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曾说:“人生的探险的路程,是无穷期的。”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探索,在无数个向左或向右的分岔路口或游移或坚定迈出的每一步,都指引我们去向不同的路途。而如何锚定自己的目标定点,如何选取路径到达目的地,如何一步一步构筑自己的人生拼图与事业拼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作为北京有为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为信通”)创始人——马超,从大学到新人入职,再到几次职场的变动,仿佛在创业前的每一次历练,都在逐步拼凑出他的创业“拼图”,整个职场轨迹也犹如同步卫星一般,牢牢地锁定在政企客户领域。
从小型机的售前到销售,从单一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这些历练好似是一张张拼图,不仅让马超对政企客户逐步加深了了解,同时又逐渐积累起了扎实的客户关系、并且不断增强了行业能力、不断储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在2013年,这张并非刻意拼接起来的“创业拼图”越来越清晰,让马超对于创立一家公司有了足够的信心。于是,同年11月30日,有为信通正式成立。
初创伊始
创业者确立下两张关键拼图
公司创立之初,有为信通仅仅有两位正式员工。马超专职关注客户需求,负责销售环节,另外一个伙伴则专注于产品技术。面对这样一个看似不能再简单的“初创团队”构成,却暗含着马超对有为信通最为看重的两个核心能力。
马超深知技术人才对于有为信通的稳健成长极为重要。时至今日,公司人员总规模已经达到200多人,有为信通的技术人员总体占比始终在60%左右。此外,售前与售后人员,在马超看来,他们处于公司与政企用户“零距离”接触的位置。他们的能力高低,直接左右着能否第一时间捕捉到用户的需求。时至今日,有为信通维系客户的频度依然保持在每周3-4次。
“需求”与“技术”
汇聚的价值观与华为不谋而合
对“需求”与“技术”的看重,在马超看来也是有为信通成为华为重要合作伙伴的关键原因。马超认为双方对于ICT领域,从认知到价值观都十分相同。“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需求”的准确把握,让彼此能够非常顺畅的开展协作,共同为客户服务。
在有为信通创立之前、华为刚刚开始进入企业业务的时期,马超就曾与华为有过一系列的接触。接触伊始,马超便高度认可华为所提倡的价值观。一直到有为信通成立之后,他便将其化用成为了有为信通的价值观。
经过2013年的摸爬滚打,有为信通逐步累积了客户资源并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公司顺利度过了初创的第一阶段。正是因为在企业经营理念上的高度契合,有为信通仅仅在成立一年之后便成为了华为的金牌代理。对于马超而言,2014年与华为的合作,是公司迈向第二个阶段的关键里程碑。
从2014开始,有为信通的业务进入到高速成长阶段。依托于华为品牌、产品和技术,公司业务的覆盖地图迅速扩张。2017年,有为信通成立了西安有为等四家分公司,至此企业正式开启了全国化业务布局。因为马超对华为公司体系的赞同与认可,所以他自己的“初创”企业,从公司业务布局的节奏,到人员配置和组织架构的安排、优化,全部按照华为的打法来做。
“软件研发”试水成功
让打造“价值”共赢成为可能
随着与华为合作的日渐深入,马超此前在“需求”和“技术”两方面的投入逐渐展现出了成效。因为无论是通用产品解决方案还是行业解决方案,最终在客户实际业务场景的落地过程中,总是会产生更多需求,而这极大地考验了有为信通“需求”+“技术”的能力,也使其优势显现出来。
在2018年,马超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围绕华为产品、技术,聚焦应用平台进行软件研发。这个决定,也标志着有为信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售前、售后人才队伍的长期培养,让有为信通能够精准捕捉客户需求。加上长期的技术人才投入,让软件研发最终得以成功落地。在2018年,有为信通自研数字园区软件平台产品上线。企业由系统集成向自主掌控成功转型,并确立了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应用两大业务主线。在这一阶段,有为信通相继推出了围绕华为物联网产品、技术,研发的“新型智慧园区一体化平台”以及面向“面向智慧景区&全域/集团旅游的智慧旅游平台”。
与此同时,因为拥有过硬的研发团队,有为信通基于华为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以及无线产品,自研开发出的“有为信通智能融合会议管理平台”也在众多政企客户中得到高度认可。在2022年6月,有为信通也因此被华为授予华为视频会议产品分销金牌“功勋卓越奖”。
价值“拼图”持续发酵
伙伴、华为以及客户实现价值“正反馈”
目前,有为信通专职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占比达到了20%。此外,公司早在2019年就顺利通过了软件成熟度III认证。这样的软件人员规模和开发实力,在同类型企业之中也并不多见。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实力,2022年4月24日,有为信通被华为高品质服务产业联盟授予了“能力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马超认为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华为更为看重价值合作。售前、售后人员能否清楚地捕捉到客户需求,甚至能够挖掘出更多潜在的需求。这种能力,华为极为看重。接下来,通过彼此之间的分工合作,汇聚各自的优势让客户得到更好的回报。
马超也总结了有为信通在与华为协同合作的两种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运作并发挥最大价值。首先,在以华为主导的项目中,有为信通的价值聚焦在客户个性化需求方面,针对典型场景,进行软件开发。其次,在自身主导的项目中,要依托技术实力,将华为产品、技术优势充分内嵌到解决方案中,依托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应用等方案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伴随用户对于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逐渐深入,以及产业的不断壮大,马超更加希望与华为在产品研发、设计层面有更深层次的合作。针对板卡级等多种产品的研发设计,当下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这个领域中,马超认为华为的技术实力在业界显而易见处在领导地位。有为信通高度期待能够与华为一道联手开拓此产业,共同构筑新的价值“拼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