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勒索病毒的攻击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因其导致的网络威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尤其是最近两年,每年勒索病毒的攻击数量都比上一年有明显提升,呈愈演愈烈之势。2021年,勒索攻击仍然当之无愧稳坐网络威胁第一把交椅。对于企业而言,数据受到攻击只是迟早的问题,万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不想支付赎金,就必须未雨绸缪,提前部署数据保护策略和技术。
同时,威胁并非只是来自外部。据近期媒体报道,国内某知名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数据库信息遭内部IT管理员恶意删除,当时即导致该公司财务系统无法登陆。案发后,该IT管理员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由此可见,企业数据保护,需要内外兼修,一手防外部威胁,一手抓内部管理,防止堡垒从内部击破的情况发生。
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面临的数据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况,采用Commvault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应对数据安全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Commvault建议务必确保备份卷安全,任何管理员都无权对其进行修改。只有通过Commvault验证流程,才能执行修改。同时,对Commvault二进制文件进行数字签名,并要求Commvault组件之间进行证书身份验证,可以进一步提升备份卷安全性。
借助多因素控件进行安全身份验证,根据用户的角色和需求控制其访问权限。数据加密,并具有外部密钥管理支持。流程上使用四眼原则(即至少两个人)进行决策,防止可能会发生的管理员恶意破坏。
除采用以上四眼原则和基于用户角色的访问权限限制外,每一次访问和更改都会被记录下来,所有关键数据更改均会发出系统提醒。 隐私锁定技术可以让管理员无法看到或还原敏感个人数据,从而达到保护以上数据安全的目的。
用于阻止威胁因素和恶意管理员的所有控件也将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消除管理员误删的可能性。
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数据安全。为了达到合规目标,企业通常会长期保留日志文件。来自服务器、端点和网络设备的所有文件都需要在常规备份策略以外,单独保存。
简而言之,企业要想达到数据保护目标,实现“恢复就绪”很重要。所谓的恢复就绪,是指企业借助工具不断评估其恢复就绪状态,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通过自动测试来验证其数据和业务应用程序的可恢复性,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壁垒,从而提高安全性,并降低风险。同时,数据保护需要部署多重安全策略,务必确保关键任务数据可以承受针对数据主副本和备份副本的特定攻击,同时数据恢复过程完全自动化,没有复杂操作。
除了以上数据保护策略,还需要增加监控和检测功能作为安全软件的补充。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检测到文件活动中的异常,采用蜜罐技术可以提供潜在勒索软件攻击的早期预警。这些功能都可以帮助企业尽早识别威胁所在,而不会增加额外成本或管理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