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云操作系统厂商Nutanix最新发布企业云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当前在混合云部署方面领跑全球,且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领先地位。同时,中国企业认为混合云是最安全的IT模式。
《2019年Nutanix企业云指数》报告旨在评估企业在应用私有云、混合云和公有云方面的进展情况。其中,Nutanix委托Vanson Bourne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的2,650名企业IT决策者进行了采访和调研。
报告发现,17%的中国受访企业表示已经部署混合云,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3%,亚太地区平均水平为11%。
然而,真正让中国企业在地区和全球企业中脱颖而出的是中国企业在未来IT部署规划上的大胆革新。
报告发现,中国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积极转向混合云架构。预计到2024年,中国企业混合云渗透率将达到70%,远高于亚太及日本地区以及全球企业平均水平(50%以上)。(见图表1)
图表1. 中国企业当前和规划中的基础架构部署情况 |
|||
当前 (2019年) |
|||
|
全球平均 |
亚太及日本地区平均 |
中国 |
传统数据中心 |
52.79% |
53.67% |
55% |
私有云 |
34.42% |
33.00% |
30% |
单一公有云 |
18.45% |
20.67% |
19% |
多个公有云 |
10.53% |
11.22% |
12% |
混合云 |
13.09% |
10.89% |
17% |
未来12-24个月内 |
|||
|
全球平均 |
亚太及日本地区平均 |
中国 |
传统数据中心 |
21.89% |
24.56% |
11% |
私有云 |
17.77% |
14.44% |
8% |
单一公有云 |
19.74% |
21.89% |
23% |
多个公有云 |
26.64% |
32% |
36% |
混合云 |
32.53% |
28.67% |
31% |
未来3-5年内 |
|||
|
全球平均 |
亚太及日本地区平均 |
中国 |
传统数据中心 |
15.81% |
17.78% |
13% |
私有云 |
15.74% |
13% |
7% |
单一公有云 |
9.51% |
12.11% |
3% |
多个公有云 |
20.49% |
19% |
15% |
混合云 |
51.74% |
53.11% |
70% |
中国企业向混合云快速迁移的趋势将对传统(非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带来冲击。中国企业长期以来被复杂繁琐的传统基础架构所束缚的情况即将得到改变。
报告发现,传统数据中心预计在未来3-5年内的渗透率骤减近四分之三,从55% 降至仅13%。(见图表2)
【图表2. 2019-2024年中国企业IT基础架构部署情况展望(百分比变化)】
这一转变将帮助中国企业摆脱对过时技术的依赖,简化IT管理与运营。而随着众多传统企业纷纷计划在未来十年内进行业务升级和优化,这也将成为中国企业的关键诉求之一。
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马莉表示, “中国企业再次推动着全球的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数字化趋势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中国企业对云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而混合云已成为云部署的最佳选择。 “
“随着中国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上游迈进,并开始注重效率、生产率和业务弹性以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简单、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已成为中国企业当前的首要需求之一。”
报告的其他主要发现包括:
1. 在认为 “混合云是最安全的IT模式 ”的受访企业当中,中国企业占比最高:43%的中国受访企业认为,混合云是最安全的IT运行模式,这一比例远超亚太及日本地区平均水平 (29.11%) 和全球平均水平 (27. 92%)。墨西哥以42.67%的比例紧随其后。
2. 在决定工作负载的运行环境时,数据安全和合规性是中国受访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21%):这一比例略低于全球以及亚太及日本地区的平均水平。
3. 管理便捷性同样是决定工作负载运行环境的关键因素:中国企业在考虑工作负载的运行环境时,将成本、性能和管理便捷性(12%)列为同等重要的因素,但其中只有管理便捷性的比例高于全球和亚太及日本地区受访企业平均水平。
4. 与现有本地IT基础架构的整合性: 11% 的中国受访企业认为这是决定工作负载部署环境的关键因素,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亚太及日本地区企业(7.11%)以及全球企业(6.11%)平均水平。
5. 不同云环境之间的互操作性被23%的中国受访企业认为是混合云模式的最大优点。
了解更多报告相关内容,请点击 此处下载完整版《2019年Nutanix企业云指数》报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