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一家国际媒体在分析国际标准性能基准测试SPC-1的最新榜单时,华为全闪存存储OceanStor Dorado18000 V3获得了超过7百万的IOPS测试值,成为性能最高的存储系统,同时在榜单Top 10中,华为存储系统占据了6个名额。让这家国际媒体感叹道“又是华为”。
同样在11月发布的2018Gartner通用存储阵列魔力四象限报告,其中华为存储的提升,恐怕又会让外界再次感叹“又是华为”,只是在这一声感叹背后应该会多一份答案。
全球权威的咨询分析机构Gartner发布的通用存储阵列魔力四象限报告代表了该领域市场上最顶尖企业的对照情况。最新公布的2018Gartner通用存储阵列魔力四象限报告,对全球市场份额较大且具备行业影响力的17家主要存储供应商进行评估,来确定其执行能力和战略完整性。

这个报告结合各供应商的战略、创新、产品技术、客户实践和服务能力,关键是这个报告一年来发布一次,每一年都要一刻不能放松,否则不管是战略出错、创新跟不上,或者是产品技术更新慢,那么都有可能在报告中明显的体现出来。
该报告将存储供应商定义成四个象限:领导者、挑战者、特定领域者和远见者。为了让大家看到进入这个魔力四象限厂商的能力,特别是领导者象限里面厂商的强大之处。
自2010年首次被纳入该报告以来,华为存储的位置不断提升,2014年首次进入挑战者象限,2016年首次进入领导者象限,实现里程碑式跨越并保持领导者象限至今。而且在今年的四象限中,华为存储在代表前瞻性的横轴上和代表执行力的纵轴上都有大幅提升。

为什么又是华为?
首先是成熟。华为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被定义为领导者,在今年的Gartner通用存储阵列魔力四象限报告中,Gartner就明确评价,华为已经成为一家提供高品质外部企业存储系统的成熟供应商,具备代表性特质。
其次,看全球性特征,华为存储销售具备全球性特征,目前华为存储产品服务全球150多个国家以及超过9000家客户。其中包括德国大众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意大利电信、荷兰皇家电信、协和医院等行业领军企业。
再次,看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华为存储发货套数位居No.4(Gartner,2018年Q2)。在中国市场,华为存储市场收入、发货容量和套数位居No.1(Gartner,2018年Q2),全闪存阵列收入位居No.1(IDC,2018年Q2)。
接下来,从华为存储的战略、创新、产品技术、客户实践和服务能力来看看2018年这一年来华为存储所做的事情。
力推“数据按需服务”的完整性战略
在策略上,华为存储在2016年就提出全面闪存化、全面云化、全面智能化的“数据按需服务”战略,近两年不断深化落地。要知道战略正是一个供应商的前瞻性最好体现,而今年的报告则很好的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执行结果。
该愿景旨在构建面向云数据中心的存储融合资源池,整合存储基础架构,屏蔽底层存储产品的差异和细节,让数据在不同业务间按需流动和共享,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按需供给、云上云下一致体验的数据服务,实现企业业务的敏捷云转型。
在“数据按需服务”的理念下,华为存储融合AI智能技术,为企业边缘云分支机构数据接入和管理、企业数据中心云化转型等各类企业应用场景提供完善的数据存储,以及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数字化转型。
全面而成熟的产品布局
如果说战略是体现一个供应商面向未来的思考,那么产品布局则是聚焦当下的执行能力体现。华为形成了企业存储、云存储等广泛的产品布局,并通过存储即服务(Storage as a Service, STaaS)解决方案把边缘、企业数据中心和云上数据进行逻辑整合和智能管理,在业界率先打造无缝跨云的体验,为企业用户提供云上云下体验一致的存储资源服务和智能数据运维管理,帮助企业数据中心向云平滑演进。
其中,面向企业数据库和虚拟化业务加速的OceanStor Dorado系列全闪存存储近期刷新了SPC-1性能基准评测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的外置存储系统,在大数据时代为企业不可预测的性能洪峰提供坚实的支持;面向企业云化整合的云存储FusionStorage通过存储软件的技术创新,结合对业界领先硬件的超快速兼容,为应用提供更高性能、可靠和弹性按需的存储资源服务,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关键业务云化挑战;企业分支机构解决方案FusionROBO具备支持超过500个分支机构部署的能力,通过云上统一控制,实现快速部署、业务云上发放和智能化运维。
此外,华为具备业界首个支持企业关键业务上云的专属企业存储服务(Dedicated Enterprise Storage Service, DESS),让企业关键应用无需改造即可运行在公有云上,通过统一的架构和管理,实现云上云下数据协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从2018年1月至今,华为存储的新产品技术就不断刷榜,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MWC)上,华为发布了高端智能全闪存存储OceanStor Dorado18000 V3,实现企业关键业务智能存储管理,同时保障企业关键业务云上云下的一致体验。
而且OceanStor Dorado18000 V3近期获得了超过7百万SPC-1 IOPS评测值,刷新性能基准评测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的外置存储系统。同时OceanStor Dorado18000 V3通过SAP HANA业务数据平台认证,支持SAP HANA节点达到200个,在当前认证的所有企业存储系统中最高。华为全闪存存储还被DCIG评为最高级推荐产品……
在分布式云存储方面,华为FusionStorage云存储是一款可大规模横向扩展、弹性伸缩的分布式存储产品。在10月份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存储宣布了FusionStorage的重大升级,通过存储软件的技术创新,结合对业界领先硬件的超快速兼容,为应用提供更高性能、可靠和弹性按需的存储资源服务,成为业界首个承载关键业务的云存储,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关键业务云化挑战。
FusionStorage可提供低至300微秒时延能力,满足运营商核心数据库、金融联机生产等场景快速IO响应诉求,让关键业务高速稳定运行;基于分布式哈希(DHT)的华为专利全分布式架构,单集群横向扩展最大可达4096个节点,构建百PB级超大数据集中存储池,为数据价值二次挖掘提供最简单的存储架构。
优质的产品服务全球客户
在华为存储的全球客户中,不乏Top级的企业。其中在要求往往严苛的金融行业,4家全球Top 10的银行选择了华为,巴西、意大利、俄罗斯和科威特的中央银行也都在使用华为存储设备。

