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明作为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的IT管理者,在过去为企业IT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核心ERP系统到生产管理系统,到结算、报表系统,BI/BA系统等。逐步构建了一套数据中心系统。
(二)但是互联网春风吹来,海量数据产生。基于多云环境构建的IT环境成为趋势,同时基于海量的数据为基础,AI应用正在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公司董事会也逐步把多云环境的IT架构和AI应用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三)但是多云环境的数据如何统一管理、自由流动?面对多云趋势,多年的IT基础架构如何管理,是扔掉重建?还是有效利旧?成本如何考虑?
(四)同时作为在AI环境中的算法、算力的第三大支柱——数据,如何确保数据 ready for AI,建立自动化的数据管道,高性能支持AI应用(无 IA不 AI)?成为小明考虑的问题
(五)小明悟道了:数字化已经进入新的篇章,从关键业务上云,到企业级生产型AI,企业需要重新思考IT,思考全新的数据存储应用,面向未来的现代架构最为重要。
想知道小明看到的那片曙光是什么?
尽在7月18日2019 IBM Systems 科技论坛
IBM重构了现代化基础架构,基于全新的全闪存阵列+存储软件spectrum,打造的智能+数据存储架构。助力企业构建多云敏捷、安全无虞的现代架构,赋能企业构建未来的多云与AI之旅的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思科推出8223路由系统和Silicon One P200芯片,用于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AI工作负载需求。该系统提供51.2 Tbps以太网固定路由器,P200芯片实现超过3艾比特每秒的互连带宽规模。新设备采用深缓冲设计,相比前代产品节能65%,支持跨数据中心AI集群分布式部署,解决物理空间和电力容量限制问题。
这项由EleutherAI和英国AI安全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究提出了革命性的AI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在训练阶段过滤危险内容来构建本质安全的AI模型。研究团队开发了高效的数据过滤系统,成功训练出能够抵抗强力对抗攻击的AI模型,在保持通用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为开源AI模型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智能AI代理正成为软件开发的新宠,企业高管希望通过AI代理提升效率。尽管开发者对AI生成代码的质量存在担忧,但其潜在价值巨大。调查显示三分之二企业正在或计划使用多个AI代理进行软件测试,72%认为到2027年智能AI可实现自主测试。专业化的精简测试代理比大型模型更适合特定任务,需要建立负责任的信任框架来管理AI代理行为,但人工测试仍不可替代。
这项由格拉斯哥大学等顶尖高校联合开展的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性提出了"自进化AI智能体"概念框架,将AI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三定律指导原则。研究详细阐述了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系统的优化方法,涵盖思维能力、记忆管理、工具使用等多个维度,并分析了生物医学、编程、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的定制化应用,为构建能够持续学习和自我改进的下一代AI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