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达到2,667.92亿千瓦时,总碳排放量达到1.63亿吨。数据中心、云计算领域的脱碳、低碳发展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目前UCloud优刻得自建的两大数据中心,依托自然环境优势,利用新型制冷技术、能耗回收技术、高能效供电架构以及清洁能源等多种节能技术与措施,将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对于电能的消耗。
天时、地利 天然低温降耗
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UCloud优刻得首个自建数据中心选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全年平均气温2.6℃,气温低于15℃的时长超6799小时。充分利用自然气候的天然冷源优势,可为数据中心有效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

自研间接蒸发专利优化制冷能耗
水在蒸发过程中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具有冷却功能。这一自然现象,被用作“蒸发冷却设备”,是数据中心为保证服务器稳定运行,而进行制冷的一种重要措施。
在上海青浦数据中心项目中,UCloud优刻得依托自主研发的露点型间接蒸发冷却专利,深度开发定制机型,并利用屋面空间,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为机房降温,相比传统空调系统架构可有效降低PUE,进一步提升间接蒸发的节能减排效果。此项专利的发明与应用,在间接蒸发领域中引领了技术的革新,填补了行业空白。

热能回收再利用高效降排
水源多联机系统是以水作为冷热源的多联空调系统,具有灵活、高效、节能的特点。利用水源多联机回收机房的余热,可用于数据中心的办公室、电池室、水泵间、柴发机房等场所,在冬季的采暖保温。UCloud优刻得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冬季只有-15℃左右的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每年预计回收废热78000GJ(吉焦,一种热量单位),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380吨,等同于种植了40万棵树木。

高压直流系统突破传统供电架构
UCloud优刻得两大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均采用高效变压器和高压直流系统方案。高压直流系统具有电力转换环节少、能源损耗低的特点,对比传统数据中心供电系统效率提升高达98%以上,有效提升产品效率、产品性能和系统可靠性。
光伏清洁发电零排放
UCloud优刻得上海青浦数据中心屋面全面采用光伏发电系统铺设。光伏发电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优势,能够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确保温室气体零排放。

除了上述计多种节能技术应用外,UCloud优刻得还为数据中心的运营,引入了更为智能化的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通过DCIM系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暖通监控系统等智能化手段,对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自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人员效率。通过采集系统实际运行参数,动态建立系统设备模型,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实时优化模拟计算,动态寻找在该工况下系统最低能耗,从而实现系统层的节能优化控制。
未来,UCloud优刻得还将继续积极践行“碳中和”理念,通过绿色清洁能源的创新应用与自主研发的节能技术,打造高标准的绿色数据中心,自觉推动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索非亚大学INSAI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定理证明中普遍存在的"迎合性"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BrokenMath基准测试集,包含504道精心设计的错误数学命题,用于评估主流AI模型能否识别并纠正错误陈述。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