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磅礴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和水、电之类同等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和赖以生存的命脉。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不断推动和深化,做好数据安全治理成为了极大挑战。数据从哪来、到哪去、怎么管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为解决企业在数据安全防护中遇到的痛难点,华为云重磅推出数据安全中心服务(Data Security Center,简称DSC),提供企业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目前,数据安全中心服务已正式商用。
可视可控可追溯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案
华为云数据安全中心服务从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使用、交换和销毁各个阶段,搭载数据安全黑科技,构建全栈式数据保护体系,为企业提供可视、可控、可追溯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透明可视:DSC提供数据安全生命周期全景图,使用户能统一透明可视化管理数据资产,端到端了解数据产生到销毁的全流程。
数据采集:DSC通过构建自动化数据识别引擎,在数据生成的时候就能呈现整体风险,支持200种数据格式,支持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真正做到场景全覆盖。
数据传输:DSC联动V PN、云连接、证书等服务,持续监测传输通道状态,预防传输过程中窃听、嗅探和中间人攻击等网络攻击。
数据存储:DSC可以监控OBS桶内文件的加密状态,OBS的文件支持默认透明加密,云上密文存储,保证云上数据安全。
数据使用:DSC通过构建深度学习行为识别能力,搭建用户行为基线,锁定基线外的异常行为并及时告警,把数据泄露事件阻击在源头。
数据交换:DSC提供数据脱敏和水印的能力,保证数据在交换过程中能够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也能够对交换数据流、文件、图片等打上水印信息,确保数据泄露溯源。
数据销毁:华为云在客户内容数据的销毁阶段,会对指定的数据及其所有副本进行全面的清除,确保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不可还原。DSC会对这一阶段状态进行可视化展示。
两大黑科技加持
支持数据库盲水印
DSC支持明水印和暗水印,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数据资产。明水印视觉上可以看见,具有威慑性。暗水印视觉上看不见,具备强鲁棒性,即在传输或使用过程中不易被磨灭掉。用户可以先在文档或数据库嵌入自定义水印信息(如ip、请求时间、账户id等),当数据泄露时通过DSC进行水印信息提取,完成数据资产的版权保护和泄露溯源。DSC也提供水印API,方便用户灵活集成。
提供分钟级的敏感数据识别能力
DSC参考国标、GDPR等法律标准,内置GDPR、PCI DSS、HIPAA以及各行业专用的合规模板,用户一键选中,DSC自动识别敏感数据及个人隐私数据,锁定风险数据并进行风险评估,数据识别缩短至分钟级;DSC还支持用户自定义识别规则,灵活适配各类业务场景。识别结束,DSC将提供血缘图,帮助用户梳理敏文件框架,清晰定位;此外,DSC提供数十种合规报表下载,做到数据透明可视。

守护数据安全,是客户的核心诉求,也是华为云义不容辞的责任。华为云数据安全中心服务作为新一代的云原生数据安全平台,全方位保障用户数据透明可视,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目前已全面开放商用,欢迎前往华为云官网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