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CDCC第十届数据中心标准峰会上,普洛斯重磅发布了《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高效预制集成技术白皮书》,这是普洛斯基于数据中心多系统预制化技术(该技术荣获2021年数据中心科技成果一等奖)的进一步针对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重要技术成果和创新探索。
自进入数据中心行业以来,普洛斯就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开发建设、高效制冷、优化配电、运营管理、能源使用等切入点着手,不断采用创新技术进行节能降耗,全链条打造高标准绿色算力基础设施。普洛斯此次发布白皮书基于自身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对预制化技术在制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同时携手行业专家,在高效设计、模块化产品、工厂预制、拼接交付等各个环节进行剖析,致力于促进数据中心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需求更迭 预制化建设成趋势
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如今已成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制冷系统通常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制冷系统的不断优化尤为关键。高效制冷有赖于制冷系统能效的提升和设备革新,其中冷冻站是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心脏”所在。
为了应对更低的占地空间要求、灵活部署、节能高效、简单运维等方面的客户需求,高效、标准的预制集成冷站在数据中心行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传统的数据中心工程建设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动预制化技术。
创新驱动 “快工”也能出“细”活
普洛斯在白皮书中提出“一体化冷站”的设计理念。普洛斯采用的多系统预制化技术整体具备定制性强、“即插即用”、快速交付等特点,融合BIM、数字孪生等多重创新技术,使得每个模块箱体组件具有独立结构载体、配电、水系统、弱电控制功能,并且所有模块之间可以完全解耦,实现所有工序 100%厂内预制。
同时,各模块在冷冻站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单模块扩容,降低安装、调试难度,缩短施工周期,达到可在线扩展、快速交付的目的。在普洛斯多系统预制化技术的支撑下,冷站从设计到交付仅需2~3个月,建设周期比传统方案缩短40%以上。
建立标准 助力行业绿色高效发展
白皮书还对数据中心行业建设现状及挑战、新一代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要求、特点、优势及应用案例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性的阐述,全方位地阐释了新一代预制模块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建设理念及技术特点,为后续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未来,普洛斯将在既有优势的基础上,持续通过技术驱动创新,提升预制化系统的品控、质量和交付,为数据中心高效设计、建设、运维注入活力,为行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