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 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18 报告中,ZETTAKIT 泽塔云再次入选Gartner中国超融合市场推荐厂商。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份荣誉是泽塔云不断努力换来的,它属于每一位泽塔人。
ZETTAKIT 泽塔云自2014年末成立至今,在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对市场探索不断深入,见证和推动了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超融合从最初的不为人所知的新概念,发展为数据中心转型升级上云的主流解决方案。
泽塔云更是推动了超融合边界的扩大。延伸着公司的产品和业务赛道。在超融合 zCloud的基础上,推出了GPU云 zVision,作为"新一代企业级生产力工具",在替代传统图形工作站,满足重度图像渲染和数值计算的同时,对企业的IT管理方式带来一次全新升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泽塔云经典案例大事记,管中窥豹,作为了解超融合在中国市场发展历程的参考:
2014年
国家卫计委 至今已经稳定运行4年;
2015年
国锐集团 国内首个基于超融合的双活案例;
2016年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 渭南市政务云是全国首家超融合架构的地市级政务云平台;
2017年
方正证券 以超融合架构推动大型券商云计算转型升级第一步;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池州市中心支行),吴江农商行 承载内部信息系统,获得对产品要求严苛的金融行业用户认可;
南开大学 联合成立国家级"GPU云实验室";
以岭药业 替代"小型机+高端存储",运行企业核心CRM等关键业务系统;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超融合+GPU云"替换"图形工作站+集中存储",牢牢贴近行业,紧跟客户需求,推动测绘行业IT生产架构升级;
2018年
中车集团(南京/株洲) 超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IT基础架构支撑;
中南设计集团 GPU云搭配BIM系统,加速第二次建筑设计革命;
……
泽塔云4年的成长,见证了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从传统行业到金融行业,从一般业务到关键核心业务。不仅如此,泽塔云推动超融合向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发展。从数据中心的传统业务,升级为包含前端生产力工具的全面云计算解决方案。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泽塔云将继续努力获得更好成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