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淘宝、微信、头条……随着移动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与数字化的信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由此而产生出的问题就是,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应当如何去进行存储?数据有冷有热,对于随时需要调用的热数据,需要实时进行读取,要有尽量低的延时;对于不常使用的冷数据,还需要让“冷”的数据保持一定温度,以便在偶尔进行调用的时候,可以迅速进行响应。当然对于数据中心而言,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小的占用空间与更低的能耗与使用成本是始终不变的追求。
那么要如何实现存储设备更快的响应时间、更低的占用空间、更低的能耗这些“高”要求呢?在2018中国存储与数据峰会上,英特尔中国区非易失性存储事业部总经理刘钢向大家展示了傲腾+QLC实现高速、高密、大容量的存储发展趋势。
傲腾高性能的处理有四大特点:低延迟、高质量、极高的耐用性和高吞吐率。
在上面的测试结果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写压力的增长,傲腾和通常的传统固态盘SSD的延时时间变化。黄色的线是写压力,灰色的部分是传统固态盘的延迟时间,可以看到随着写压力的增长延迟也在增长。而傲腾的延迟蓝线始终紧贴在时间X轴之上,几乎没有变化。所以可以看出来傲腾的性能相对于传统的SSD的进步。到了写压力大的时候,傲腾的性能提升是63倍,所以这是傲腾在低延迟部分非常大的性能提升。除此以外,在低队列深度的时候,傲腾对吞吐量的性能提升、读写速度的性能提升都是好几倍。
而在耐用性方面,目前通常质量很好的固态盘全天可插拔次数大概是全盘3次左右,而傲腾可以做到60次,相当于现在中等耐用性固态盘的20倍以上。由此可知,傲腾这项技术对于非易失性存储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QLC 3D NAND,是一种新的外形、尺寸的存储介质,可以极大提高存储容量。原本需要整整一个机柜42U才能实现一个PB容量的存储,而未来很可能1PB只要1个U就可以实现,这里面既包含了QLC的闪存来提供大容量、低成本,也包含有傲腾技术来提供高性能、低延迟这样一个新型的数据中心存储架构。
正如上图所示,以每块传统HDD硬盘存储4T容量计算,约需要占用22U的机柜空间。而英特尔QLC 3D NAND SSD的每把“尺子”可以提供32T的存储空间,也就是说只需要32把尺子占用1U的机柜空间,就同样可以提供1PB的存储容量。体积降低导致功耗降低64%,散热效率提升2.8倍。
傲腾与QLC相结合的结果,并不是1+1=2这样简单,而是将引发数据中心存储变革的新趋势。
从阿里云的ESSD云盘采用傲腾+QLC技术之后,在MySQL上性能提升了3.5倍、PostgreSQL这部分性能也提高了3倍、在插入数字上面性能提升了26倍。同样可看出,傲腾技术不止是在读写数字上提高,而且在真实应用场景当中、实践应用场景当中性能也提高很多,这是在阿里的数据库,阿里的ESSD云盘当中,我们看到的真实的效果。
传统磁盘在进行数据存储时,始终存在着传输效率低、使用能耗高、占用空间大等诸多问题。而相对于固态存储产品而言,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英特尔QLC 3D NAND SSD产品的出现,又搬开了固态存储使用价格这一块固态存储在数据中心普及最后的拦路石。因此,傲腾的高性能+QLC的大容量,势必将引发数据中心固态存储技术发展新变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帕洛阿尔托创业公司Catio在VentureBeat Transform 2025大会上获得"最酷技术"奖。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已筹集700万美元资金。Catio推出的AI技术架构副驾驶将架构重新定义为可编码、可内省和智能演进的活体系统。通过结合实时架构地图和多智能体AI组织,帮助工程团队从被动决策转向持续主动的架构优化,为CTO和架构师提供数据驱动的架构决策支持。
这项由中国移动和Zero Gravity实验室合作的研究成功突破了大模型训练的网络带宽限制,首次实现在1Gbps网络下训练1070亿参数模型,速度比传统方法快357倍。通过流水线并行、延迟重叠机制和自适应压缩算法的创新组合,为分布式AI训练开辟了新可能。
谷歌在ISTE教育技术大会上发布超过30款AI教育工具,包括专为教育打造的Gemini应用、协作视频制作工具Google Vids扩展访问权限等。教师可利用AI技术进行头脑风暴、生成教案、个性化学习内容,还能创建定制版Gemini"助手"为学生提供额外支持。新工具还包括AI阅读伙伴、学习进度追踪、Chrome设备管理等功能,旨在通过"负责任的AI"推动个性化学习体验。
这项研究介绍了MADrive系统,一种革命性的自动驾驶场景模拟技术。该系统通过一个包含7万辆真实车辆的数据库,能够将普通驾驶录像转换成各种危险场景的高逼真度模拟,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安全的训练环境。实验表明,相比传统方法,MADrive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都有显著提升,为解决自动驾驶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