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点之一,“数字经济”遇上“双碳”目标,如何确保数字经济的重要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之问”。
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要求各地在数据中心重点应用领域,选择一批能效水平高、技术先进、管理完善、代表性强的数据中心进行推荐。
这意味着数据中心需要以更新的技术和理念优化能耗和效率,承担起实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使命。
绿色评价体系 PUE权重达60%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数据吞吐和运算,不可避免地增加用电量。预计到2023年,数据中心能耗将相当于2.6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碳排放量将达1.63亿吨。
为此,国家及多地政府部门发布了多项政策性文件,不仅对数据中心提出了低碳、绿色的要求,在能耗总量限制的基础上也大力推进了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根据六部门发布的通知,要求各地依据《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在生产制造、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能源、金融、电子商务等数据中心重点应用领域,进行数据中心的推荐。在评价指标表中,电能利用效率(PUE)所占权重达60%,成为绿色数据中心评价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浸没式液冷书写最佳实践范本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专门设置了“绿色节能”类别的发展指标。工信部指出,到2025年底,我国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下降到1.3以下。
从我国数据中心的实践来看,这个问题可能更棘手。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41%的数据中心PUE在1.4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开始,曙光便开启了节能液冷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以相变液冷技术为核心的生态级一体化大数据中心,PUE值可降至1.04,能效比提升30%以上。据统计,若全国50%新建数据中心采用相变液冷技术,每年可省450亿度电,减排3000万吨二氧化碳。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在全国一盘棋实现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相关企业应该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助力碳中和目标。
更多曙光相关资讯,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中科曙光/sugoncn”,关注曙光公司官方微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发表重要研究,开发GIR-Bench测试基准评估统一多模态AI模型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理解与生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无法有效将推理过程转化为准确的视觉生成,为AI行业发展提供重要警示。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MIT研究显示,AI将很快自动化价值650亿美元的交通工作,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从陆地到海空,AI正在推动全方位的交通创新。斯坦福专家强调,AI将通过基础模型、合成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从单一车辆自动化到整个交通网络优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解决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等关键挑战。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SPG三明治策略梯度方法,专门解决扩散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技术难题。该方法通过上下界策略为AI模型提供精确的奖惩反馈机制,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任务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AI写作助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