同时德国大众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意大利电信、荷兰皇家电信、协和医院等行业领军企业都信赖和认可华为存储。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存储展示区可以清晰的看到,关键业务云存储FusionStorage已经应用于招商银行和辽宁移动。
借助FusionStorage关键业务云存储,招商银行将后端云化基础架构平台与大数据应用平台相结合,先后在开发测试、报表、渠道接入、数据库与大数据平台等系统中部署使用,简化运维复杂度,提升存储资源发放效率与存储空间使用率,TCO降低40%,资源发放效率提升10倍,实现整个IT基础设施的云化。满足了招商银行自身的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战略。
在运营商领域,同样也看到了云化整合的需求。中国移动辽宁分公司使用华为FusionStorage,凭借着比较高的信用和非常高的可靠性,在一些领域里替换了传统的高端产品,并承载部分数据库应用。目前华为FusionStorage云存储已为全球数千家企业用户持续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商用部署容量超过3 EB。
可以预见,接下来华为存储敦实“数据按需服务”的战略方向,将坚持持续创新,再结合今年华为最新提出的全堆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持续为企业提供边缘到云的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完善的数据存储、数据保护解决方案,通过“数据按需服务”的能力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云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需求增长如此迅猛,以至于服务器部署速度无法跟上客户需求。公司正在对GPU进行配给制,优先满足使用全套阿里云服务的客户需求。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在AI相关基础设施上投入1200亿元人民币,预计三年预算可能超过当前的3800亿元。阿里云智能集团季度营收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3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NEO模型颠覆了传统视觉语言AI的设计思路,从模块化拼接转向原生统一架构。仅用3.9亿图文配对数据就实现了与大型模块化系统相媲美的性能,证明了端到端训练的有效性,为AI系统设计开辟了新路径。
OpenAI为ChatGPT推出"购物研究"新功能,恰逢假期购物季。该功能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开放,支持移动端和网页版。用户询问购物问题时,ChatGPT会提供个性化购物助手服务,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用户筛选价格、用途和功能偏好。该功能基于专为购物任务优化的GPT-5 mini版本,从优质网络资源获取产品信息。OpenAI计划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在ChatGPT内购买商品。
谷歌联合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开发出LATTICE框架,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信息检索系统,能像智能图书管理员一样工作。它将文档组织成语义树结构,用AI推理能力进行智能导航搜索,在复杂查询任务上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9%以上。该系统无需训练即可适应新领域,为未来智能搜索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