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到2020年是云计算、大数据、AI蓬勃发展的十年,2020年也是宏杉科技成立十周年。2020年新冠疫情给整个人类活动按下了暂停键,但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并不会因为生物病毒而止步,而是进入了新的增长时期,其背后的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近日,宏杉科技总裁杨柳在线上接受了至顶网的采访,作为数据基础设施存储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分享了宏杉科技2020年的公司战略和技术发展方向。
宏杉科技总裁杨柳
从华为财务部经理,到参与创立华三,再到宏杉科技董事,直至2019年担任宏杉科技总裁,杨柳女士的职场历程,说明一个懂业务、能决策、会管理的财务是可以担当重任的!近年来,CFO去做CEO的例子越来越多,原因在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靠流程和组织来实现管理,这也是企业摆脱对个人依赖的一个发展过程。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创始人很重要,但是随着公司逐渐做大,就需要把管理放在流程里。我想这也是宏杉科技任命杨柳为CEO的原因之一。
宏杉进入第二阶段:需要把管理放在流程里
对于科技创业企业来讲,第一阶段是创始人或者CEO需要从零开始,首要任务是让公司存活下来;当到了创业的第二阶段,就需要依靠组织管理,而不是仅靠个人的能力。目前宏杉科技就是在第二阶段。
作为高科技公司,宏杉在把管理放在流程里面,并没有脱离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一直是高科技公司的灵魂。在数据存储技术演进方面,宏杉科技通过IPMT(产品管理委员会)来保证技术发展方向。同时杨柳自身从进入宏杉科技以来,一直在参与整个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流程,确保既能保持CFO对于数据本身的敏锐洞察,也能具备对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以及市场推广过程的清晰认知。
“感谢宏杉科技的管理团队,以及董事会,让我在进入这个团队之后,一直参与了产品的技术、方案、研讨的整个过程。所以我从进到公司以来一直对宏杉科技的各个领域保持关注,并没有跟产品、市场脱节。” 杨柳谈到。
这样作为CEO,一方面杨柳可以基于CFO的经历,对外界各种数据保持敏锐洞察,并与产品团队和研发团队基于数据变化进行讨论,一方面还能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把控技术转化方向,给公司带来实际的业务价值。 这样就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补足自己的弱势。杨柳也不回避宏杉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宏杉创新的技术优势推广到市场中去。
杨柳希望能继续站在经营的角度去看公司的未来,把人的优势和技术的优势相结合,再通过经营的角度为公司创造价值,带来利润。
存储做到极致,道路还很长
宏杉科技成立十年来,一直专注于存储创新,从2010年成为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 首家中国投票会员,到发布CRAID技术、对称双活存储技术SDAS、发布全球首款双矩阵架构最高端产品MS7000,再到2016年发布企业级云计算创新架构CloudSAN,推出国内首个国产芯片企业级自主可控存储产品,以及NVMe Mach、AFT、AF全系列闪存产品,分布式文件、对象、云计算数据管理解决方案,2019年宏杉科技创新CloudSUN(Storage United by Network)发布全存储,开启了共生生态的数据管理新模式。
“宏杉科技的优势是只做存储,从技术角度来说,国内在存储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上,宏杉科技和华为应该是最大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数据管理做优、做精,再通过对用户更深刻的理解,把技术转化为产品,让用户感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杨柳谈到。
同时,在存储领域扎根越深,对外的合作也就越开放。宏杉科技一直跟包括新华三、浪潮在内的伙伴们在不同的项目中保持合作,在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中,宏杉只是提供存储产品解决方案,这样对于渠道合作伙伴来讲,也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渠道集成商的价值,是把各个厂家最适合、最好的产品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去交付给用户,而不是说只是简单的某一厂商把自身的产品整合在一起交付给用户。最优的方案一定是要集成各个厂商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交付。”杨柳谈到。
存储机会一直存在,特别是现在,我们在这个领域看,对于企业客户来讲,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IT基础架构是支撑数据安全、高效运行的载体,作为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怎么样去把用户的需求跟宏杉科技的创新技术结合起来,是宏杉科技一直考虑的。
未来十年,宏杉科技将打造无界存储
2020年宏杉的战略是打造cloudSUN统一管理平台,那么,如何理解当今的无界存储?从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包括AI、5G、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推动,数据格式与存储形态的多样化成为趋势,海量的数据需要在云中流动,基于越来越没有边界、没有限制的存储理念,宏杉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无限数据、无界存储,当数据没有边界,数据的流动和管理也不应该被存储的形态、介质等束缚,宏杉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没有边界、没有限制的数据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宏杉目前与业内同行已经互相认证、协作创新,包括与VMware、IBM、veritas、OpenStack的认证,与国内操作系统、云平台企业的认证,可以更好地服务数据管理,打通数据的界限,让数据创造价值。
未来十年,存储在数据基础设施中的角色将愈来愈重要,特别是随着新基建的发力,数据中心、5G、物联网等背后其实都与存储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数据量越来越大,人们希望把有用的数据保存下来,根据需要分析数据、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网络以及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企业数据存储最重要的抓手,宏杉科技希望抓住无限数据增长的机遇,并基于广大市场对于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需求,继续在混合云、全闪存、对象存储、第二存储等领域为企业应用提供完整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