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展会上,华为擎云 G740商用笔记本凭借轻薄便携、强劲性能及商用全场景互联能力成为环球网、第一财经等媒体“2023进博会报道指定用机”,助力媒体采编团队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华为擎云 G740成为记者们的“采编报道神器”,触控全面屏成亮点
作为一款面向政府及大企业的性能商用笔记本,华为擎云 G740在软硬件配置上有效兼顾了强劲性能和智慧办公特性,还搭配了更适于办公的3:2比例2.1K触控全面屏,将优越的触控体验引入商用笔记本,为记者们在进博会期间的采编报道工作提供了高效的生产力工具支撑,有效保障记者时刻在线高效办公。
硬件方面,华为擎云G740搭载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性能强劲,能充分保障记者在高强度的报道环境下始终高效工作。轻薄的机身设计,搭配丰富的外设接口、大容量电池以及可扩展式内存,能满足记者全天候高效移动办公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擎云 G740全系标配传统高端PC上才会使用的2.1K触控全面屏,支持十指精准触控,在与华为Mate60 Pro/Mate X5进行“多屏协同”时,可直接将手机中的素材文件无缝拖动到电脑屏幕上,素材传递效率明显提高;同时3:2显示比例的生产力屏幕可以显示更多信息,帮助记者在浏览文件时“看得更多”。此外,华为擎云 G740还采用了2x2 MIMO双天线设计,支持Wi-Fi 6无线网络,并应用了华为自研“超材料天线”技术,保障了记者在展会现场的复杂通信环境下依然拥有低时延、高稳定的网络连接体验。
软件方面,华为擎云 G740将AI技术融合到“智慧会议”功能中。其搭载的华为自研“静谧空间通话”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发言人的声音,配合华为自研的AI降噪算法,实现了双向降噪效果,即使记者在嘈杂的展会现场也能进行清晰的语音通话。此外,华为擎云 G740还支持“智慧语音”功能,能够将会议现场的对话内容实时转录成文字,转录准确率接近100%,并支持多国语言转译,能有效帮助记者更快速、更准确地整理嘉宾采访纪要,从而提高采编效率。
HarmonyOS分布式能力加持,助力现场记者高效报道
进博会期间,华为擎云商用全家族产品齐齐亮相2023进博会新闻中心。得益于HarmonyOS 分布式能力带来的商用全场景互联能力,华为擎云 G740支持与华为Mate60 Pro/Mate X5手机、华为擎云C7平板及打印机等一拉即连,为现场记者带来了多终端无缝连接、跨设备高效协同的办公体验。
在“超级终端”的加持下,不仅全方位拓展了全场景智慧体验,也衍生出了更多复合型的媒体采编场景。通过多屏协同、智慧搜索等多种互联功能,记者可以第一时间将华为Mate60 Pro/Mate X5手机采集到的图文、音视频素材回传到电脑上进行编辑、修改,让素材采集-制作-编发的整个工作流程更加连贯,大大提升了记者的采编效率。在开启镜像模式后,记者可以将PC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投屏到华为擎云 C7平板上,将平板变成嘉宾接受采访时的“提词器”,灵活满足记者现场多样化的“采编播”工作需求。华为擎云 G740还支持一端查找、多端存储,能够有效帮助记者实现新闻素材的高效整理与分发。此外,在遇到临时又紧急的访谈资料打印需求时,无需有线连接或进行无线适配,记者只需将笔记本靠近打印机,即可快速完成文件打印。
在本届进博会上,以华为擎云 G740商用笔记本为核心的华为擎云商用全家族产品,通过强劲的性能和多设备高效协同的智慧能力,为现场新闻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体化的生产力工具,助力媒体展会报道任务提质增效。未来,华为擎云还将依托自身强大的技术储备与对行业客户业务需求及痛点的理解,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助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T 旗下宽带部门 Openreach 宣布在英国新增 163 个交换局停售传统铜线电话和宽带服务,覆盖超过 96 万户。此举旨在鼓励用户升级到全光纤网络的新型数字服务,是 Openreach 从 2025 年底到 2027 年 1 月将所有客户从公共电话交换网迁移的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Utelogy 与 Ascentae 达成合作,旨在通过整合服务提升 AV 和 UC 系统管理水平。基于 Microsoft Azure 平台,Utelogy 的软件可统一管理 AV 和 UC 设备,优化效率并提供数据洞察。此次合作将为客户带来创新的工作场所服务,增强协作能力和生产力。
DriveNets、富士通光组件和UfiSpace三家公司宣布完成多项测试和认证,将DriveNets Network Cloud软件与UfiSpace白盒设备结合。这一合作旨在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显著的成本节省,通过将三层通信合并为单一平台,消除独立光学转发器的需求,从而减少硬件占用空间、运营开销和能耗。
Telstra International 提出了一个高度自主的网络框架愿景,旨在应对企业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该网络将具备自我管理、零接触操作、安全可靠等特性,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升级。新网络将采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大幅提升容量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