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上海HUAWEI CONNECT 2018大会上,华为云CTO张宇昕与华为云安全合作伙伴代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姚相振博士,联合发布了《华为云数据安全白皮书》。
《华为云数据安全白皮书》5大亮点:
1、开章明义的阐述华为云的数据安全理念与数据安全战略方法
华为云践行"不碰数据"的理念,结合多年积累的云安全技术和运营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安全战略和方法。
即:
•华为云恪守"不碰数据"底线
•华为云帮助客户削减数据安全风险
•华为云助力客户发挥数据价值
2、可信、开放、全球化,使能客户安全实现数据价值
华为云基于责任共担,明确数据主权。华为云以安全工程为基石,确保平台和服务自身安全。以合规治理为城墙,持续保障客户数据安全。开放AI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助力客户实现数据价值。
3、业界领先的安全工程能力,为客户打造可信的平台和服务
华为云提供从芯片到云端的全栈安全防护,包括芯片、系统、平台、应用、数据的各层安全措施,自研、定制化的芯片级安全协议、可信计算,保证客户数据从芯片开始就固若金汤。华为云将安全活动贯穿服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涵盖安全设计、安全编码、安全测试、安全验收、安全发布、漏洞管理等各个环节,保障服务产品的安全。
4、分享华为30年沉淀的数字化技术,让数据为客户发挥价值
华为云EI是企业智能的使用者,基于AI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信的、智能的平台,结合产业场景,使能企业应用系统能看、能听、能说,具备分析和理解图片、视频、语音、文本等能力,让更多的企业便捷的使用AI和大数据服务、场景化解决方案和EI智能体,加速业务发展,造福社会。华为云EI服务家族提供了基础平台服务、EI大数据服务、EI智能视频、EI语音语义、视觉认知和行业场景解决方案的EI智能体等几大类智能云服务。
5、全球化的合规治理,保障客户数据安全无忧
华为云打造集预测、防护、检测、响应为一体的云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动态协同多种安全防御措施,保障云上数据安全。积极参与业界数据和隐私保护标准建设及认证工作,贡献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优秀实践和经验。一方面,客户可以通过认证和报告验证华为云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华为云将数据安全防护的实践和经验共享给客户,帮助客户保护云上数据安全。
华为云希望籍此白皮书发布,将华为云在数据安全领域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分享给客户,分享给业界,以期推动云数据安全领域的共同进步。同时华为云将持续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发布高质量的云服务和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帮助大脑整理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有趣的是,AI模型竟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睡眠需求”。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自11月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但金融机构等监管行业仍保持谨慎态度。银行等金融服务公司虽然在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是先驱,但对于MCP和Agent2Agent(A2A)系统的采用较为保守。监管企业通常只使用内部代理,因为其API集成需要经过多年审查以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专家指出,MCP缺乏基本构建块,特别是在互操作性、通信标准、身份验证和审计跟踪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确保代理能够进行"了解您的客户"验证,并具备可验证的身份识别能力。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