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华为内部发文进行多项人事调整。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拟增任命Cloud &AI BG总裁(兼)、Cloud & AI BG行政管理团队主任、增任命Cloud BU总裁(兼)、Cloud BU行政管理团队主任。
侯金龙,现任云与计算BG总裁,本次拟任命数字能源董事长。
云与计算BG又称Cloud & AI BG,包括 Cloud BU、计算产品线(服务器等)、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
目前华为有四大BG: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以及Cloud&AI BG。
但是侯金龙拟任命数字能源董事长,让我看到了华为第五个BG成立的可能。
首选,数字能源,华为给出的解释很简单,数字最小的符号是比特,能源最基础的符号是瓦特。数字能源就是比特和瓦特的融合。没有能源,数字没有载体。没有数字,能源没有生命。
其次,数字能源市场的规模相对于目前华为四大BG所处的运营商市场、企业级市场、消费者市场以及云和计算市场而言,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都大很多。
拿通信的站点来看,如果到2025年全球大概会有7000万个站点,这些7000万个站点一年耗费的电量会达到6700亿度/年,数据中心未来在2025年会有2400万机架的数据中心,2400万的机架未来在一年电量可以达到9500亿度/年,整个泛工业场景,包括轨交、制造等等这些的行业一年的耗电量将会达到160000亿度以上,以及未来的消费终端未来2025年可能整个的移动消费终端、智能终端会达到400亿部,这些400亿部的终端一年的耗电量也会达到2100亿度/年。
第三,数字能源正在巨变。包括我们国家在2020年发布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以后,紧接着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也都提出了面向2050、2060年的碳中和的目标,这样的话全球的能源革命也会驱动各行各业,包括工业领域、IT领域、通信领域以及消费端,大家都会越来越重视绿色的发电、高效地用电。
第四,数字能源业务是华为2020年华为转型新成立的一块业务领域,数字能源产品线副总裁、模块电源领域总裁秦真在几天前接受至顶网等媒体的采访时候已经透露了,目前数字能源已经进化到了三次模块升级。第一是从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第二次是直流电转成单板类的12V、48V、5V、3.3V我们叫二次模块,第三次就是目前的数字能源,芯片驱动的电源。
未来整个全球和社会面临的数字化转型和能源转型转型,如果说Cloud & AI BG业务是数字化转型的黑土地,那么华为的数字能源业务将是能源转型的有力工具。让我们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今日发布Gemini Enterprise,这是一个集成了先进AI模型、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代理的一体化企业平台。该平台提供统一聊天界面,可安全连接各种数据源,包括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等企业应用。平台内置超过1500个AI代理,支持无代码构建工具,用户可创建自动化工作流程。标准版年费每席位每月30美元起。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和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3D人体重建系统Snap-Snap,仅需正面和背面两张照片即可在190毫秒内生成完整3D人像。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昂贵设备和复杂人体先验模型的依赖,通过智能几何推理和侧面增强算法实现高质量重建,为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大众化应用奠定基础。
OpenAI推出的AI视频生成应用Sora在不到五天内下载量突破100万次,增长速度超过ChatGPT。该应用类似TikTok,提供无限垂直视频流,但所有视频均由AI生成。用户只需输入提示词即可创建10秒视频,还可通过Cameo功能制作个人视频。尽管目前仅在北美地区开放且需要邀请码使用,但已引发版权争议和娱乐行业反弹。
这项研究介绍了aiXiv——首个专为AI科学家设计的开放学术平台。该平台由多伦多大学等18个机构联合开发,支持AI独立完成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和发表全流程。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和五阶段安全防护机制,平台实现了81%的评判准确率,并显著提升了AI生成研究的质量。这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