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三季生态日活动成功举办,数十家入营企业相聚蓉城,走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进行参观交流,在观摩其前沿科研成果、学习借鉴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宝贵经验的同时,分组展示自7月入营以来各组课题的最新研创成果,解锁能源转型绿色密码,共话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实践。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电力系统面临着愈发突出的系统调控、技术升级等挑战。然而,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企业难以攻克这些困境,还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是能源互联网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的技术创新研发机构,同时也是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的三季合作伙伴。施耐德电气选择在第三季生态日活动的首站,邀请入营企业走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即是期望通过近距离学习和研究讨论,激发入营企业的创新灵感、拓宽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贡献新思路。

四川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局科技发展处处长王江南在活动现场表示:“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目标下,四川天府新区于2014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今天,天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并取得多项瞩目成就。这些成就与包括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施耐德电气等众多企业机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共同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全新动能。未来,天府新区将继续大力支持包括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在内的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共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产业经济升级。”

在生态日活动现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所主管王湘博士围绕“双碳战略下绿色低碳领域创新趋势与机遇”主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前景的深度洞察。他表示:“碳中和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顶层目标,而数字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底层基础。经过数字赋能后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经济性、共享性等特性,更加智能、安全、可靠、绿色、高效,能够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源网荷储互动融合、多能互补、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用户用能多样化等需求。”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将呈现多样化。作为大电网重要支撑性环节,微电网将会成为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问题的有力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能源转型重大变革中的关键一环,可以为终端用户和电网公司提供与分布式能源相关联的价值。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眼环节之一,在“走进绿色先行者”圆桌论坛中,内蒙古电力集团经济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晨旭教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所主管王湘博士、太湖新城集团新城能源公司副总经理黄莉、施耐德电气综能微网业务负责人黄弘扬四位专家围绕“微电网与综合能源管理”主题,分享前瞻洞见与实践经验,共探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驱动及技术支撑,共话绿色低碳美好未来。

施耐德电气微网架构师贺金杭在活动现场为与会嘉宾们分享了微电网在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及解决方案。作为全球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专家,为助力实现分布式能源价值最大化,施耐德电气微电网解决方案以EcoStruxure微电网顾问作为核心,采用基于AI的独有优化控制算法,可以助力企业充分利用本地部署的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设备、柔性负荷等资源,并加强运营及业务能力,为构建高效、韧性、可持续的智慧能源体系提供强大支持。
不仅如此,在本次生态活动,与会嘉宾们除共同参观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外,还聚焦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应用场景,展开集中讨论,共研共创PoC方案,进一步确定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加速联合创新方案落地。

2021年至今,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已成功举办两季,共吸引超过400余家专注能源管理的新锐企业报名,携手21家科创企业,落地10大联创成果。华贸能联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季入营代表企业之一,在分布式能源等方向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华贸能联科技有限公司系统设计主管罗异在现场分享了分布式资源管理与虚拟电厂应用技术,并表示:“当前,能源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为电力行业的践行者们提供了交流碰撞的平台,相信我们能够充分交流、开拓视野、借鉴经验,为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施耐德电气联合合作伙伴共研共创,赋能并见证了众多科创企业的成长与进步,为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贡献了诸多新路径、新技术。未来,施耐德电气将会继续携手合作伙伴一路前行,赋能行业“建圈强链”,在实现自身能源管理优化、企业可持续转型的同时,集结更多创新力量,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在量子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两款新型量子处理器。Quantum Nighthawk配备120个量子比特和218个新一代可调耦合器,比前代产品增加20%耦合器,可执行复杂度提升30%的电路。Quantum Loon是实验性处理器,展示了实现极低错误率和高效错误恢复的所有组件。IBM计划2026年底确认首批量子优势案例,并于2029年交付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平台。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VDURA数据平台第12版本通过扩展元数据计算、添加系统级快照功能和支持叠瓦磁记录硬盘来降低每TB成本。新版本引入弹性元数据引擎,可动态扩展元数据节点,将元数据操作性能提升最多20倍。快照功能支持即时的节省空间的数据集时点副本。SMR硬盘支持通过智能写入放置引擎,在不影响吞吐量的情况下每机架增加25-30%容量。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