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新引擎,5G在快速赋能数字世界发展的同时,自身的能耗之困也备受关注。而作为5G建设的主力军,运营商在快速推动5G发展的同时,如何将绿色低碳融入其中,充分考验产业的智慧。
日前,由华为数字能源重磅打造的大型访谈节目《方博碳讨室》第五期如期而至。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首席营销官方良周与移动设计院信息能源所所长刘宝昌、华为站点能源领域总裁彭建华,围绕5G能耗尚存问题与解决之道畅所欲言,在三位专家的观点碰撞中,5G绿色低碳之路逐渐清晰。
建设推动:绿色已成5G发展“必答题”
气候与环境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如何促进绿色、低碳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答题”。
目前,全球共有189个国家加入了《巴黎协定》,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做出“碳中和”目标的承诺,欧盟委员会推出长期战略愿景,至2050年实现“碳中和”,此战略愿景几乎贯穿于欧盟各项政策中。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则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上台后,也于第一时间宣布重返《巴黎协定》。
而ICT行业作为第一个响应巴黎气候协定的行业,也正在积极行动。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从2019年到2025年,在全球5G产业爆发式发展的同时,电信行业的碳排放从2.33亿吨飙升至4.06亿吨,6年内增幅将达到74%,远超全球各行业平均水平。
彭建华指出,5G单位比特能耗是4G的五分之一,但因为5G峰值速率相比4G增长了20倍,所以5G高能耗问题依然严峻。
与此同时,高能耗带来的用电成本增加,也成为运营商的负担。“某运营商建设一个5G基站,一年能带来1.5万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却带来了近3万元的OPEX(Operating Expense,企业运营管理支出)成本。”方良周说。
无疑,在5G的快节奏建设周期内,运营商首先需要持续为个人、企业用户等提供优异的网络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满足广覆盖、高性能、强稳定的同时,将低碳节能技术融入5G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既是运营商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使命,更是实现打造高质量5G的内在要求。
需求走高:全生命周期下的绿色实践
宏观来看,5G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因选址、能耗、规模化带来的CAPEX、OPEX问题。与此同时,对于5G的节能减排,也不应仅从简单的节电出发,而是要综合节电、节地、节材等多方面进行考量,这就需要从顶层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优化、升级改造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网。
而正是因为对绿色5G建设需求的深刻洞察,华为以建设极简化、运维数字化、能源绿色化为抓手,正式开启了全生命周期下的5G绿色实践。
具体来看,传统基站多采用室内房站建设且配置大量空调作为制冷设备,不仅站点效率提升受限且能耗大、资金成本高。对此,华为通过以柜替房、以杆替柜的极简建设模式,首先从形态上进行简化,机房集中化、站点室外化部署,减少空调电费与站点能耗并提高部署效率,而在“一站一柜”的基础上,华为进一步推出了“一站一刀”解决方案,刀片电源系统通过仿生根系齿设计实现自然散热免空调,进一步提升站点能效,实现极省能耗。
在笔者看来,站点走向极简的过程就是降低其他设备能源消耗的过程,相比传统站点产生大量无效的能源消耗,华为极简的建站模式,正是洞察了这一行业痛点。以冬奥站点建设为例,在张家口赛区,正常安装一个站点需要2-3天时间,而通过华为“一站一柜”的建设模式,将整个安装时间缩短到2小时,立竿见影。
运维方面,在网络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中,生产阶段产生的碳排放仅占2%,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却高达80%-95%,因此产业链应该聚焦网络设备的使用过程,并通过创新技术提升网络设备能效,才是ICT行业减排的关键。
华为通过数字技术使能站点功率智能化和运维智能化,以远程智能运维替代传统人工上站,实现远程巡检和风险预测,降低宕站风险同时降低故障维护成本。应急场景通过智能锂电替代传统应急油机,实现绿色低碳。此外精细能效管理持续筛选网络低效设备与低效站点,针对现状,系统自动输出改造建议与迭代优化方案,解决传统模式下电力生产、设备运维和能源使用高度依赖人工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提升运维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中,由于“源网荷储”独立建设,缺乏统一管理与协同,造成能源效率低、用能成本高。
因此,华为通过将能源的“发-输-配-储-用”全链路实现数字化,整个能源网络,从传统单一瓦特流到瓦特+比特协同,通过比特管理瓦特,驱动能源从点、链、网的数字化变革。同时,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能源网络的可视、可管、可控、可优,基于全场景和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规划,华为通过对建网-运行-运维每一个环节的优化,推进网络全生命周期内实现“低碳”。
释放数字技术:绘制低碳新蓝图
联接的密度与计算的精度将决定数字经济的强度,但要保持其长期活力,需要增加碳减排力度这一新维度。事实上,由于通信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绿色ICT被视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ICT产品从设计生产到运输使用等均是耗能、产生碳排放的过程。减少ICT行业碳排放,需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生产、制造、运输等环节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可见,迈向“双碳”愿景仍存在诸多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在谈及产业链在如何践行“双碳”理念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三位专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人才培育、标准制订与政策推动三个方面。
在未来人才培育上,还需放眼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去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为打造绿色5G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在碳排放衡量的标准和体系上,产业链还需一个健全的统一标准,通过产业联动、行业协同等方式,探索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结合不同行业的能耗特点,推动5G与绿色产业高效协同,并从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应绿电补贴,在推进5G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低碳转型。
事实上,数字技术是使能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5G正在融入千行百业,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助力全社会数智化转型,促进数智化深度嵌入各行业生产运营全流程、各环节,实现流程优化、精准控制、高效运营,从而提高传统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支撑整个社会的低碳化。
目前,华为通过节能技术创新,正不断提升ICT产品的能效。截至2021年底,华为已支持100多个国家的运营商,部署了绿色站点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运营商节省约842亿度电,减少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华为致力于将ICT作为一种使能技术助力其它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随着全球“碳中和”的加速,能源结构也正在加速转型,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将进一步融合,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推动社会进步。华为数字能源凭借在电子电力上的持续深耕,已经探索出了从部件到站点到网络三个层级的能源目标网。可以预见,在5G建设的新周期下,华为数字能源也将匹配新趋势下的能源发展新需求,为运营商打造一张极简、智能、绿色、可靠的能源目标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