISDP平台,华为还完善了软件伙伴认证体系,在原有HCSA认证的基础上,新增了高级别的HCSP和HCSE层级,完善了软件伙伴认证体系。此外,华为还为伙伴提供联合营销、服务协同、赋能培训支持,并通过新的O3平台,为伙伴打造统一的智能平台和作业平台,帮助伙伴拓展软件业务。
在ICT服务市场上,“华为平台+伙伴方案”,正在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深入到千行百业,去满足企业的各类应用场景需求。
目前,通过认证的华为ICT服务伙伴已达40家。一个强有力的“伙伴+华为”的服务体系,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