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2日,主题为“驱动数字中国”的2018杭州·云栖大会举行。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今年的云栖大会设置了2场主论坛、170多场前沿峰会和分论坛,以及ATEC大会、生态科技展、云栖虾米音乐节、云栖智能运动会等活动,吸引了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2万人参会。作为阿里的无界合作伙伴,浪潮带来了全球领先的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展示了在AI、开源云计算、开放计算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以计算驱动数字中国。
新杭州故事背后有计算
每年的云栖大会都有重磅,前年是城市大脑,去年宣布了达摩院的成立,而今年无疑是由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金志,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共同讲述的“新杭州故事”。
新杭州故事背后有计算
新杭州故事阐述了杭州如何利用各种数字技术,从人文胜地到科技之都,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城市跟科技融合,对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的提高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事实上,在杭州移动支付之城、移动办事之城、电子商务之都的美名背后,不仅是浙江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也透射出杭州成为“AI计算力最发达城市”的崛起之路。
计算力是数字经济的生产力
浪潮与IDC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AI计算力发展报告》摘要版显示,中国 AI 计算力发展 Top10 的城市可以分为两个层级,Tier 1城市杭州排名首位,超越了北京、深圳和上海这三座超大城市。这一排名的背后,是杭州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快速崛起,落户当地的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对AI服务器的使用量日趋增加。而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东部地区发展程度高于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个省市,每万亿GDP对服务器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省份,也表明计算力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的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4%,同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由30.16%上升到32.28%。而全球22%的GDP与涵盖技能和资本的数字经济紧密相关。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无疑是驱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四个重要技术,而这些技术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依赖庞大的计算力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可以说,计算力就如同农业时代的畜力、工业时代的精密机器一样,成为数字经济的生产力。
浪潮,让计算无处不在
正如阿里在新杭州故事中所呈现的一样,人们对提供数字技术支撑的阿里云近乎毫无感知,而只知道“城市变得更加安全”、“想吃新鲜的不用等”。浪潮作为全球领先的计算解决方案商,同样也在通过融合基础架构,以计算让生产高效稳定运行、让生活智能便捷、让城市流畅运转,担当着数字经济的“隐形推动力”。
在AI领域,浪潮是AI基础架构最完善的厂商之一,相继推出SR-AI 整机柜服务器、AGX-2、GX4 AI加速扩展Box、NF5280M5-V智能视频分析AI服务器、AGX-5 AI超级服务器等创新计算平台,以及深度学习框架Caffe-MPI、Tensorflow-Opt和深度学习管理系统AlStation,用计算让AI更加智慧。其中,刚刚发布的AGX-5单机配置16颗目前性能最强的NVIDIA Tesla V100 Tensor Core 32GB GPUs,AI计算性能高达每秒2千万亿次,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AI计算主机之一。
浪潮展台session
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浪潮服务器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在过去的17个季度中,浪潮有11个季度增速全球最高。另外,浪潮在增长最快的云服务器领域和AI服务器领域也保持了份额第一,云服务器销售额为6.36亿美元,市场份额为17%,全球最高;在AI服务器领域,2017年全球市场平均增速为126%,而浪潮增速超过600%,贡献了中国市场57%的AI服务器。
JDM,让计算从容应对商业模式变革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应用广度、技术突破深度和商业变现的速度催动传统社会及商业运行模式发生裂变,激发各行业、各领域多元化场景需求的变化,呈现复杂性、融合性、时效性和定制性的四大特点。面对如此趋势,需要一个角色来承载、拉通、赋能生态,实现计算力生态一体化以应对多元化场景的需求。
浪潮正在成为计算消费升级时代的新角色,通过创新的JDM模式,实现计算力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紧耦合,与各方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以敏捷开发、制造、交付的能力,实现计算力生态一体化与多元化场景需求的紧耦合。J,意为Joint,指的是围绕智慧计算产品创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网络化数字化协同作业,打造一体化协同生态与多元化客户需求的紧耦合;D,意为Design/Development/Deliver,指向浪潮构建从用户需求、架构设计、敏捷研发到快速交付、服务的融合业务链;M,意为Manufacture,特指浪潮依托智能制造,实现网络“一键下单”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和 “一件下单”的柔性生产能力。
目前,浪潮通过JDM模式,已完成多款创新计算的平台的联合研发与交付,包括与百度联合研发的ABC一体机、SR-AI整机柜,与网易云联合研发的瀚海一体机,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的AI Booster等。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计算力作为其中的核心生产力,也将驱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如果说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么浪潮的使命则是“一切皆计算,计算无处不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AI代码编辑器开发商Cursor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293亿美元。Accel和Coatue领投,Google、Nvidia等参与。公司年化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Cursor基于微软开源VS Code打造,集成大语言模型帮助开发者编写代码和修复漏洞。其自研Composer模型采用专家混合算法,运行速度比同等质量模型快四倍。公司拥有数百万开发者用户,将用新资金推进AI研究。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