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国内首个储能型数据中心后,世纪互联又加快了迭代的步伐。
7月26日下午,世纪互联佛山储能数据中心完成广东电力交易中心3个小时负荷侧响应。所谓“负荷侧响应”,实际上是新一代荷储IDC另一个发挥作用的场景。
从电力市场的角度来看,负荷侧响应说明在该时间段,发输配用不平衡,需要调节负荷侧。在以往,电网通常以调节发电侧为主,对负荷侧则采取拉闸限电。现在,通过市场调节手段让负荷侧对错峰或填谷做出选择,能以高于普通电价数倍形式获利。结合世纪互联佛山储能项目来看,当数据中心有了储能系统之后,利于去电力交易市场应标,换言之,当电网系统需要调节时,世纪互联的储能项目正好能做支撑。
据悉,早在7月15日,世纪互联集团联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SPEAR”创新示范工程首个示范节点项目——世纪互联佛山数据中心储能项目,这也是国内首次成功将规模化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而7月26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负荷侧响应则是该项目的不断自我演化、迭代与升级——初始从“荷储”切入,接下来继续朝着基于高载能用户侧发动的“源网荷储”四联动中的“源网”方向迈进。
“SPEAR”创新示范工程是2020年10月16日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协同世纪互联共同发起的全球协同创新倡议,通过从高载能用户侧推动“源网荷储”四联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参与推进全球净零碳事业和中国3060双碳战略。SPEAR项目的五个字母分别代表:Secure(区块链底层协议,可信开放型工业控制网络),Power(清洁能源,让电尽其所能),Edge(边缘型数字能源站、能源互联网边缘节点),AI(人工智能),Revolution(能源产业革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