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第十五届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在返京的时候,体验了内蒙古白塔国际机场安检验票处的人脸识别系统。第一感觉是检测速度快,外观看应该是最新装备的系统。除了人脸识别,还配套崭新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整个方案。因此走在安检处,同时听着带有科技感的智能语音,视觉和听觉上感觉走进一个科幻的场景,就像走在科幻电影里面的感觉。
之前因为科技类大会基本上都是在北上深以及杭州、成都等这些发达城市。所以并不太了解中西部这些城市的发展情况。此次看到内蒙古机场的AI应用,深刻感受到了云计算、AI等科技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一直以来,大家主观的印象是城市经济越发达,包括科技、人文、教育也会首先收益。但是移动互联、AI的发展,真的打破了这个界限。就像科技应用,并不是所在的城市经济越发达,科技利用就越早。就像我亲身的感受,别的不说,单是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个人感觉内蒙古白塔国际机场在智能应用方面走在了很多一线城市前面。
从内蒙古白塔机场的景象可以看到,全国各个机场应该都是在积极的利用云计算,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转型工具来改善人们的出行。
而这仅仅是AI技术在机场出行方面的小小应用,推而广之,在城市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方面,新的技术相信已经在全国各地遍布开花。
体验了机场的AI,又想到多个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乘坐高铁的体验,目前支付宝的人脸识别自助式购物等等。笔者突然意识到,未来计算机视觉会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爆发的首要突破口。
我们知道,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有这几个方向,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理解更多的是对人的行为的探索。而计算机视觉是对万物的捕捉。按照目前的AI应用趋势,个人认为计算机视觉应该是应用场景最深最广,也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大家想象一下,计算机视觉不仅仅是对人的观察,也是对实体世界的关注,通过对万物的理解,通过对万物的数据的采集,可以说计算机视觉AI是智慧物联网时代最大的数据入口,目前谈到火热的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都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来设计的。
如果说计算机视觉是消费者感受人工智能应用的直观技术和体验方式。那么其背后一定需要一个智能的操作系统在支撑。回首过去,以Windows系统为代表的操作系统,让人们进入PC时代;以苹果OS和安卓为代表的移动操作系统让人们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那么智能时代肯定也必须出现一种或多种智能操作系统来满足智能时代的需求,目前来看华为鸿蒙算是一个。
这个系统应该能满足计算机视觉背后对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超高性能的需求,需要连接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超高带宽需求,需要对实时交互的超低时延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的满足,5G只能算起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