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芯片制造商美光(Micron)近日公布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和利润均超过华尔街预期水平,并且给出了看涨的前景,使其股价在尾盘出现上涨。
该季度美光的净收入为22.6亿美元,不计入股票补偿等特定成本的每股收益为2.14美元。该季度美光的收入增长了26%,达到78亿美元,高于此前华尔街预期的每股收益1.98美元,销售额75.3亿美元。
继常规交易日上涨近3%之后,美光股票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4%。
美光公司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美光该季度“出色”的业绩超出了收入和利润率方面的最高指引,反映了其“强大的执行力”。
“我们在DRAM和NAND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组合的发展势头也在进一步加速,”他在谈及这两种存储芯片技术时这样表示。“凭借出色的上半年业绩,美光有望在2022财年实现创纪录的收入和强劲的盈利能力。”
美光专注于两种计算机芯片,即用于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DRAM,以及用于智能手机和U盘等小型设备的NAND闪存芯片,自疫情爆发以来,市场对这两种产品的需求量都很大,价格也上涨了很多。
这也推动美光的毛利率呈现健康增长态势,达到47.8%,高于去年同期的32.9%。毛利率是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支出业务直接成本(包括劳动力、材料和其他直接生产成本)之后的情况。
Pund-IT分析师Charles King认为,美光的这份财报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这表明美光通过创开发新技术和出色的运营相结合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King表示:“因此,美光正致力于或者已经实现了在多个市场中的成功,从大规模生产的客户端设备,一直到处于领先位置的数据中心系统等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困境的消退以及IT厂商逐渐恢复全面生产,美光应该为这一过渡时期做好准备,做出贡献并从中受益。
不过,任何过渡可能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与去年担忧DRAM和NAND需求可能放缓不同的是,今天美光给出的预测表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实际上可能会增加。美光表示,预计DRAM的需求将保持“中高水平”的增长,而NAND产品的需求将增长约30%。美光坚称,对这两种产品来说,达到了“供需平衡健康”的状态。
美光还透露,由于“我们世界级的1-alpha DRAM和176层NAND节点计划执行的异常出色”,预计今年的成本降低速度将超过芯片行业的其他厂商,这与三个月前的预测有所不同,当时美光表示,成本降低水平只是与行业其他厂商相比“有竞争力的”。
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师Holger Mueller表示,美光在降低业务成本方面做得非常好,与此同时也保持了对创新和增长所必需的研发投资。
他说:“美光显着降低了成本规模,年比年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你很少会看到20亿美元或300%的利润增长,而美光做到了。现在,美光需要专注于在下个季度继续保持这一态势,管理投资者对下个财年的年比年预期——这部分可能没有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显然美光是有信心,这一点也反映在美光给出的指引中。美光预期第三季度的每股收益在2.36美元至2.56美元之间,销售额在85亿美元至89亿美元之间,此前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每股收益仅为2.24美元,销售额为81.3亿美元。不过美光补充说,毛利率可能会下降到47%到49%之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